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角下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思考

2016-03-20 15:04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人性化交通

陈 兰(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人性化视角下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思考

陈 兰(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在分析国外、国内智能交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若干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延续“车本位”思想,智能化、人性化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信息缺乏共享。欲实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应树立“人本位”的建设原则,制定智能交通系统人性化标准,引入人性化评估程序,重视智能交通系统顶层设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车联网建设,开发新型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交通素质教育与宣传。

智能交通系统;人性化;人本位;车联网;信息共享

1 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概况

1.1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通讯信息及控制技术迅猛发展,西方国家开始尝试通过运用新兴技术实现人、车、道路和环境之间协调配合,形成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到20世纪90年代,智能交通体系在日本、英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长足发展。美国运输部于1989年颁布了《运输部信息资源管理手册》,用于支持运输部各信息系统运转的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对智能交通系统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并建设形成了覆盖全美的511电话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电话、收音机等方式获取道路信息、事故信息、天气情况等。

英国在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从早期的交通信号灯线控系统到如今拥有世界最多用户的SCOOT系统一直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如大家熟知的TIH(交通信息高速公路)和VIH(视频信息高速公路)也是世界领先的交通信息网络平台。伦敦的“拥堵收费系统”更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成功范例。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真正应用于实践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6年其VICS(视频侦查作战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最新的道路拥堵与管制信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和通畅性,改善了道路环境,也被公认为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出行信息系统之一。

1.2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基本与国外同步。1978年,北京自行研发城市交通控制系统,1984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引进了国外的智能交通系统。进入新世纪后,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基础设施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建设甚嚣尘上。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较快发展,但综观我国智能交通系统,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现状其它城市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多停留在视频监控、不停车收费(ETC)等较低层次的应用上。相应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服务水平普遍较差,智能交通系统未发挥其最大效能。同时由于机动车数量的过快增长,交通拥堵以及由此产生的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1.3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和发展趋势

在移动互联技术、智能设备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应以各类交通参与者为中心,依托信息化、人性化基础设施,提供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采取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增加道路安全性、降低污染和资源浪费。

2014年在美国底特律举行的第21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围绕车联网、大数据、精细化交通管控、人性化交通信息服务4个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介绍了当今各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经验和趋势。其中人性化交通信息服务作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方向之一,主要体现在车载导航、车辆联网建设、公交信息、路径诱导等方面、标明了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

2 人性化城市交通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出行总量不断扩大,出行的方式和距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们在满足城市基本通勤需求的同时,更加追求交通过程的舒适、安全和便捷。

而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普遍受“车本位”观念影响缺乏人性化考虑,强调城市干道、快速道路建设,而忽视了交通设施人性化方面的建设投入,不断引导城市交通向机动化方向发展,增加了城市交通负担的同时也陷入道路供给越多,交通增量越大交通越拥堵的恶性循环。

在历经一轮快速的城市建设之后,包括城市交通设施在内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难以再现,也不可持续。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将更趋向于在现有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提升交通活动的体验性。同时,人性化的城市交通系统作为现代交通的特征之一,也是实现我国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路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3 人性化视角下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问题

3.1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延续“车本位”思想

我国道路交通建设长期受到“车本位”的观念影响,“重机动车、轻非机动车”发展。试图通过快速的交通廊道联系城市核心与外围地区,解决城市交通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结构性问题。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这种“西医式”的治疗方法,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更大的交通量,并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途径。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和交通规划的手段之一,其关键性作用在于调整交通的供求关系,盘活各类交通方式,实现私人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交通方式间的动态转换。避免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片面延续“车本位”思路,忽视其他交通类型的作用,误导民众采用单一的交通出行方式。

3.2 智能化、人性化交通基础设施缺乏

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是智能交通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智能交通系统以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为根本任务。如果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只关注智能交通系统本身,不同步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就如同人体有了大脑和神经却没有肌肉,同样无法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目标。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人性化的考虑,缺乏吸引力也是困扰智能交通系统发挥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例如:超大尺度的城市道路、广场,长距离的换乘通道、不合理的道路横断面、线形设计等。

