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以龙瑞高速公路为例

2016-03-20 15:04李忠江刘隐春云南龙瑞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云南昆明650200
低碳世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公路交通景观设计环境保护

李忠江,刘隐春(云南龙瑞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云南昆明650200)

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以龙瑞高速公路为例

李忠江,刘隐春(云南龙瑞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云南昆明650200)

通过对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以龙瑞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例,分析了公路建设与神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经验。

公路交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部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km。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接踵而来的是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不仅本身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公路的引致作用,其他开发建设以及运营对环境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借鉴国外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验,避免重蹈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社会发展的老路,1987年,交通部发布了《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此后,一系列相应的公路交通相关法规都涉及环境保护的问题。公路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学者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叶慧海(2008)[1]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我公路交通环境保护领域科技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公路建设的法规和规范进行了探讨。张喜荣等(2010)[2]对高速公路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绿化美化与防护协调,实用性与经济性协调,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等原则。邵社刚和沈毅(2010)[3]对“十五”以来的西部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当前文献对公路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层面的视角研究较多,从综合视角的关注较少。由于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推拉作用,公路建设需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值得关注。

2 公路交通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公路交通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自然景观影响。

2.1 生态系统的影响

公路交通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社会集中关注的焦点,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永久性占用,产生建设渣土、噪声、废水、废气等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生态系统较为薄弱的区域,这些影响可能导致不可恢复的局面。尽管国家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全周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只能降低,不可能消除。

在西部公路交通交通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也是近年来社会的问题,从施工到运营对动物生存领地、觅食环境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特别公路网对自然区域的分割,使得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分割和压缩,影响了野生动物的迁徙、觅食甚至于交配。因此,在公路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关对策。

2.2 对自然景观影响

当前,社会公路交通建设对自然景观影响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公路交通建设让人们更加便利的亲近自然,更加深入的领略自然景观;②当前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对人文景观和人造景观的突出,使人们忽略了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公路交通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路交通对自然景观的人为分割,自然景观出现比例和结构性变化,一个天然的整体被一条公路或公路网分割成为若干区域,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天然完整性,形成强烈的分裂效果。

尽管当前在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采用大量的人造景观,但很多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度的缺失,是当前较多人文景观设计中的硬伤,很难弥补公路交通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3 龙瑞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建设与环境保护原则

3.1.1 保护与恢复并重原则

服务区、停车区、港湾停靠站文化景观建设均要合理规划设计,在施工中避开或尽量把建设对沿线名胜古迹、旅游景区、珍惜动植物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隧道绿化采用多层次空间立体化方式,减少隧道的压迫感和粗糙感。区域绿化所用树种本土化,既保证成活率,又有效做到路景相融,与沿线自然生态和谐。采取工程处置与绿化同步实施的办法,既解决工程防护问题,又加强生物防护,同时跟进绿化,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确保公路建设安全、美观、经济又环保。对工程取(弃)土场进行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可以将其作为施工场地、工程防护措施、服务设施及农用耕地等)。

3.1.2 工程与文化景观相协调的原则

工程品质化、景观品位化、环境生态化、文化特色化及功能多样化相协调。提炼出来进行展示的文化因子、文化形态及自然资源要具有代表性;文化展示内容与景观营造要突出主题,具有系统性。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工程与文化景观协调,特别是在立交、隧道口的景观设计中,依托自然景观、突出自然景观的同时,加入当地文化和当地代表性的景观,使人们更好的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自然景观等。形成了工程与自然尽管、工程与人文景观、工程与当地经济文化、工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措施

3.2.1 依托自然景观、协调公路生态与景观

充分利用山区公路各路段区域风光秀丽各异的特点和优势,将其影响制约因素变为视觉素材,利用连续s形曲线,尽量避免直线,认真组合公路平纵横立体线形空间。利用公路两侧具有自然、简朴浓厚的民风、民俗的村寨,自然耸立的孤山、孤石、独木、孤树、清泉、瀑布等自然风光,依村傍寨,悄然而过,借用视觉资源,营造和谐视觉印象,既消除单调感,又将公路融入其中。

