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

2016-03-22 23:36
汽车博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菲亚特汽车

回首一百年前,汽车还是个新生儿,作坊式的汽车生产商遍地开花。而一个世纪沧海桑田,已经使汽车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浪淘沙之下,依旧保持着活力的品牌几乎只剩下二十余家。我们将汽车百年系列选题的第一期献给他们。追溯他们的起源,简述他们的现状,并且大胆设想他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法定汽车发明者

1886 年1 月,卡尔·奔驰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专利,与此同时,另一位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今天,当我们逆流而上追溯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就是汽车的法定发明者。 1909 年6 月,戴姆勒汽车公司申请登记了“三叉星”作为标志,“梅赛德斯”则是取自其在奥地利的汽车经销商埃米尔·耶利内克女儿的名字。1926 年,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这就是今天奔驰的前身。在130年辉煌的历史中,奔驰公司开创了无数汽车技术的先河。溃缩吸能车身、ABS 系统、成熟的安全气囊技术以及电子稳定程序等都在奔驰汽车上首先量产。

豪华轿车领跑者

2007年,奔驰以壮士断腕之势结束了与克莱斯勒的“联姻”,在度过短暂的阵痛之后,这家德国公司终于回到了他们熟悉的轨道上。至2016年1月,借助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奔驰超越宝马,重新回到了豪华品牌销量榜的首位。以W222为代表的全新一代车型再次为奔驰确立在豪华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A级、CLA、GLC等产品又前所未有的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在E级完成换代之后,势必又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汽车发明者能否再次发明汽车?

2013年,一辆无人驾驶的S级重走了曼海姆到普福尔茨海姆一段大约100公里路程,而一个多世纪之前,本茨太太驾车完成这段路程时,她成了人类的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性汽车驾驶者。为此,奔驰骄傲的喊出了“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汽车”的口号。同时,奔驰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其他侧面。当特斯拉手握革新技术,准备向传统汽车制造商请教经验时,他们将奔驰视作宗师。尽管如今已经清空了之前所持有的特斯拉股份,但两家公司间的合作并未受影响,纯电动smart和B级已经在欧洲市场占领了相当的份额。如今,奔驰就像一艘在正确航道中高速行驶的巨轮,不仅运转稳定,而且惯性十足,难以阻挡。

大材小用的汽车制造商

BMW的前身是Rapp发动机制造厂和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两家在航空领域享有盛誉的公司。1916年,Rapp发动机制造厂更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即BMW,标志着这一品牌的诞生。一战结束之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迫使BMW下定决心将生产转向民用车辆的制造。1921年,奥地利实业家Camillo Castiglioni先后买下BFW和BMW,将两家公司重组,形成了新的BMW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BFW前身——古斯塔夫·奥托航空机械制造厂(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所在地。今天,这附近屹立着已经成为慕尼黑地标的BMW四汽缸大楼。

驾驶乐趣,由BMW定义

BMW不是获得赛事锦标最多的汽车生产商,但正是BMW将驾驶乐趣这一概念发扬光大,并将其带入到日常驾驶中。“坐奔驰,开宝马”的说法也许并不全面,然而这一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动力系统和底盘的调校方面,BMW仍然保持着独到之处。现在,集团旗下拥有BMW、MINI和劳斯莱斯三大品牌,产品线几乎覆盖了紧凑级到超级豪华的每一个细分市场。上世纪60年代后期,收入Glas的BMW开始崛起,并逐渐走向高端。如今作为“后起之秀”的BMW,已经达到了与奔驰平起平坐的高度。站在豪华汽车品牌的最前沿。

