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堂观察

2016-03-20 23:34黄硕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背影散文课文

黄硕

《背影》课堂观察

黄硕

观察一些老师上 《背影》阅读课,其切入,上来就是急不可耐地问学生:读过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多数学生的回答自然是:感动。再问,为什么感动?答曰:被父亲买橘子的举动感动了。

我不能说这样的导引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你这个提问没有新鲜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激不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且很容易导致学生学完整篇课文,还是最终停留在这种 “感动”上。不少课堂就是这样。

假如,你换一种问法,问学生:你们读懂了课文的末段没有?

我估计多数学生会大为惊讶或不解。我就认真做过这样的实验和调查,证实我的估计没什么差错。

为什么?因为学生们习惯于被 “细腻生动的描写”吸引。而 《背影》,生动细腻感人至深的地方不在末尾而在前面,买橘子。我们老师不也是对他们这样交代并强调的吗?对记叙文,要抓住细节反复揣摩、咀嚼;对人物,要牢牢抓住他们的话语。他们这是真正落实老师的教诲呢,难道有什么不对?

也不是不对。只是,《背影》很有些例外。它不是那种只通过详略区别、细腻描写来实现始终如一、澄澈透亮的表达意图的散文,它是有纤纤心结,万千衷曲的抒情绝唱。换句话说,它的前后文字里,表达的情感是有区别的,递进的,极微妙的,纠结中突然爆发和确立的。

学生当然不会立马认识并懂得你这个提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至少此前他们读过的记人抒情类课文,似乎从来都是纯粹的,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九曲回肠。所以,剩下的任务,就是你怎么想办法让学生的认识、情感与你协调,相伴,进展,深化。

说到办法,我考虑以下两步比较有效。

第一步,带领学生复习一下其他忆人抒情类课文的写法特点。 如 《我的老师》《散步》。《我的老师》共记叙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 “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散步》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选取平凡生活小事细节,以小见大立意。这样做,既复习和强化了已学知识,也初步让学生进入到一种 “情感熏陶”的氛围中,可谓一举两得。

在这一环节,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不同点的对比总结。如让学生发现,《我的老师》详写的重心在后,而 《背影》的重心在前;《我的老师》写对老师的感情,自始至终,而 《背影》写我对父亲的感情似乎有变。这后一点,其实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学生不容易注意到,即使你提醒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到位。所以,得有老师先示范读,读的时候,一定要在那些关键的地方读出感情,读出节奏。然后带着他们先多读几遍,咬文嚼字。

教师要认识到,末段才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可以说,突破了末段,才是真正发掘出了 《背影》的真味,否则,你跟学生仅满足于 “买橘子”情节的深挖细究,再高明,都还在外围转圈圈,未入堂奥。

第二步,我考虑末段,其实文字本身似乎也没有什么佶屈聱牙的地方。但你绝对不能说,这些个文字,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我就问过学生:为什么文字很朴实,你们却不懂呢?他们的回答是:很枯燥,读不懂。看,他们把很深情的带血滴泪的回忆,看成了枯枝败叶。实在有点无奈。

也不能怪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还太欠缺,你怎能过高要求他们。

经历和体验不是召之即来的。怎么办?我们语文教学优秀传统里,不是有很多办法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激发阅读的体验,即用语言唤醒生活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因为时空变化,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共鸣,一定需要基于共同的生活基础,适当把作者时空生活还原出来,做情景再现,这是很好的激活生活的方法。比如研读到父亲爬月台,告诉学生不同于现今的车站站台,是有将近2米的高度的,低的也有1米多,而朱自清的父亲只有1米58。即使不知道具体数据,一个50多岁老人爬高上梯的难度,学生还是能体会出来的。

