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马云的海外工作报告

2016-03-22 13:04赵钧
WTO经济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马云责任企业

十年前在Facebook上有过一段联系的网友Karen来自爱达荷州的小城博伊西,与纽约等大城市相比,美国这一地区较为落后,与中国联系往来自然也就相对较少。自出生后Karen几乎就待在美国,完成学业后顺利在当地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过得安稳而舒适。我时不时会劝她找个时间来中国转转(我得知她结婚后,她的一大家子常去欧洲游玩),但她总会说:“不了,谢谢。”正如第一次认识问候时她所说的,对于中国的兴趣和关注,往往出于好奇,而与其他无关。

的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除非存在着直接的业务关系和贸易往来,美国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美国人)对中国不关注、不感冒的现象并不少见。其中的原因,据了解,既包括了“在华美国公司认为中国本土社会的不公平对待、沟通成本太高”相对集中的观点,也包括了“与中国人谈话太困难,因为很多中国人的名字在英文中没有对应发音”类似较为调侃的玩笑话。

阿里巴巴公司9月19日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让我想起了Facebook上这个久未联系的老友,有美国的评论说阿里上市是给美国人的叫醒电话,是在提醒更多的像Karen一样的美国人应更多地关注和正视中国异乎寻常地快速崛起。应该说,将马云推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宝座的中国互联网繁荣是一个熟悉同时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我们都能看到在他背后,不断增加的中国用户群体正成为改变商业世界、重塑竞争优势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真正值得欣慰的则是:中国公司及中国企业家在成长为全球公民这一时代过程中所凸显出敢于表达、乐于对话、协作行动、成果共享的特质,我甚至愿意相信这才是让一切雄心勃勃的计划更能可持续、更加负责任创造价值的真正保证。

马云的创业经历无需赘言,尽管在他的各个阶段关于他的争议声不断,但他总是敢想敢干、雄心勃勃,承受了打击,仍能不停前进。马云想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根本上看与最近那名逼近美国空军飞机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并无二致。这种共同的勇气让他们在挑战面前更加果敢、自主、更能懂得坚守和责任的意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曾表态说:“阿里巴巴上市,收获了世界对我们的信任,但也意味着我们更大的责任。”这种责任甚至让他同时引用一位政要给他的电子邮件中的一句话说:“阿里的上市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力量。”以致我朋友圈里的好友、Facebook上的久未联系的外国友人都在说,马云真棒,中国正走着上坡路!

事实上,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的真实写照。经过数十年的引进来,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勇敢地走出国门、到海外强身健体。但在初期尽管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雄心勃勃、乘兴而去,但由于企业运营环境、规范标准、文化习惯等存在的差异,往往也面临着一个本地化融入的现实挑战。对中国企业认识存在偏差,一方面需要从东道国人民认知的提升上慢慢扭转,但这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则需要中国企业主动表明对话沟通的意愿、开展目标一致的行动,最终实现互惠互利。这个方面,作为系统向利益相关方综合披露企业履责绩效的社会责任报告以及作为开展利益相关方专项沟通工具的社会责任专题报告,很明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编辑|赵钧 jun.zhao@wtoguide.net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云责任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马云,你听我说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