电动汽车的先行者

前沿技术方面,BMW表现出了极大果断。在大多数传统汽车生产商仍对电动技术持试探态度之时,巴伐利亚人已经将i系列推向了市场。同时,BMW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批量生产技术上取得了领先,未来势必有更多这种重量轻、强度大的材料出现在BMW汽车中。1999年,通过Z9概念车展示的iDrive系统引领了一场汽车交互方式革命,现如今,i Vision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汽车的智能与便利。多年以来,驾驶乐趣一直是BMW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而如何将乐趣从单纯的驾驶,拓展到人们使用汽车、享受汽车的方方面面,将是BMW产品未来探索的方向。

分分合合的霍希和奥迪

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奥古斯特·霍希的职业生涯始于奔驰公司的发动机制造部门。 1899 年,霍希在科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业务范围主要涉及汽车制造和零配件。1909年,与股东意见发生争执的霍希离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并于一年之后在茨维考成立“ Audi ”品牌。

大众汽车集团的娇子

1932年,奥迪公司、霍希公司、DKW 和漫游者合并成立了汽车联盟公司,品牌标志正式更改为代表着四家公司的四环标识。二战之后,涅槃重生的汽车联盟公司正式移师因戈尔施塔特,在经历一番动荡之后,在1964年加入大众汽车集团。此时的奥迪品牌已经处于沉寂之中。5年后,奥迪与NSU组成联盟公司。由于转子发动机一直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对NSU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在1977年,随着最后一辆NSU Ro80驾离生产线,这个1873年就已出现的古老品牌成为了历史,而沉睡多年的奥迪开始重新崛起,并很快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高档车品牌之一。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当天有不测风云,树下又变成了危险的地方。在沸沸扬扬的排放门事件中,奥迪也被牵扯其在内。其深远和难以预计的后续影响已经使大众汽车集团调整了未来的产品计划。在整个集团发展放缓的局面下,奥迪的品牌影响力和雄厚技术实力势必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近年来,奥迪通过精彩的概念车作品展示了在自动驾驶、电动涡轮增压、无线充电、OLED车灯等等方面的技术储备。我们有理由相信,“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奥迪品牌切实奉行的发展哲学。

二十世纪初叶德国第一

欧宝品牌的历史可以上溯至150年以前。1862年,亚当·欧宝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欧宝公司,主要业务是缝纫机和自行车。1899年,欧宝公司第一次开始尝试汽车生产。至1914年,欧宝已经成为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德国第一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就出现在欧宝的厂房里,在巅峰时期其产品市占率甚至达到近四成。

通用汽车的技术后盾

至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购入80%欧宝股份,两年后,欧宝成了通用汽车的全资子公司,从此成为通用汽车征战欧洲市场的主要力量。这种格局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未改变。

借助集团优势重树立品牌形象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重组之后的通用汽车保留了欧宝股份,仍然将其视为重要而宝贵的的棋子。2015年,欧宝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然而来自欧宝的技术正在帮助别克高速发展。在欧洲,欧宝正在试图为自己重新树立形象, Adam、Mokka等车型的成功已经为此开了好头。

通用汽车伴随别克诞生

别克是美国现存最悠久的汽车品牌,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899年成立的别克自动化动力公司。1900年,第一辆别克汽车的原型诞生。1903年,重组之后的别克不断完善其产品,终于将Model B推向市场。1908年,通用汽车收购了别克,一直持有这一品牌直至今日。二战期间,别克靠着军购大单积累了大笔财富,该公司生产的大量飞机发动机和救护车辆为盟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丘吉尔首相曾亲笔致信以示感谢。

扎根中国的美国品牌

如今,别克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四倍于美国本土。未来,别克计划将本土生产比例降低至10%,而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因此,未来的别克汽车将更多以适合中国消费者偏好的欧宝技术为核心。有趣的是,早在一百前,这个美国品牌就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溥仪、蒋介石、张学良都曾是别克车主,甚至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每6辆汽车中就有一辆别克。

