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索

2016-03-22 13:41徐萍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运算

徐萍

案例:

近阶段,笔者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的数学课。课堂中,教师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列出综合算式:5×3+20,50-15×2,通过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整节课上下来,学生基本都能掌握运算顺序,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练习中格式出错,位置写反,如出现50-15×2=30-50的情况。学生只知道要先算,先算之后很自然地先写出了结果,其实先算并不等于先写。这里的处理中,任课教师只强调了先算,并没有处理为什么不能这样书写,而放到练习改错时去处理这个问题,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是很好。还有,结束新课后,练习的时间不是很充裕,准备的一些练习题也未能完成。时间都去哪了呢?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掉了。其实,老师可以对课堂再进一步的调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本文试从以下四方面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引入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听到老师埋怨学生不爱学习。究其原因,学生觉得学习过于枯燥,对学习没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动力同样皆源于兴趣。例如在听一位低年级老师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一课时,授课老师采用了小兔、大象、北极熊、猴子等小动物带领大家参观动物园的形式,逐个与同学们进行智力通关、快乐采蘑菇、大象运木头、小猴统计员等形式,最后在小动物们吃苹果比赛中结束本课时的教学。教学环节环环紧扣,一个环节一种游戏,时刻让学生处于“动脑”的求知中,学生边玩边学习新知,巩固旧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视为重要的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充满一定的情趣和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公平对待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夸奖、鼓励、欣赏,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很器重我,我要表现得更好。因此,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能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据有关教师对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最不满意的是老师因成绩高低或者个人喜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因而,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爱上学习,是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善于把握挖掘教材,联系旧知,突出重点

据查阅,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老师就应把这一点“新”突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抓住重点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显出来,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但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新知识必须联系旧知,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授课老师制作了一个圆柱均分后拼成长方体的动画课件,课件中把圆柱的两个底面、侧面分别涂上了三种不同的颜色,然后让学生观察拼接过程,由于是动画的过程,学生注意力相当集中,很清晰地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就是长方体的高,轻易地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这时老师再适时拓展了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从颜色中学生完全能看出圆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长方形面,这两个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半径。这样联系以往面积公式,就把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和过程中表面积变化这两个重难点突破了。

总之,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紧密,教学新知识前复习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可以起到搭桥铺路、承前启后、分散难点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提倡合作学习,创新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主要是填鸭式、注入式,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比较低下的。根据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要变“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的具有创新的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向导,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在这样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辨,去发现,去领悟,去创造,学生的能力、智力、创造力得以尽情地迸放,学习效率高效。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亲身体验,合作学习,激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产生创新的积极欲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运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有趣的运算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