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引领小学生诗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20 19:51刘金英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诗意童话小学生

刘金英

(湘潭市岳塘区第一完全小学,湖南 湘潭 411100)



童话引领小学生诗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刘金英

(湘潭市岳塘区第一完全小学,湖南 湘潭 411100)

童话是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虚幻故事,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探索世界。引领小学生走进童话的诗意教育,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听读说写能力,丰富其语言积累和想象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小学生;诗意教育;人文教育;学生发展

童话是幻想的艺术,是引领小学生诗意教育的虚幻故事。它通过拟人、象征、夸张等表现手法把许许多多平凡可见的人、物、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画面,展开了一个个五彩斑澜的幻想世界。儿童的天性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正是符合了儿童的天性、符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所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 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去探索这神奇的世界。本课题就借助这珍贵的载体引领孩子走进童话,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诗意的教育为目标,追求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促进学生发展。

1 对小学生诗意教育的认识

1.1人文教育的诉求

我国传统教育依托诗意文化,注重润泽心灵的人文教育[1]。然而,当今教育改革发展历经多年,教材依然繁难偏旧;为孩子减负的呼声虽高,学生的学业负担却有越减越重的趋势;教育过程中缺失人文精神,缺乏教育情感,学生普遍出现厌学情绪,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且犯罪年龄越来越小。因此可见,现实中存在着教育人文精神的沦丧、情感道德的缺失、教育目标僵化、教育过程机械、教育内容枯燥,教师将学生视为产品,期望他们听话、守规范,便于教师剪裁修整,无视学生的个性情感。而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中亟待加强。诗意教育既能解读教育的本质,又能有力补正当代教育中的情感缺失。

1.2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而以童话引路的诗意教育,既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2]。诗意教育就是情感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如果我们能够细心觉察学生的情感反应,并善于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则能抓住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这一教育契机,保护孩子正面、积极的情感,锻炼学生待人接物的情感能力,培育出功能完整的脑,培育出个性完整的人。众所周知,童话集幻想和拟人于一体,既有符合小学生天性的基本特征,又有符合小学生思维的表现手法,且其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语言表达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因而深受小学生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和个体需求的。于是,我们以童话为载体,引领孩子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让他们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童心童言,对发掘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植学生美好情感,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3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需要

强调学校一校一品,自我发展,创新特色。我们坚信,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埋藏着美好的种子,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与老师都成为真正的人、自由的人,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2 诗意教育模式探析

诗意教育是心灵自由的教育,是生命舒展的教育,是通过心灵的引导与生命的润泽,尊重他,接纳他,陪伴他,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也是一种如诗的本质那般给人以美感和享受的教育活动。诗意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它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注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和体验,并努力创造条件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同时,诗意教育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等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及价值取向,以诗意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思考[4]。还培养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从而自健其德。简言之即德育的主体化、德育的生活化、德育的审美化。

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想象力对孩子发展的引导,注重教导学生想象作文。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小学校,老师训练学生作文时,通常只写明一个写作范围,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自由作文。我国当今不少学校教育也注重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一些教育甚至以童话故事引路。就拿小学生学英语来说,学生刚入小学便要学习拼音,拼音还没掌握得十分牢固,又要学习与拼音字形相近、而读音千差万别的英语,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教育家们想到了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以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为题材,编写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教材中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杰克与仙豆茎》等故事,小学生早就津津乐道,如果能学习用英语来讲这些故事,那才令人向往。学生有兴趣,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效果显著。但这些关于童话创作方面的研究,有的仅限于低年级,有的仅从某种单一的、零散的教学方式或内容入手进行写作指导,缺乏一个发展学生想象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身体力行去探索,将理论经验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从情感教育入手,塑造小学生美好的心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演绎教育诗情画意的面孔。

学校以“诗意的教育”为教育理念,以让孩子享受诗意童年、幸福人生为目标,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围绕童话展开综合性学习,深刻感受童话的魅力,时刻沐浴在美妙的童话中,享受着诗意的美好,努力营造诗意教育环境,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经典童话诵读小明星”“童话诵读竞赛”“经典童话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展” 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童话兴趣,让学生“与经典同行,循圣贤之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写作。让每位孩子在“诗意的教育”中,接受童话精神文化的熏陶,追求真善美,激发求知欲望,塑造优良品格[5]。

3 小学生诗意教育的实践

3.1小学生诗意教育的依据

童话引领小学生诗意教育,以当代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引领学生走进童话,听、看、编、写童话,有利于相应开发大脑的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功能区。据研究,目前小学生的想象区利用率偏少,大概还有85%的想象力未被开发利用,可见开发空间很大,极需学校教育充分承担其责任与义务。小学生要掌握知识,想象力是必要条件。想象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开启心灵思想的钥匙。它能将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呈现于脑海中,并以记忆表象为基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图景,或是一些神奇幻象,从而提高读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话要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作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要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描写想像中的事物。”我们的实验让第一、二学段的学生听、读、编、写童话,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不断积累,在创作中培养想象,在享受成功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兴趣和自信心。好奇心强的小学生,当然特别渴望“新”“奇”“趣”的形式,渴望放飞想象的翅膀, 而听、读、编、写童话是顺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方式。

3.2小学生诗意教育的目标

主要目标是借助童话这一载体,引领孩子走进童话世界,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诗意的教育为目标,追求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促进人的发展。具体目标是研究引领小学生走进童话世界的方法、途径、策略。首先,通过课题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引入童话教育资源,探索童话题材的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其次,通过课题研究,以童话为抓手,创设童话氛围,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利用童话形象,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以童话育人。再次,通过开展童话教育,进一步确立新课改的课程资源观,促使广大老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创新,有效促进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3.3小学生诗意教育的内容

一是探索童话题材的有效教学策略。构建有效的童话阅读指导课、交流汇报活动模式,初步形成适合相应学段学生实际的童话阅读实践体系。二是探究指导学生编、写童话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引领学生走进美好的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美好情感[6]。三是积极创设、营造童话式的校园生活,探索富有童话味的人文管理策略。四是把童话引进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把童话引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把童话引用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设校园童话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4 结语

童话引领小学生的诗意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引入童话教育资源,探索童话题材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从而全面发展。

[1] 冯铁山.追寻诗意:教育本真的失落与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12-15.

[2] 潘佩兰.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童话化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4-6.

[3] 练江闽.试论农村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39-40.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5] 顾云飞,高健.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校本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6):61-64.

[6] 宋俊娟.浅论儿童文学读者审美倾向与儿童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73-75.

(责任校对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05

20160419

湘潭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刘金英(1967-),男,湖南湘潭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G622

A

1674-5884(2016)07-0014-03

猜你喜欢
诗意童话小学生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被耽搁的诗意
我是小学生
春日诗意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