以瑞士赛车手命名的美国国民车

二十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出生于瑞士的雪佛兰三兄弟在赛车场上获得了盛誉,他们的才华被通用汽车创始人威廉·杜兰特看重,受邀设计一款面向大众的汽车。1911年,雪佛兰品牌正式诞生,第一款产品Series C在1913年开始销售。两年之后,因为起始价格只有490美元而得名的Series 490将雪佛兰品牌的销量大幅提高,奠定了国民车的地位。至1927年,雪佛兰超越福特,成为美国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

通用汽车的根基品牌

金融危机重组之后,通用汽车宣布只保留四个核心品牌,而雪佛兰无疑将成为新通用汽车的根基。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雪佛兰走在了福特和克莱斯勒前面。混合动力车型Volt为扭转品牌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未来,雪佛兰有望在中小型电动车市场取得领先。

法国贵族命名的美国豪华品牌

1902年8月22日,卡迪拉克品牌正式注册。这一年恰逢底特律建城200周年,因此公司决定以建立该城的法国贵族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的名字来命名。1909年,凯迪拉克被通用汽车收购,从此成为旗下高端品牌。在其百年历史中,卡迪拉克几乎成为美式豪华汽车的代名词。猫王、玛丽莲·梦露等名流的垂青更是使它融入流行文化之中,一些经典设计甚至有着时代符号般的意义。

高速发展,放眼全球

作为2009年重组之后保留的唯一一个豪华品牌,通用汽车对凯迪拉克的未来有着清晰的定位和规划。更适合全球市场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陆续开始装配新车。在中国,凯迪拉克是近年来增长最迅猛的豪华品牌之一,而在欧洲,这个百年品牌也摆出了挑战者的姿态。目前,卡迪拉克在混合动力及新能源车方面暂时落后于日、德对手,但这一局面有望在未来2至3年内有所转变。

1912年,GMC Turck作为通用汽车旗下品牌首次亮相纽约国际车展。一个多世纪以来,GMC的产品线覆盖商用车、皮卡和全尺寸SUV等领域。尽管环境问题和油耗使这些大块头汽车面临低谷,但在辽阔的美国市场,他们仍有巨大生存空间。

汽车工业化生产的先锋

福特公司成立于1903年,如果说是奔驰发明了汽车,那么福特则可以称为汽车工业的发明者。T型车流水线彻底改变了当时汽车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平均生产一辆汽车只需要40秒。1908年至1927年间,各种版本的T型车产量超过1500万,这一记录至今仍能排到历史最畅销车型的前十位。2007年以前,福特在北美汽车销量亚军的位子上坐了75年,仅次于通用汽车。

危机过后,大步向前

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福特是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中动荡相对较小的。在先后出售捷豹、路虎、马自达、沃尔沃之后,这个百年品牌很快重新焕发了活力。继新一代福克斯、蒙迪欧等车型在世界范围内大获成功之后。福特正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高速前进。据称在2020年前,将有45亿美元额外投资用于扩大混动和电动汽车项目。

1897年,道奇兄弟与佛瑞德·埃文斯成立了合伙公司,开始生产自行车。进入二十世纪,他们发展成为福特公司的一家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当福特为了降低成本,逐渐开始自给自足之后,道奇也开始生产自己的汽车。至1928年,克莱斯勒收购了道奇公司。

1998年,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合并之后,道奇成为集团内的低端品牌。进入菲亚特克莱斯勒时代,道奇无疑将继续视轻型卡车市场为根据地。但使用菲亚特技术的道奇Dart没能达到预期成绩。因此,未来涨势看好的SUV将成为重点,而道奇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也很适合在这一领域与jeep品牌形成互补。

意大利的骄傲

菲亚特是一个深受其祖国眷顾的品牌。1899年,乔瓦尼·阿涅利与9位意大利企业家和贵族联合成立了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简称F.I.A.T,并被董事会推举为主席。而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维拉尔佩罗萨市长,以及前维拉尔佩罗萨市长之子。公司成立当年,3 1/2HP就面世了。上世纪初叶,菲亚特公司的规模发展迅速,业务范围不仅包含汽车,也涉及钢铁、军工等各个领域。

