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巴塘

2016-03-23 03:27吕文锦,罗凌,王娟
中国西部 2016年12期
关键词:蝴蝶花海椒巴塘

味在巴塘

◆ 巴塘团结包子

巴塘团结包子 摄影/王益

团结包子是远近闻名的巴塘小吃,其做法很简单,在面粉里放一撮发酵的“起面”或小苏打,和好后揉成团,擀成略厚的圆片;排骨、土豆片用玉米粉和少许郫县豆瓣勾匀,再放入盐、味精、葱姜蒜片和切成寸长的芹菜,一齐倒入擀好的面片中,折叠成环形,用大火蒸半小时就好了。蒸熟后的团结包子大如面盆,排骨粉嫩、土豆甜糯,包子皮洁白柔滑,吃的时候,做一碟辣辣的蘸水伴之,味道更好。团结包子名字的由来,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8军进藏的时候,为欢迎解放军,巴塘群众打开城门,妇女们自发组织起来,给最可爱的人做包子,一个班送一个,为了战士们够吃,包子比平常做得更大。她们告诉解放军,这叫“团结包子”,从此,这个涵盖着军民一家亲意义的名字就延续了下来,之前,巴塘人管这种包子叫“蒸肉”。

◆ 巴塘冒面

在林林总总的巴塘面食里,特色主食长面最具代表性。色泽微黄,细若银丝的巴塘长面,最长可以超过一米,外地食客美其名曰“金丝面”,巴塘人则俗称“冒面”。其做法考究,工序繁复,冒面讲究汤的质量,而汤的好坏取决于“臊子”,即浇头,上好的浇头须得用牦牛胁骨上的肉制作才最鲜美。厨师用洗净的手或筷子取一小撮在冷水里漂过的面,放进小碗,将滚热的汤舀进去又倒出来,上上下下,反复冒热,“冒面”一名就得之于最后这道程序。冒好的面再度倒入碗里后,撒些小葱舀上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巴塘长面就做成了。吃冒面,还要佐以巴塘人自制的“醋海椒”。冒面是巴塘人婚丧嫁娶、接待客人必吃的主食。源于茶马古道上的晋、陕客商。

◆ 巴塘醋海椒

巴塘醋海椒主要是用巴塘南区海椒泡制而成。巴塘醋海椒具有酸、辣、香、甜、麻及色香味俱全之特点,内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好,具有开胃、健脾、美容之功效,是平常人家佐餐的小菜和野外用餐的佳肴。醋海椒的做法很简单。新鲜海椒洗净,置于阴凉处沥干水份,用牙签点几个眼子便于入味;酱油和醋按各人口味二合一调制好。酱醋汁在旺火上烧开又冷却,倒进密封好的罐子或坛子里,放入海椒、捣细的冰糖或红糖、花椒、蒜若干,把口封牢实,两周以后就能吃了。餐桌上的醋海椒,色泽呈酱绿色,吃在嘴里脆脆的特别清香,酸、甜、辣、咸、麻五味俱全,是巴塘人吃面下饭就馒头的一道好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今,醋海椒作为品牌小菜,引起了各地游客的兴趣,巴塘县内几家民营企业抓住商机,醋海椒走向了市场,经过包装打造后还可作馈赠佳品用。

◆ 巴塘花茹

各式各样的花茹

炸制“花茹”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糖、鸡蛋、食品红等。“花茹”有两种做法,一种为主食的“七瓣花茹”,另一种为“蝴蝶花茹”,其中“七瓣花茹”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似一朵鲜花,而“蝴蝶花茹”因其形态像蝴蝶,故而得名。

春节期间,巴塘人家都要将制作好的“花茹”作为上等贡品,摆放于神龛前,供奉神灵、祖先。小孩们更是对“花茹”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无论上街游玩、还是去观看文艺演出,兜里都要揣上几个“花茹”,既可当糕点食用,还可充饥,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蝴蝶花海椒巴塘
乡村振兴企业产品展示:渣海椒
乡村振兴企业产品展示:渣海椒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我在巴塘等你
绿色中国行走进“高原江南”美丽巴塘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巴塘——“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巴塘的绿色发展
蝴蝶花
小蝴蝶花
海椒在川菜中的妙用
海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