关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19 16:35杨红刚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低碳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施工现场设备

杨红刚(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关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红刚(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性能发挥直接影响了施工效果和质量。为保障机械设备性能的正常发挥,本文针对其管理问题进行总结,探讨优化管理对策,以期保障施工作业的正常运行。

机械设备管理;职业素养;安全制度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质量也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工具性功能作用,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更严重者还会隐藏安全事故的隐患。针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需实行科学专业的管理,真正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实现建筑工作的长效健康发展。

1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

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流程中,机械设备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挖掘机、搅拌机、汽车起重机水泥车等类型,它们在具体施工作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工具性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性能良好和外观优质的机械设备也能成为施工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优质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就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用途而言,只有保证其性能和使用能力的正常运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施工目标而服务,实现企业的发展经营目的,真正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这一重要目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具备重要意义的任务和工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是极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除了基本的管理、使用、养护和维修这四项管理内容以外,还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科学安全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保障其性能的正常发挥。

2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现状中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管理的安全意识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管理的相关机制和规定并不完善,甚至还会存在部分管理漏洞和空白。部分企业及其管理层缺乏长远的科学管理意识,过于重视短期经济效益,仅注重成本方面的单一化降低,较难在设备维护和更新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及物力,这一问题会直接导致机械设备存在老化现象。注重短期效益,忽视安全施工的问题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后果难以估量的安全事故。

2.2 缺乏经济发展的长远眼光

在目前建筑企业运行过程中,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中小型建筑企业之中尤为普遍。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往往会在繁忙施工过程中进行赶工,在这一进度中较容易忽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认为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以这种侥幸心理进行施工赶工即使能在短期内完成施工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1]。因此针对施工企业而言需建立长远的经济发展眼光,重视安全意识,树立安全保障的屏障。

2.3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在传统建筑企业的人员构成体系中,企业自有的技术性人员专业性较强,分为1~8级的专业等级。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拓展,关于建筑人才的刚性需求愈加凸显,因此在施工技术人员招募方面的标准逐渐放宽,由传统企业自有的专业性向临时性人员队伍建设方向转变,这些临时性从业人员往往未经历长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维护及保养等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因此较难胜任相应的机械设备科学管理的工程任务。

2.4 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能划分

建筑企业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是投入资金进行购买自用,除了自有设备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渠道,例如施工承包单位会自行带设备入现场施工,另外还可以从专业的租赁机构处进行短期租借。基于不同的来源途径,在机械设备管理责任方层面会存在一定差异性。以机械设备租赁这一来源途径为例,针对大型设备及高级性能设备的相应管理规章制度会比较完善,对于小型设备及较高使用频率的专用型设备的管理则会较为松懈。在租赁方与租借方之间的设备交接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设备管理责任方不明的真空地带,这是由机械设备的所用权及使用权归属于不同的企业,因此对于仅享有使用权的企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则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

3 优化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构建机械设备管理的档案登记

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机械设备的系统化管理,需构建关于企业现有机械设备总量的档案登记,做到一机一档,便于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实现定期维修和养护。档案内容需包括机械设备的原始参数资料、操作运行时间记录资料、发生事故记录资料、维修记录资料、养护记录资料,这些档案资料需由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保管和整理,基于设备总量记录的数据之上进行统计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可应用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操作,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参数、养护参数以及使用年限进行数字化统一管理,对于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设计提前提醒功能,注意超期服役设备的备案,真正实现机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以大型机械设备为例,其备案工作不仅需在企业内部实行,还需报批至国家相关监管部门[2]。

3.2 增强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水平

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之中,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是促进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首先需要针对操作人员的准入机制进行严格把控,尤其是施工项目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对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需进行严格考核,保障三级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未达标者不予发放相应的准入资格证件。对于符合从业资格要求的操作人员,可发放安全生产及操作的相关具体规程的资料,基于此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提升的职业培训,同时对于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记录备案,定期进行抽检,以促进其职业素养的提升[3]。在这个职业素养培训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在管理人员心中树立安全意识、防护意识,在源头上避免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3.3 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安全制度

针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在机械设备的实际管理工作之中能够有章可循。①就机械设备而言,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定期护养以及专业维修等基本使用知识,以保障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能严格遵照使用规则予以正确操作和养护,以更好地保障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②就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而言,在正式上岗之前便应进行专门的分岗位安全技术教育,就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记录进行等级和备案,同时还需要辅助以定期考核,针对操作人员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培训,对于不合格人员实行再教育制度。通过机械设备管理相关安全制度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保障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促进管理工作向秩序化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管理课题,这不仅需要在安全意识层面增强相关意识,更需要在操作、应用、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科学化档案管理。要实现管理有章可循,记录有据可查,杜绝机械设备所带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保障优质和安全的施工成果。

[1]程志斌.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102.

[2]陈 军.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与优化[J].科技风,2015(07):166.

[3]唐 明.铁路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07):120.

TU712

A

2095-2066(2016)32-0254-02

2016-11-1

杨红刚(1978-),男,贵州铜仁人,无职称,大专,从事建筑设备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施工现场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