代表工业,更是文化

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菲亚特从一个汽车品牌逐渐发展成为巨型工业帝国。二战后的动荡之中,菲亚特收购了众多本土品牌资产,包括当时意大利规模第二大的汽车制造商蓝旗亚、法拉利、阿巴特和Autobianchi等。之后的几十年间又陆续收入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作为真正的国民车,菲亚特在意大利极为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甚至曾表示,与他年龄相仿的意大利人有一半将初吻留在了菲亚特500里。

目标远大,但不一定前途光明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美国汽车工业重新洗牌,菲亚特借此机会收购了峭壁边缘的克莱斯勒公司。新组建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集团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主打经济型车的菲亚特品牌将在这份计划中发挥基石的作用,而亟待开发的中国市场将成被看成是提升销量的突破口。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巨头之间的联姻往往麻烦重重,而疯狂并购造成的巨额债务也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历史悠久,辉煌一时

蓝旗亚品牌的起源有着鲜明的意大利式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个历史悠久的品牌由文森佐·蓝旗亚在1906年创立,他不仅是公司的首脑,同时也是战功卓著的赛车手。过去一百年间,蓝旗亚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优雅车型。1969年,菲亚特公司接管了这家他们的前员工所创立的公司。

集团中定位尴尬,沦为地方性品牌

在如今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中,蓝旗亚品牌陷入了尴尬境地,在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和克莱斯勒之间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Delta、Ypsilon等在产车型只在意大利本土和少数几个欧洲国家销售,已经彻底沦为地方性品牌。而一些粗鲁的换脸手术更是彻底破坏了它的优雅。

也许让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牌走入人们的记忆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另一种出路是将其打造成类似DS的高端品牌,不过对于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来说,那将是一次情怀满满的冒险。

源于赛场的运动贵族

1912年,阿尔菲利·玛莎拉蒂在博洛尼亚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为私人车队改装Isotta Fraschini赛车。但随后爆发的一战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玛莎拉蒂兄弟也随之应征入伍。战争结束之后,玛莎拉蒂第一款独立开发的车型Tipo26在Targa Florio首次亮相就获得了同组别冠军。

放下身段,以求大卖

1993年菲亚特收购玛莎拉蒂之后,这个当时处于半瘫痪状态下的品牌重新焕发了青春。如今,玛莎拉蒂正朝着年销5万辆的目标努力,这对于过去一百年间任何时期的玛莎拉蒂品牌而言,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利用菲亚特克莱斯勒的集团化优势,玛莎拉蒂大幅降低了成本,因此新一代总裁和Ghbili的价格比以往更加亲民,而以大切诺基为基础的SUV无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性能与美感的结合

阿尔法·罗密欧的前身是1909年成立的A.L.F.A公司。1915年8月,那不勒斯商人尼古拉·罗密欧入主公司,并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品牌之中。二战之前是属于阿尔法·罗密欧的黄金时期,不仅流下了大量经典车型,在赛车场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86年,经历了6年与日产不愉快的合作经历之后,阿尔法·罗密欧与蓝旗亚一起被菲亚特集团收入,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马尔乔内的掌上明珠

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的掌舵者马尔乔内曾对媒体表示,阿尔法·罗密欧对于他的意义就像奥迪之于皮耶希。他断然拒绝了大众汽车集团的收购意向,不惜与德国竞争者大打口水战,甚至价格战。对于未来,阿尔法·罗密欧有着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一切顺利,到2018年这个风格鲜明的意大利品牌将推出8款新车,所有产品都将以后驱平台为基础,强调驾驶乐趣和纯正的意大利血统。如能实现,这有望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公司解放出来。

历史悠久的工业集团

标致品牌的历史开始于1848年,当时主要生产锯条、研磨机等轻工业产品,公司标识取自象征蒙贝利亚尔地区的狮子纹章图案。1889年,标致公司的第一辆蒸汽动力车诞生了,一年之后,戴姆勒发动机的内燃机汽车问世。1974年,标致与雪铁龙合并,形成今天的PSA集团。

