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6-03-23 06:13郑智旗张祥彩
农机化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机械化秸秆效应

郑智旗,何 进,张祥彩,郑 侃

(中国农业大学 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试验点,北京 100083)



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郑智旗,何进,张祥彩,郑侃

(中国农业大学 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试验点,北京100083)

摘要:秸秆沟埋还田技术是集一项农田秸秆还田和土壤耕作相结合的新型技术体系。为此,结合相关文献,从秸秆沟埋还田的技术特点、效应、配套机具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秸秆沟埋还田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以期为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秸秆;沟埋还田;效应;机械化

0引言

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8亿t,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秸秆过剩及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日趋突出。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仍面临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长期连续耕作造成的土壤耕层变浅、秸秆浅旋还田造成的土壤漏风跑墒,以及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差等问题[1-5]。随着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在稻麦轮作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秸秆沟埋还田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将全量秸秆安全还田和土壤局部轮换深耕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土壤耕作技术,并进行了诸多试验推广与配套机具的相关研究[6-7]。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缓解少免耕条件下秸秆难还田的矛盾,在改善土壤特性、增加土壤耕层深度、降低农田碳排放、减轻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正效益,具有推广价值[8-11]。

目前,进行了春玉米整秆沟埋还田、稻麦秸秆墒沟埋草还田等秸秆沟埋还田技术及效应研究;但仍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长期试验跟踪研究来积累资料以确定其正负效应。秸秆沟埋还田需要秸秆收集、开沟、埋草、覆土等多道工序,目前还是通过常规机械装置单独作业来完成,机械化程度低,需要大量使用人工埋草、覆土。其较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发展,亟需研发一种一体化联合作业机械。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对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对土壤特性、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秸秆沟埋还田实现机械化作业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以期为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有益的思路。

1研究现状

1.1 主要模式

秸秆沟埋还田技术,是在作物收获后,利用开沟机在田间开出秸秆填埋沟,将秸秆整秆或粉碎后埋入沟内;每季埋草沟与上一季沟有一定间隔,以此类推,几年后实现全田开沟、埋草一次;这样就可以在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的同时,达到了田块深耕一次的目的[12]。秸秆沟埋还田的主要技术模式如表1所示。其中,“春玉米整秆沟埋还田技术(加地膜覆盖技术)”主要应用于我国北方玉米区,在玉米行间开沟,利用人工将玉米秸秆整株尾压梢放入沟内,能有效缓解因整秆覆盖存在的早春地温低的问题,具备很好的聚肥蓄水功能[13- 14]。“旱地玉米土肥水联合跨季节调控操作技术”与“春玉米整秆沟埋还田技术(加地膜覆盖技术)”技术工艺与模式类似,尤其适用于玉米垄作区[15]。“墒沟埋草还田技术”广泛应用于长江流域稻麦轮作区,将传统积肥方法与现代农机作业和农艺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在水田中开沟填埋秸秆,能够加快秸秆腐解、培肥土壤,同时埋草沟也能起到排水降渍的功能[12],但工序多且多为人工作业。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开展了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秸秆粉碎深施还田机等样机与关键部件的研制[16- 17],逐步向机械化联合作业方向发展。

1.2 主要效应

国内学者在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见表2),秸秆沟埋还田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蓄水能力,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提高作物产量[23-27]。

表1 秸秆沟埋还田技术主要模式及其技术要点

表2 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续表2

表中数据为秸秆沟埋还田相对于对照组的比例,“+”为增加,“-”为降低。

1.2.1土壤温度

在北方玉米种植区采用整秆覆盖存在早春地温低的问题,不利于幼苗的生长,而采用秸秆沟埋还田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4]。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与秸秆深施量和距离秸秆远近位置有关。常晓慧等[26]在黑龙江旱作玉米秸秆深施还田的试验中发现,秸秆深施还田提升土壤温度效果最佳,且秸秆深施量越大,对其周围土壤温度的提升效果越明显;秸秆深施处周围的土壤温度值随着远离秸秆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呈线性规律变化,在气温较低时其变化率较小。另外,沟埋秸秆上层土壤温度昼夜变化较大,下层变化较小,秸秆对下层土壤具有保温作用[26];在稻麦轮作区的试验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23],但这种保温作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2.2土壤水分

秸秆沟埋还田通过在田间开沟填埋秸秆,可提高土壤的入渗速率,增加土壤蓄水空间和能力,提高降水或灌溉水的利用率。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张海云等[28]通过玉米秸秆深埋试验得出:秸秆深施后试验地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地在0~60 cm深度平均提高1.3%~6.0%。孔德刚等[25]在实验室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对东北黑土地土壤深施大豆、玉米和水稻秸秆的试验得出:3种秸秆均能对土壤蓄水效果起到增强作用,随着深施秸秆历经时间的延长各种秸秆蓄水效果整体呈下降趋势;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秸秆深施处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