但在末段,没有这样的细描。它有的只是泛泛的叙述交代和浓烈的抒情。所以,得改变细读的方式,得帮助他们发现字句背后的 “所指”、“喻指”、“深意”。 这里, 特别要提醒:不少老师总是喜欢自己并且也只教学生盯着描写句,感叹抒情句,比喻、拟人等精美好词佳句。这是必要的,但做过度了就是非常不良的习惯。他不会教学生也同样会盯着陈述叙述说明句。而事实上,《背影》末段的表达方式恰恰是回避了精细的刻画描写,只用了非常朴质精确的陈述、说明和抒情。例如开头 “近几年来”,这很清楚明白了吧?可是只要你稍稍用点心,问一问,问题就出来了:近几年,是哪些年?就是 “我与父亲不相见”的这两年多吗?还是为祖母奔丧以来的这几年?此刻,立马又产生一个新问题:祖母去世,就发生在两年前?如若这样理解,似乎又与文章里提到的自己当年只有二十岁不合。这就迫使你非得往里面查究不可。又比如 “父亲与我都是东奔西走”,问问学生:为什么?回答自然是为了生活。朱父 “近几年”的生活境况如何?“东奔西走”,家境却依然一天不如一天,能不苦恼烦心吗?尤其是一家之主。这不就一次次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吗?

我想,到了这里,尾段才讲二十五个字,才占其十一个长短句的十一分之一。整个段落学完,内容和情感得有多丰厚啊。学生学到这,起码初步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起码不会稀里糊涂地认为 “给我糖吃跟我玩耍嬉笑就是爱”了。这是对生活的进一步认识。至于他们认识到什么程度,各自的认知是否同步,那其实不重要了,也统一不了。那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说千道万,还是得回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上。那就是:

第一,不要丢了基本功和基本理念。基本功是什么?就是带领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技能和理念。学生不可能跟我们一样,他阅历经历少,硬塞不可能,引导也只有部分作用。但以下这些基本步骤还是建议严格执行:1.读文意 (略读)。读第一遍时,力求快速而有效地找准文意、文题、作者、文末的注释与写作时间、开头结尾等等,由这些综合信息就可大致得知文章谈的是什么。2.读结构 (略读)。第二遍时,就要有目的地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句,它们的位置一般在各段的段首或段末 (当然有的也要自己概括),还要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线索句。一般来说,反复出现在文中的句子就是。3.读字句 (精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即只要读得熟,不待解读,自然明晓其义。当然,读时自己一定要走进作品当中。创作是作者将情感述诸笔端,鉴赏就正好相反,读者阅读散文则须披文以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驰骋想象,展开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读第三遍时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有的放矢,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读出字句里蕴藏的内容及情感。这里讲的各种 “读”,就是基本功,师生共同的。这里讲的三遍,对不同学情,要求当然可以是不同的。

基本理念是什么?举个例子,大体就是这样:散文阅读教学——始终都在 “这一篇”散文里;散文中的世界,作者言说对象和方式、所思所感,都是高度个人化的。散文阅读,其外在言说对象,不在散文 “阅读”和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与外在对象的关联,是阅读后的事。散文 “这一篇”的教学,是老师引导学生 “感受、体验、分享”作者文中呈现的独特的 “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语句章法” (作者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一般是读者不可能有的)。即学生要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独特的认知情感,及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这方面,过去语文教学有过良好的传统,但新课改中,随着某些错误特别是偏激观念的流行,被全部当做 “污水”“泼出去”了。课堂上,讲文章结构,析文章手法的少了,只关注形容词,修辞,反复渲染 “人文” “高大上 “的多了; “点面结合”也不去注意了,表达手法更是从来就很少真正弄明白过;慢慢地,课文变成了 “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或由 “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 “外在的言说对象”;散文知识,如 “形散神不散”,也被学生片面地理解为 “思想从头到尾不能变”。而 《背影》,尾段情感明显不同于前面,时间、事件、人物交往、活动,几乎全都闪烁其词,不清不楚,多半呈现的是欲言又止状。从表达手段看,则交替运用叙述、抒情、议论和抒情的方式,不断让读者在现实与过往,推理和判断、理智与情感之间来回穿梭,作者与读者也同时不断经历着身份互换和对话。这都是学生囿于框框,不会去想的,我们就是要帮助他们打破这些固有认知,建立新知。