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先锋

半个多世纪以来,标致在柴油发动机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9年投产的403柴油版本是最早大批量生产的柴油发动机轿车。未来,标致将以全新的模块化平台为基础开发新一代车型,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与混合动力将成为他们的技术核心。而如何更好与雪铁龙进行定位区分则是法国狮王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1898年,路易·雷诺制造出第一辆雷诺TypeA汽车,很快他就收到了13张订单。二战结束之后,雷诺被收归国有,至今法国政府仍然持有这家公司的部分股份。1999年,雷诺将日产汽车收入麾下,并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迎来了高速发展。2010年,雷诺日产又通过换股的方式与戴姆勒结成联盟,共享多种资源。2015年,雷诺收购了俄罗斯AvtoGaz公司,但雷诺与日产之间却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裂痕,一度面临解体。好在进入2016年之前这一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然而,当前日、法两方不对等的业绩与话语权仍然是潜在的隐患。加速在华发展显然有助于拉近雷诺与日产的差距。

1909年,当意大利人埃托尔·布加迪在默尔塞姆创立布加迪品牌时,这里还是德国领土。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布加迪生产了Type35、Type41、Type57等经典车型,但随着二战结束,这个品牌暂时走向了灭亡。

1987年,在另一个意大利人的推动下,布加迪在摩德纳复活,开始生产EB110。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公司再次陷入困境。至1998年被大众汽车集团收购。此后,皮耶希将其看作是展示集团技术的平台,因此投产了梦幻般的Veyron。目前布加迪暂时没有在售车型,不过Veyron的后继者在日内瓦车展即将亮相。

只想生产最好的汽车

劳斯莱斯品牌最早出现于1906年,以两位创始人查尔斯·劳斯和亨利·莱斯的名字命名。早期产品Silver Ghost为公司赢得了盛誉,在介绍40/50 hp车型时,劳斯莱斯骄傲的宣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没有之一。”时至今日,生产极致汽车仍然是这一品牌一以贯之的信条。在加入宝马汽车集团之后,劳斯莱斯搬离了历史悠久的克鲁郡工厂,转至古德伍德生产。

插电混动与SUV

在德国母公司小心翼翼的呵护下,劳斯莱斯汽车保留了纯正的英国血统。毫无疑问,未来这一卖点将在得到延续和发扬。而宝马雄厚的技术则隐藏在车身之下,碳纤维与铝合金材质的复合车架、插电混合动力技术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劳斯莱斯汽车上。同时,劳斯莱斯已经发布了他们的超豪华SUV计划。

投身汽车行业的工业巨子

在汽车历史开始之前,斯柯达公司就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帝国了。他们是奥匈帝国最大的军工制造商,甚至尼亚加拉大瀑布下安装的水轮机都由这家公司制造。然而,有关斯柯达汽车的故事要从L&K 公司讲起。1925 年,斯柯达收购了L & K公司,从此正式走上生产汽车的道路。而在此之前,由劳林和克莱门特创建的L & K公司已经有30年历史,业务范围从生产自行车,拓展到摩托车和汽车。在布拉格,最早的公交线路之一就由L&K 公司生产的H型客车执运。

斯柯达的未来在中国

1989年,苏联的解体对东欧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斯柯达也随之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并最终在1991年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时任CEO的范安德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斯柯达的未来在中国。"尽管在排放门事件之后,范安德因不愿接受大众汽车北美CEO一职而决定辞职,但我们相信他当初的话并非只是客套。

猜你喜欢
菲亚特汽车
梦想与可能 菲亚特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菲亚特铃木败退中国
菲亚特折戟中国:2个8年的生死轮回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款菲亚特500
广汽菲亚特增资6亿扩产
会飞的汽车
菲亚特结束收购克莱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