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和施氮量交互作用对向日葵水分利用的影响

2016-03-23 00:54曾文治黄介生伍靖伟常志富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管理局内蒙古五原0500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年3期
关键词:储水量现蕾盐分

李 琦,马 韬,曾文治,黄介生,伍靖伟,常志富(.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内蒙古河套灌区 义长灌域管理局,内蒙古 五原 0500)

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严峻,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盐渍土总面积高达3 600万hm2[1],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破坏、降低农业产量的主要原因[2]。水分是作物必不可少的生长要素,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状况,氮肥则与叶绿素的形成、产量高低息息相关,而作物主要通过根系来吸收水分和氮肥。目前有大量针对土壤不同盐渍化程度对根系吸水影响的研究,但是水分、盐分、氮肥三者同时对根系吸水的影响研究则鲜有报道。本文主要讨论水分、盐分、氮肥三个因素对根系吸水的影响,并详细探讨了三者对蒸腾作用、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实验于2014年6-9月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试验站永联基地进行[图1(a)]。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北纬40°19′~41°18′,东经106°20′~109°19′,年降水量为139~222 mm,且集中在6-8月间,年蒸发量为2 200~2 400 mm,蒸降比在10以上。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本实验在高为50 cm、内径为30 cm的测桶中进行[图1(b)]。测桶材质为铁皮,桶壁厚度4 mm,在桶壁外包裹2 cm厚的泡沫保温层[图1(c)]。所有供试土壤均为粉壤土,取自永联基地附近的农田耕作层(0~40 cm),填土高度40 cm,填土容重为1.3 g/cm3。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测桶示意图Fig.1 Location of study site and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 bucket

实验采用三因素全组合设计,研究因素为土壤含盐量(S)、灌溉量(W)和施氮量(N),每种研究因素均设置两个水平,其中盐分以干土的百分含盐量计,分别为:轻度盐分胁迫S0(0.2%~0.45%)和中度盐分胁迫S1(0.45%~0.7%);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计,分别为水分胁迫处理W0(35%~55%)和充分灌溉处理W1(75%~100%);氮素的影响通过设置全生育期不施用氮肥的氮素胁迫处理N0和播种前按135 kg/hm2(以纯N计)的最优施氮处理[3]N1来反映。3个因素一共8组处理,每组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装填24个测桶。

测桶所施肥料为尿素(含N 46%)和过磷酸钙(含P2O518%),氮肥(尿素)施入量根据实验方案确定,P2O5的用量一致,为180 kg/hm2,所有肥料均作为基肥于2014年6月2日一次性施入。施肥后每个测桶采用地膜覆盖,以起到降低土壤蒸发量和保温的作用。供试作物为食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L),品种为LD5009。播种时间为2014年6月5日,采用人工点播。根据向日葵成熟情况,于 2014年9月17日-9月26日收获,在向日葵全生育期内不进行追肥,其他管理措施(除草、除虫等)与当地农户一致。

1.3 向日葵根系指标测量

在向日葵生长的3个关键时间节点(现蕾时、开花时和成熟时),在各组实验处理中选取一株向日葵,称取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鲜重,并利用烘干法测得各部分干重、含水量及根系储水量。将向日葵籽粒风干至含水率低于8%时通过称重法确定其产量。由于测桶表面覆膜,因此不存在土壤蒸发,每隔一日称量测桶重量并利用水量平衡法得到向日葵日腾发量。单株作物水分利用率(g/kg)为作物总干重质量(g)除以生育期内耗水量(kg)。此外,利用W.E.T传感器(英国Delta-T公司生产)每两天测量一次测桶的水分含量,并根据实验方案确定各测桶的灌溉水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储水量(RWS)

由表1方差分析可知,在现蕾时盐分和水分处理对根系储水量(RWS)有显著影响(均为P=0.005),氮肥影响不显著。在开花和成熟时,盐分、水分和施氮量影响均不显著。

表1 根系储水量方差分析结果Tab.1 The results of RWS variance analysis

图2 水、盐、施氮量交互作用下对根系储水量(均值±标准差)的影响Fig.2 Effect of water、salt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RWS(Mean±S.D.)

由图2(a)可知,在3个观测时刻,S1处理的根系储水量均小于S0处理,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大抑制根系的吸水作用[4]。现蕾时、开花时和成熟时S1处理的根系储水量分别比S0处理的根系储水量少51.69%、17.97%和13.11%,可知在苗期盐分对根系储水抑制作用较大,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个处理间差异减小。

在3个观测时刻,W0处理的根系储水量小于W1处理[图2(b)]。由于本实验设置,除人工灌水外向日葵没有受到其他水分的补给,故W0处理下可供向日葵吸收的水分较少,W0处理对根系产生水分胁迫。

由图2(c)知,现蕾时、开花时和成熟时N0处理的根系储水量小于N1处理,说明氮肥胁迫会抑制根系吸水作用[5]。在3个观测时刻,N0处理的根系储水量分别比N1处理的减少17.12%、21.87%和27.57%,两组处理间差异呈增大趋势,说明氮肥对根系储水的影响主要在花期和成熟期显现。

2.2 向日葵腾发量(ET)

由表2方差分析知,盐分在开花时和成熟时对植株腾发量影响显著(P=0.025和P=0.014),水分只在成熟时影响显著(P=0.014),而施氮量在3个观测时刻影响均不显著。

表2 腾发量方差分析结果Tab.2 The results of ET variance analysis

图3 水、盐、施氮量交互作用下对腾发量(均值±标准差)的影响Fig.3 Effect of water、salt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ET(Mean±S.D.)

