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说城

2016-03-19 18:57沈坚
党政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格勒维尔俄语



在城说城

凡城皆有名称,城名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命名、使用和更改都不是小事,有其内在的理据。摸清城名的来龙去脉,是地名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文化、民俗、语言等诸多学科领域,很有意思。

别的不表,单说城名中含具着语言学意义上的“城”义的例证,就不胜枚举了。以中国地名来说,不论古称,且举今名,县级以上称“×城”的,就不知凡几。双城、白城、海城、凤城、兴城等,不一而足。此处的汉字“城”,早已由功能性字融化成了地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望可知的,你不叫“城”,还真不知是什么呢。

不仅中国如此,外国地名往往亦然。例如俄语地名里的“斯克”,也就是“××之城”的意思,像库尔斯克、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等等。俄语地名中称呼规模较大或地位较高的城,常用“格勒”或“哥罗德”(_grad或_gorod),诸如列宁格勒、伏尔加格勒、加里宁格勒等。这样的用法不仅见于俄语地名,同属斯拉夫语族的其他语言也常见用。如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意即“白色之城”,同俄语习惯相差不大。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格勒、布拉戈耶夫格勒、阿塞诺夫格勒、拉兹格勒等,与俄罗斯境内的那些“格勒”同为相对重量级的城市。

法语的地名里则有不少带“维尔”(_ville,意为“城镇”)后缀的。例如法国的沙勒维尔、蒂永维尔、多维尔、耶维尔等,也无非都是不同的“××之城”。“维尔”的命名方式还伴随法国、比利时的殖民扩张而散播到了非洲或其他地方。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意为“布拉柴(法国殖民兵站建立者)之城”。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和第二大城基桑加尼在正式改行今名前,使用的旧名分别是利奥波德维尔和斯坦利维尔,用的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和英国殖民者斯坦利的名字。

其实,美国境内也有不少带_ ville后缀的城名,估计是早年法国移民带去的影响。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就是一座用独立战争时期将领之名命名的纪念性“之城”。此外,还有派克维尔、丹维尔、亨茨维尔等,其意也大致如此。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杂处的移民国家,地名中多有体现,除上述来自法语的“维尔”之外,还有来自希腊、同样意为“××之城”的“波利斯”,像明尼阿波利斯、印第安纳波利斯。当然,这种“波利斯”(_polis)或其变体“波尔”(_pol),在欧洲遗留的痕迹就更多了,这都是与上古希腊人广泛的殖民探航和文化流播相系的。

古往今来,古希腊人建立了不知多少个“波利斯”。因纪念战争的胜利,先后建有若干个献给胜利女神尼卡的“胜利之城”,均称尼科波利斯(Nicopolis/Nikopolis),包括位于今希腊西北部埃皮鲁斯地区、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保加利亚境内的三处,还有位于耶路撒冷西北方的等等,大都惜已湮失。今保加利亚多瑙河畔尚存的尼科波尔(Nikopol),即此名的转音,系借旧名的重建。巧的是,乌克兰境内也有一座同名的尼科波尔,来历大体相似。由于希腊人航海、拓殖时曾到黑海北岸漫游过,乌克兰境内与之相关的希腊式城名便不少见,像梅利托波尔、马里乌波尔,克里米亚半岛上更有辛菲罗波尔(意为“幸福之城”)、塞瓦斯托波尔(意为“雄伟之城”),无非都是早年“波利斯”的变身。

意大利南部重镇那不勒斯,旧称拿波里(Napoli),也始建于远古的希腊殖民者之手,时称Neapolis,“新城”之意。埃及尼罗河沿岸的古城赫利奥波利斯,即献给希腊太阳神赫利奥斯的城市。笔者不久前走访土耳其,到过一处位于小亚细亚腹地名唤希拉波利斯的古城遗址,其意或即“圣庙之城”。在伊朗,毁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波斯帝国故都,一般仍依希腊习惯称作波斯波利斯,“波斯之城”,而其波斯语原称反倒被人淡忘。总之,古希腊文化所及之处,地名中便不难发现“波利斯”一类的遗痕,其分布则多以地中海周邻地区为集中。

如此看来,汉语、俄语、法语、希腊语的城名里带“城”字的,似乎都不少。前时去伊朗,也猛然间察觉到该国的地名里也有一些是带“城”的。伊朗通行波斯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波斯语称“城市”为“阿巴德”(abad),原则上带有这一后缀的地名,便是“××之城”的意思了。粗略扫视,仅伊朗境内的这类例证即颇可观,譬如马哈巴德、西伊斯兰阿巴德、迈赫迪阿巴德等等,无不具此意蕴。如同汉语里那个“城”字,已然构成了地名的一部分,这里的“阿巴德”也是无法暂缺或替代的。

若将视野放宽还可发现,周边一些同操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或曾经受波斯文化熏染的地方,大抵也像波斯语中那样,地名中有称“阿巴德”的。像阿富汗有贾拉拉巴德、汗阿巴德、道拉塔巴德、阿里阿巴德等,因为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人的语言即属伊朗语族。中亚塔吉克人的语言同样属伊朗语族,所以,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苏联时期曾称作斯大林纳巴德(斯大林之城),重要城市苦盏称作列宁纳巴德(列宁之城),后才改回旧名。从历史上曾受波斯文化影响的中亚其他国家来看,“阿巴德”现象并不鲜见。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名为贾拉拉巴德的城市;同伊朗毗邻的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波斯语即意为“可爱的城市”。

从城名、地名的流行,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碰撞与濡染,体现了人类文化绚丽多彩的丰富性,而这其中也有不少内在规则可循。

(摘自《中华读书报》2016年2月17日 沈 坚/文)

猜你喜欢
格勒维尔俄语
莫日格勒河情歌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复仇记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莫日格勒河
安达
俄语词“Sherti”在蒙古语中的变义(蒙古文)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奇妙的维尔康图书馆之旅(二)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复合式标题汉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