在稻麦轮作区,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水方面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埋草沟的排水降渍效果。朱琳等[23]和查良玉等[2]研究水稻秸秆沟埋试验发现,在降水结束后3天内,埋草沟具有与排水沟相近的土壤降渍效果,利于改善土壤氧气供应状况。乔海龙等[29]研究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时发现:秸秆隔层能阻碍土壤重力水入渗,降低了土壤重力水由土壤上层向下层入渗的速率;同时,秸秆层隔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使秸秆层以下土壤水很难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而向地表运移并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深层的蓄水保墒有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沟埋秸秆可以充分利用雨水或灌溉水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水库,具有提高作物供水量和延长供水时间的作用;同时,埋草沟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了土壤供氧状况。

1.2.3土壤养分

秸秆的秆、叶、根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有机原料,将秸秆埋于农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在北方玉米区,张海云等[28]通过连续两年的玉米秸秆深埋耕作试验得出,0~30cm土壤有机质较对照提高0.244%,全氮增加0.019%,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杨扎根等[14]和平全荣等[13]在春玉米整秆沟埋还田的试验中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春玉米整秆沟埋加地膜覆盖试验中有机质提高2.8%,效果相对显著;王喜燕等[30]在辽北地区旱地玉米的试验发现玉米秸秆深层还田处理能降低土壤容重0.75%~13.79%、增加土壤有机质1.8%~46.27%、增加玉米产量4.7%~8.5%,且以20~4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黄毅等[31]也得出产量增加18.16%的结论。

在稻麦轮作区,杨振权等[32]研究发现,运用机械将稻秸秆深施于水田土层内,秸秆中的碳、氮、磷、钾养分释放比秸秆地表面施速率高,残留量少,可培肥地力。蒋植宝等[27]通过3年5茬的埋草试验发现,大量秸秆持续还田明显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相对对照组其有机质增加8.21%、全氮增加9.41%、速效磷增加15.5%、速效钾增加10.1%,效果显著。吴俊松等[10]设置不同深度的秸秆集中沟埋试验发现,水稻秸秆还田深度20cm和还田深度40cm分别降低了0~10cm和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0~30cm和20~50cm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对照组4.5年平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5%~12%。另外,扶明英[33]在研究稻麦秸秆集中沟埋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发现,相对于对照组氮素、磷素的截留率分别提高了3.91%~14.8%和6.55%~17.24%,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李妍[34]利用盆栽模拟试验也同样发现,适宜的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减少氮磷的淋失,减少环境污染,以麦秸埋量5kg/m2、稻秸埋量10kg/m2,埋深为20~35cm效果最佳。但是,作物秸秆由于C/N 比值较大,沟埋还田时,要配施适量速效性氮肥调节C/N,否则容易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氮现象,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33]。

1.2.4作物产量

秸秆沟埋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报道相对较多,均初步表现出增产的积极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秸秆沟埋还田使得土壤有机物大量增加,同时沟埋还田的方式使得土壤通气性较好,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因而能够增加产量[10, 27-28]。在北方玉米区,张海云等[28]研究秸秆深埋蓄水抗旱能力的试验中发现,秸秆深埋相对于常规田在平水年增产80.7%,而在干旱年增产达229.4%,成效尤为显著。杨扎根等[14]、平全荣等[13]和李改香等[18]也发现春玉米在整秆沟埋还田模式下表现出增产效益,增幅为8.19%~46%。在稻麦轮作区,吴俊松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沟埋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并且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时,增产效果最佳。扶明英等[33]研究小麦秸秆集中深埋深度和埋草量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适宜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使水稻增产,建议埋草量为5kg/m2、埋深为35cm为最佳处理组合。

另外,在稻麦轮作区也进行了秸秆沟埋还田模式对土壤CO2排放通量[35]及农田净碳排放[11]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表明:稻麦区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较常规还田储碳能力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短时间内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具有固碳减排潜力,但仍需要长期试验跟踪研究来积累资料以确定其正负效应;在辽河地区盐碱土、内蒙古河套平原、苏北平原等地进行的利用秸秆深埋造夹处理,能够抑制盐分表聚,降低耕作层盐分含量,从而起到土壤盐渍障碍消减的积极效果[36-38]。

1.3 配套机具

目前,关于秸秆沟埋还田技术配套机具的研究还处于研发阶段,主要通过采用或改进现有的常规开沟机来实现田间机械化开沟作业[2],或者通过与联合收获机、覆土装置、秸秆粉碎装置或根茬粉碎装置配合,实现秸秆收集、开沟、埋草、覆土一体化机械作业[16-17]。

1.3.1开沟机具

开沟作业是秸秆沟埋还田技术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步骤,直接关系到沟埋还田质量的好坏。我国通过自主研究和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开沟机系列,主要有铧式、圆盘式、链齿式和螺旋式等开沟机[22, 40]。其中,铧式犁开沟机开沟效率高,但受牵引动力和开沟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只能用于开小型浅沟,逐步被旋转式开沟机所取代;圆盘式开沟机开沟质量好,但是常规开沟机抛土较远,存在覆土难的问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40-41]。查良玉等[2]在常规东方红904双盘开沟机档土板上焊接合适的挡土板(见图1),开沟性能良好,碎土率高,解决了秸秆机械沟埋还田埋草后覆土难的问题。孔德刚等[42]、张儒等[43]根据秸秆深施还田要求借鉴深松铲结构设计了一种螺旋式秸秆深施装置(见图2),并对深施装置的受力和输送能力进行了测试分析。