利用公路构造物打造文化景观,合理布设并保留构造物周围的一草一木,实现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如元磨高速公路上的“元江大桥”。利用公路直接而广泛与自然接触的边坡坡面做文章,或圆顺接处边缘的轮廓,草木、草灌混杂,同步实施,形成以“杂”、“乱”为绿色生机,以框格为坡面的骨架,通过周围天然植物的侵蚀交融,将坡面融于自然,消除“人工边坡”。利用公路沿线管理服务休闲场所为重点,采用本地化植物,以天然色彩和造型为手段,营造集休闲、观赏为一体的路景风光。

从公路建设立项开始,充分利用山区公路沿线自然风光,将绿化设计提升为景观设计,应用先进的模拟动态透视分析预测公路景观,修正路线线型、指标,指导景观设计,既直接、直观,又有发展意识。

3.2.2 进行路域野生动物调查,设计动物保护机制

通过对该路域野生动物调查,分析热带雨林野生动物种类、数量、迁移路线、食物链关系等,为分析公路建设对其影响及保护对策的提出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分析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等进行控制,通过横断面设计、动物通道设计等减少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栖息地、活动区域等方面的影响。

3.2.3 公路建设与人文景观融合

(1)整合提炼文化因子。根据公路文化物化的需要,首先要系统收集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料,通过走访当地的交通、科技、旅游、文化、环保、宣传、史志等部门,寻访当地文化名人,进行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实地考察,分类研究各种文化形态,提炼能代表当地文化积淀且可用于公路展示的特色历史文化因子。

(2)物化区域文化。把区域文化物化到收费站、服务区,在物化过程中,既要符合公路建设规律,更要符合文化自身生长和传播规律。解决收费站、服务区等在自然景观中的突兀,对当地文化宣传、旅游推动也是一种促进。

(3)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过程中,依托自然景观,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把当地文化、历史积淀、风俗人情融合到自然景观中,形成浑然一体。宣传了人文情怀,衬托了自然景观。

4 龙瑞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经验

4.1 线形设计——顺乎自然

4.2 边坡景观设计——刚柔并济

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和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配合城镇规划、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设计出顺乎当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线形。

4.3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生态景观功能并重

边坡景观设计应该以安全为前提,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做到“刚柔相济”。在采取必要边坡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依据生态学原理,考虑不同地势条件、不同土质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的物种配置,尽力做到恢复自然、恢复生态、构建景观。体现路域生态特点和生态文化。

4.4 立交区景观设计——景观生态文化高度整合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首先应满足防眩和引导视线的功能;其次,还应注重生态景观的构建。在设计中,应根据中央分隔带的结构条件和土质特性,确定种植形式和物种配置,应选择美观、易修剪、下枝生长缓慢的树种。

高速公路上,大型交叉工程一般地处城市近郊,其本身就

4.5 服务区景观设计——景观与文化交融是所连城市的组成部分,既是高速公路对外的窗口,也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标志性景观。因此,应充分体现景观、生态、文化的高度整合。立交区景观设计中,应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不同种类、不同色彩、不同造型的植物,突出其生态景观特性。

4.6 桥梁、隧道景观设计——突出生态,兼顾景观文化

服务区是对外展现当地文化的窗口,故此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域特性与景观特性,用不同的植物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单元,注意与地域人文气息的协调。

桥梁的造型、结构及其所处的空间特征均会对路域景观产生影响。桥梁景观设计既要注重其功能和结构,还要注重其文化美学、生态美学、景观美学,充分运用结构学、力学、美学等多种技术,使桥梁的功能、美学、文化与技术达到统一。

隧道的设计要注意使隧道的外部景观没有压迫感,尤其是隧道口。隧道口设计要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洞门应配合周围环境进行色彩设计,洞口周边的绿化美化也应引起重视。注意从道路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出发,设计出符合使用者美观要求的隧道外部景观,使隧道景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达到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的目的。

5 结论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公路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全周期中对环境都产生负面影响,全面的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将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仍需要继续探索。

当前整个公路建设周期中,建设者已经探索了很多技术和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公路规划设计和审批、公路施工技术、动物保护措施等方面都不断改善。比如,通过人文景观的营造改善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但是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上仍然需要改进。通过对龙瑞高速公路建设的分析,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

[1]叶慧海,邵社刚.改革开放30年期间公路交通环境保护领域科技发展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8,12.

[2]张喜荣,等.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

[3]邵社刚,沈 毅.西部公路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0.

U412

A

2095-2066(2016)24-0186-02

2016-8-10

猜你喜欢
公路交通景观设计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余元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数读2016年公路交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