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发展:不可小觑公益事业

2016-03-22 09:21刘书梅
WTO经济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益事业包容性

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凸显了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中国仍有亿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财富分配和机会的不公平性也已成为国内外各界迫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扶危济困方面,中国政府承担着首当其冲的责任,近些年来政府通过税收进行二次分配的过程中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但毕竟政府的财力和能力有限;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公益事业的重要支持——公益事业,不可小觑。

2014年9月26日下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与瑞士驻华大使馆、中华慈善总会、商道纵横联合主办的“公益事业与包容性发展”圆桌会议上,相关政府机构领导、国内外知名公司、学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分享思想理论与实践经验。

“在中国,农民贫穷、收入不平等还很常见。国内收入不平等不均衡,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指出,收入不平等减弱国内需求,造成消费水平低下,造成很多商业机会的丧失,在经济上损害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混乱的局面,都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造成的。而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要有包容性的发展。如果想要实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分享发展的成果,不仅要在国内进行这样的分享,也要在全球进行这样的分享,只有这样才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中国的未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沛丰中国咨询顾问Kaj Malden指出,要进行包容性发展就要给处于基层的人民提供发展的资本,也就是给他们提供小额信贷,或者完备的金融工具。

瑞士驻华大使Jean-Jacques de Dardel指出,西方的基金会和中国的基金会之间有密切合作的可能性,中国的各个机构也在做慈善,在这方面希望能够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公益事业新的方向:其和公共事业的投资是否相关,即是否要支持包容性的发展和扶贫。第二点就是明确公司公益事业的主要核心关注领域。瑞士和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的协定,瑞士方面支持使用一些关键性的原则,比如说透明度、包容性和平等性。大使强调实现包容性的增长需要关注公益事业和资源的动用,这就要求全世界范围内更多政策的协调,比如涉及到粮食安全和发展相关的政策等。

对企业来说,参与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还能扩大社会效益,并最终与企业的盈利性目的相一致。中国通用技术咨询投资公司董事长刘德冰表示,当前企业无论身处何方都面临着两个重大的课题:一是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做好做强做优;二是自觉勇敢地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编辑|刘书梅 shumei.liu@wtoguide.net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益事业包容性
公益事业与趣味活动并举,小黄狗以公益驱动环保
Communication Analysis of Kung Fu Panda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爱让我们在一起——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Le stress : une maladie moderne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