不同盐分处理时,见图3(a),在现蕾时S1与S0两组处理的腾发量相近。随着生育期推进,两组处理的腾发量都呈增大趋势,但差异也逐渐增大,S0处理的腾发量大于S1处理,在开花时和成熟时,相比于S0处理,S1处理的腾发量分别减小12.68%和17.41%,说明在开花和成熟时较高的盐分会抑制植株蒸腾作用,减少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

不同水分处理时,见图3(b),在3个观测时刻W0处理的腾发量均小于W1处理[6,7]。由现蕾至成熟,两组处理差异逐渐增大,W0处理组的腾发量分别为W1处理51.06%、41.45%和36.90%。同时由图可知,在开花至成熟阶段,W1处理组的腾发量增幅较大达到了48.05%,说明水分在花期促进腾发量作用明显,有助于籽粒的形成[8]。

不同氮肥处理时,见图3(c),3个观测时刻的两组氮肥处理间差异不如盐分和水分处理明显。在现蕾和开花时N1处理下的腾发量略大,而在成熟时N1与N0两组处理腾发量相近。说明氮肥主要在苗期、蕾期影响植株蒸腾,在花期和成熟期影响较小。

2.3 水分利用率(WUE)

由表3可知,盐分、水分、施氮量在现蕾时、开花时和成熟3个观测时刻对水分利用率影响均不显著。

表3 水分利用率方差分析结果Tab.3 The results of WUE variance analysis

图4 水、盐、施氮量交互作用下对水分利用率(均值±标准差)的影响Fig.4 Effect of water、salt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WUE(Mean±S.D.)

由图4(a)可知,在3个生育期中S1处理的水分利用率均小于S0处理,说明土壤含盐量增大会减小植株对水分的吸收[9]。现蕾时、开花时和成熟时S1处理的水分利用率分别比S0减小61.18%、53.12%和4.57%。可知在现蕾和开花时,盐分对WUE影响较大,盐分胁迫会减小WUE。在成熟时,S0处理的WUE较开花阶段减小,而S1处理较开花阶段略微增大但仍小于S0处理。

由图4(b)可知在生长过程中,WUE受水分影响呈现出小-大-小的趋势。在不同水分条件下,W0处理的水分利用率小于W1处理的,说明水分胁迫会明显减少作物对水分的吸收量[10]。在现蕾时、开花时和成熟时W0处理下的水分利用率较W1分别减小7.60%、45.94%和22.79%,开花时差异最大,说明蕾期为水分胁迫影响作物对水分利用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比较开花和现蕾时发现,水分充足处理组的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高,提高了74.15%,而水分胁迫组处理的水分利用率仅提高了23.6%。

在不同施氮量的条件下,如图4(c),在现蕾和开花时,N0处理下的水分利用率大于N1,N0处理分别使水分利用率增大15.39%和15.11%;而在成熟时,规律相反,N1处理较N0处理提高19.87%。说明在现蕾和开花时,氮肥胁迫组相较于无氮肥胁迫组提高了WUE,在成熟时施氮处理组提高WUE。

3 结 语

中度盐分胁迫处理、水分胁迫处理、氮肥胁迫处理会减小根系储水量、腾发量和水分利用率,具体而言:①对于根系储水量,盐分在苗期抑制作用明显,氮肥在花期和成熟期抑制作用较大;②对于腾发量,盐分在开花和成熟时抑制作用显著,而此时充分灌溉会增大腾发量,相较之下氮肥影响效果较弱,主要影响时期是苗期和蕾期;③对于水分利用率,盐分主要影响时期是现蕾和开花时,水分主要影响时期是蕾期,并且在蕾期充分灌水会提高水分利用率,而对于氮肥,在现蕾和开花时,轻度氮肥胁迫会提高水分利用率。

[1]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 中国土壤[M].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王佳丽,黄贤金,钟太洋,等. 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J]. 地理学报,2011,66(5):673-684.

[3] 曾文治,徐 驰,黄介生,等. 土壤盐分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葵花生长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3):86-94.

[4] 王利春,石建初,左 强,等. 盐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12-117.

[5] 刘小芳. 玉米根系吸水调控机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

[6] 高 丽,杨 劼,刘瑞香.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中国沙棘雌雄株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 生态学报,2009,29(11):6 025-6 034.

[7] 罗永忠,成自勇.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叶水势、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1,19(2):215-221.

[8] Katerji N, Van Hoorn J W,Hamdy A,et al.Salinity and drought,a comparison of their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evapotranspira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1998,36(1):45-54.

[9] 王 宁. 盐分胁迫对不同作物与品种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影响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10] 罗迪汉,王 勇. 不同灌水定额对覆膜滴灌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5,(7):5-8.

猜你喜欢
储水量现蕾盐分
低温春化与光周期调控对普通白菜抽薹性状的影响
主要气象因子对火龙果开花结果物候期的影响
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土壤储水量变化研究
低温春化对乌塌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不同集水保水措施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林地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不同光源对青梗菜现蕾和开花的影响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摄影欣赏
高储水生态混凝土储水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