3.3 信息缺乏共享,有效性、时效性、服务性差

我国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交通、公安、城管、市政、国土等,其收集信息的方式、内容均有所不同,各自负责各自领域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在现有机制下由于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充分互动沟通,形成了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与此同时,在信息数据与众多城市交通参与者之间,缺乏信息传递手段,难以实现信息数据高效、实时、方便的利用。

4 智能交通系统人性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树立“人本位”原则

摒弃传统“车本位”,转而树立“人本位”的交通系统建设原则。众所周知,城市建设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人。在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布局、经济现状、政策环境等影响因素,为城市中不同年龄、收入的人群提供人性化的交通服务。“人本位”原则涵盖城市交通活动中的所有人,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骑行人、步行者等。其以交通过程的时间最短,最舒适,提高交通过程的幸福感为最终目标。逐步形成“人本位”的文化氛围,渗透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各个环节。

4.2 制定智能交通系统人性化标准,引入人性化评估程序

过去十年我国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主旋律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性化的缺失。虽然在大多数城市的交通规划中都提出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原则,但多停留在字面上,不具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究其原因,缺乏人性化评价标准和评估程序是造成这一缺失的重要原因。在当今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为补齐这一短板,不同城市可根据其经济、社会、地理等现状特征,选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于此同时,将人性化评估纳入规划建设验收程序,组建人性化评估运行机制、评估主体和具有专业知识的评估队伍,在事前、事中、事后对建设项目的人性化水平进行全过程把控,监督以人为本建设目标的落实。

4.3 重视智能交通系统顶层设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传输、分析是智能交通系统发挥作用,辅助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现状我国各职能部门间数据信息交互方式十分稀缺,缺少统一协调。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统筹各部门,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多部门、行业沟通机制;在技术上,建立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信息数据共享的形式化,不同系统数据的采集目的和采集内容要求不禁相同,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应当对数据信息进行筛选与预处理,使其可直接服务于智能交通系统。

4.4 推进车联网建设

车联网作为传统汽车产业与移动互联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被公认为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其通过建立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间的相互感知与信息沟通,将车辆周边的交通状态实时传达给驾驶员、行人、自行车等交通活动参与者,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及交通安全性。

车联网建设应采取“政府+企业”的共建模式。政府应为规范车联网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避免出现“百花齐放,互不兼容”的乱像;企业则应在车联网终端的研发、制造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生产人性化程度高、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车联网终端设备,二者共同推进国内车联网的发展。

4.5 开发新型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在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重视软件的开发与功能提升。与传统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相比,新型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应具备链接各数据收集子系统、道路使用者、企业和相关数据使用者的能力,在城市交通空间有限的现实条件约束下,以服务用户为目标,根据实时的、差异化的交通需求,实现信息的对称共享,分配城市交通资源,缓解交通压力。

4.6 加强交通素质教育与宣传工作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里还将处于探索阶段,大众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应用、使用方式均比较陌生。再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都是需要人来贯彻执行,为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就需要加强对智能交通管理相关从业者和交通参与者的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升交通参与者作出理性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只有以不同形式参与交通的人都能身体力行的遵守相应的运行规则,才能确保智能交通体系安全、高效的运行。

5 结语

笔者认为交通人性化及智能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两大趋势。其中人性化是目标,智能交通系统是实现交通人性化的技术手段。要实现城市交通的“人本位”,在引入高端科技提高效率同时,也不能忽视交通管理与基础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交通过程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最终从微观层面的交通人性化建设,自下而上的影响和构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

[1]陆化普,李瑞敏.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1).

[2]杨立东.城市交通的人性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3]蔡 翠.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6).

[4]宋奇文,杨敬锋,谢海涛.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结构与规划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17).

[5]吴建平,蒋冰蕾,王 渤.英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与趋势[A].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

U495

A

2095-2066(2016)24-0192-02

2016-7-12

陈 兰(1985-),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工作。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人性化交通
繁忙的交通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小小交通劝导员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城市交通优化研究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