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生改革回望

2016-03-19 18:57
党政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落户制度改革



2015年民生改革回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教育、住房、医疗、出行等各民生领域,重大政策不断出台,改革步伐坚实迈进,百姓的衣食住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脱贫攻坚

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透露,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各地省级财政扶贫投入预算从2014年的236.2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84.12亿元,增长20.25%;中央财政2015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67.45亿元,同比增长8%。

2.全面“二孩”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适应人口结构发展变化。

3.分配制度改革

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低、扩中、控高”的分配改革战略下,收入分配格局得到改善。

4.养老新政

养老金“双轨制”成为历史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多年来的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根据决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8月,国务院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金可以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这类投资资金所占比例上限最高可达基金资产净值的30%。同时,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养老基金可以进行股权投资。

5.分级诊疗

医改进入新阶段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从而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已有28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

6.出租车改革

专车合法化并纳入监管

随着网约车软件的兴起,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如何建立新制度将其纳入监管也成了一道新命题。2015年10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针对网约“专车”、出租车的“份子钱”、牌照、定价等公众关切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改革方向。

7.雾霾治理

多措并举完善机制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重度及以上污染,雾霾问题已成大城市居民的心头之患。在国家有关部委督办下,目前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已经完成PM2.5来源解析工作,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石家庄、南京是燃煤,天津、宁波分别是扬尘、工业生产。2015年1月至10月,全国已淘汰黄标车99.52万辆,占淘汰任务的85.46%。

8.招考改革

高考录取率地区差距缩小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2015年高考改革的重点内容。《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一年来,进展顺利。今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高校自主招生进行了新的制度设计,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5年专项计划录取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较2014年增长10.5%。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形成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9.户籍改革

京沪粤等大城市实行积分落户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015年12月10日,《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对居住证持证人申请落户的条件进行量化。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一线城市均实施积分落户制度,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下关键的基础。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提出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落户的通道。

10.保障房改革

公租房将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据统计,2015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40万套(其中各类棚改58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今年1至10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747万套,基本建成688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4日)

猜你喜欢
落户制度改革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