第二,多手段复原生活,激发感动,尽量突出真实性,尽可能实现教材意图。阅读的体验,集中体现在语言唤醒生活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因为时空变化,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共鸣,一定需要基于共同的生活基础,适当把作者时空生活还原出来,做情景再现,是很好的激活生活的方法。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身高的比较,来强调当时父亲攀爬月台的困难。不少教师也是这样做的,其基本设想是合理的。这是从文本出发,得出的情境复原,可是若真实的月台不高的话,你怎么理解上面的文字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发思考,作者所写的未必一定是真实的生活场景复制,也无疑与其主观感受有关,他无法忍受父亲吃重,所以在他的眼里也可以是夸大了真实的存在。这也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与作者的情感体验直接相关。把两种可能都分析给学生,暂时不懂也不强求,扩大一点他们的视野,先看到一点另外的写作 “视界”不是坏事,语文教育一般不可能 “立竿见影”,但这根竿子一定要先立在那。

本课中,可以考虑把体验作者父亲生活艰难、心境困苦与自己的 “近几年来”的生活和心态的讨论前置,这样提前对作者父亲有更多了解,对作者也有深刻的反思评判。可能会认识到朱父当时处境,是为自己在徐州任上做出错事而懊悔,他失去了母亲,家庭落败。而且他后来与儿子关系一直不好,他此时内心的痛苦和第一需要是与儿子修好。所以他所做的是不断讨好儿子,做了很多在儿子看来没有必要,做了也不领情的事情。他劝说儿子,送儿子,嘱咐儿子,给儿子铺好座位,给儿子买橘子。前面所做的这一切,据文本知,也有感动,但那种感动,只能说是单纯朴素纯真的甚至我敢说还有点后期的“移情” “植入”,更多的是慢慢感动了几年后的儿子,最后那一刻的艰难身影终于触动了儿子的天然亲情,终于谅解了父亲。学生不知道这些生活知识,不能在文字里看出父亲渴望得到儿子谅解的用心,我们就很难引导孩子们进入规定的情境里。所以,我们总得要想办法。如上便是一种。

第三,保持对语言的高度敏感。阅读有多种目的。一般的消遣性阅读,如读故事,读小说,所关注的是情节的推进,以及那种文本里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吸引力。读者会以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为主要关切,根据人物境遇而感同身受一般,形成波澜起伏的体验。语文课文学习阅读欣赏,始终需要把语言的感受力放在第一位,即尽快具备被语言激活生活体验的唤醒和感召能力。教师在语言分析时,提供了师生、生生讨论机会。让学生在课文里寻找感动的语句,分析为什么我很感动,也是常见的教法,但学生缺乏阅读体验,他们往往无法掌握进入语言深层的技能,口头上他们可能也会说点,这是我所感动的,而在真实体验上,他们是匮乏的。所以,在学生分析具体语言时,教师若不能以对话的方式介入,与学生一同分享这样的语句所唤醒的生活体验,课堂上就会充斥浮在认知上层的美丽泡沫一般的语言。如第一节文字:“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里, “不相见”,而不是 “没有见面”。用语很硬,而之后其他部分文字却都相当 “柔软”。为什么前后明显有别?仔细斟酌,这就等于上来就直接暗示读者:这两年我们父子关系不好,乃至于弄得双方都不想见面。又如,这前后句衔接,主语都是 “我”,本来完全可以,也最好是省略后一个 “我”的,可是原文中多了这个“我”。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最初选入课文时,是经过了叶圣陶先生的法眼的。叶圣陶先生也是作家,他对于选文是非常苛刻的,可是他保留了 《背影》的原貌,这是为什么呢?直问下去,我们会发现前一分句,句末语气词是 “了”,是过去时态,表示在追溯往事中,自己陷入了深沉的回忆里,而且似乎传达出 “早早解脱目前这种折磨”的欲望。阅读时,需要体会岁月的沧桑和流转,然后回醒一般接续下句,自然需要以 “我”引领。这需要有非常精细化的语言敏感度。学生对“了”这种时态没意识,无敏感,当然,要像我们比较敏感的专业人员那样,过程确实非常艰难,唯有不断促发、培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编辑:李运 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背影散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两个背影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背课文的小偷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