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SDR

2016-03-22 06:29民生周刊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可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体系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人民币入篮SDR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值得纪念的一天,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特别提款权——记者注)货币篮子。新的SDR货币篮子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各货币的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SDR并非真正货币,也不是一种权力,它仅限于在IMF成员国之间交换,可以在成员国的货币流动性不足时,获取篮子中的任一货币,以满足国际收支平衡、补充官方储备之需,它也被称“纸黄金”。

人民币“入篮”既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也说明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民币作为自由流通货币得到了国际认可。截至2015年末,我国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规模达3.31万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实际上,我国已是许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对外投资国,各国对人民币的潜在需求巨大。

除了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比例的份额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加入SDR还有另外一个要求:“自由可兑换”。从目前来看,人民币自由可兑换的程度仍然比较低,国内的资本账户没有完全放开,外汇受到监控与管制。

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

作为我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里程碑,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中国金融政策改革。为更好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大家庭,我国将会推动在货币政策、外汇市场和金融体系方面的持续性改革。

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我国企业和个人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除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将变得更加方便外,还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出国旅游、留学、购物等可用人民币结算,不需要再兑换外汇,也无需再担心汇率成本和风险。

人民币加入SDR,各种利好消息值得期待。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院长宋澎看来,随着贴有SDR标签的人民币使用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区域内贸易投资中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人民币计价资产越来越多,人民币需求会逐步提高,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可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体系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从国际实践看资本账户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
全球资产再配置中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开放
我国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历程:经验和前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消费价格指数
外汇储备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自由兑换又一步
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