图1 改进的双圆盘开沟机

1.悬挂架 2.液压驱动系统 3.料箱 4.秸秆输送装置 5.机架

1.3.2联合作业机

陈玉仑[17]在现有联合收割机上加装开沟导草装置,设计了一种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一次作业即可完成稻麦作物联合收获、开沟和秸秆入沟还田等工序。杨宏图[22]在其基础上为开沟装置配备单独的动力装置,并进行了开沟装置和部分结构的改进设计,改进后的一体机(见图3)整机作业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张儒[16]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见图4),由秸秆捡拾装置、秸秆粉碎装置、根茬粉碎装置和秸秆深施装置等组成,可以一次完成秸秆捡拾、切碎、深施以及根茬粉碎多道作业工序;但仅完成了多功能秸秆还田机的总体设计与部分关键部件的设计及秸秆深施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王瑞丽等[19]根据“土肥水跨季节调控”技术的需要,研制了深耕合垄施肥机(见图5),可实现深开沟、化肥深施及起垄整垄联合作业,配合联合收获机作业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田间测试结果表明:该机能够满足秸秆深埋还田的农艺要求。

图3 改进后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一体机

1.秸秆切碎装置 2.秸秆喂入装置 3.主机架 4.前轮

1.肥箱 2.施肥器 3.机架 4.调节机构 5.连接杆

2存在的问题

2.1 模式与效应研究

综合现有研究文献发现,秸秆沟埋还田在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和环境条件、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等方面均初步表现出正效应。较多学者对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秸秆沟埋深度、沟埋量、施肥量及催腐剂量等方面(如李妍[34]、吴俊松等[10]、高文玲等[35]、李芙容等[37]);但不同地区因研究目标、环境、土壤等因素的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及其效应也差别较大,较难形成简单易行的推广模式。受研究资料缺乏的限制,沟埋的秸秆层对土壤温度、水分、养分等特性的调控机制仍不明确,还需要长期试验跟踪研究来积累资料以确定其正负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秸秆沟埋还田方式对秸秆层附近土壤的特性影响较为明显,而对上层土壤的影响与常规耕作的秸秆不还田处理相当。考虑到目前作物秸秆量较大,对开沟要求较高,可以考虑进行多种秸秆还田方式组合,如将秸秆部分沟埋还田,部分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或浅旋混合还田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秸秆还田方式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另外,秸秆沟埋还田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的研究应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难易程度,应尽可能降低机械化的作业难度。

2.2 机械化作业

一般秸秆沟埋还田需要进行开沟、埋草、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在单项作业方面,开沟、覆土和镇压作业基本上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而埋草作业目前仍基本上依靠人工完成。在联合作业方面,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①开沟作业与作物收获机组合。在收获机后挂载开沟装置,实现作物秸秆粉碎的同时直接利用导草装置将其导入沟内;之后再利用其它机械进行埋草沟的覆土镇压以及联合整地、播种等作业。②开沟作业与秸秆粉碎机、联合整地机等组合。在人工摘穗或联合收获后,利用秸秆捡拾装置和粉碎装置将秸秆(整秆或初步粉碎秸秆)粉碎并导入所开沟内,同时可进行覆土、整地和播种等工序。目前,这两个方向都有相关研究,但都处于研发改进阶段。笔者认为,在作物联合收获机后面挂载开沟装置,无论是采用收获机的原有动力还是专门配套动力,都势必会对收获机的动力性能和作业效率产生影响,应该将开沟装置作为整个一体机的一部分,重新进行整个系统的动力优化。而将开沟装置与秸秆粉碎、输送和整地装置联合,整个装备可以是自走式的或者是后悬挂的,通过系统优化,可以提高整机性能和作业效率,但需要特别注意开沟、导草和覆土3个作业工序的配合。另外,秸秆沟埋还田联合作业机也可以同时考虑增施氮肥或者催腐剂等。

整体上,单项机械化开沟作业在小块农田或者设施农业还将继续存在,而大田种植中,对联合作业一体机的需求将逐渐增强。

3结论与展望

秸秆沟埋还田通过开沟填埋秸秆,可以弥补高产田秸秆还田不均匀、翻耕困难、不易全量还田等缺点,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和环境条件,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并初步表现出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的能力,具有推广价值。但目前秸秆沟埋还田模式与效应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长期试验跟踪研究来积累资料以确定其正负效应和对土壤的调控机理。秸秆沟埋还田配套机具处于研发改进阶段,还没有成型的一体机配套机具产品,生产成本高,推广难度大。

因此,应该加强对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从系统角度对整个技术进行评价。同时,充分利用其对土壤养分、水分等因素的正效应,探索适宜的农业物资投入量(肥料等)和灌溉模式。在区域上,从稻麦轮作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向其他典型农业区进行推广,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加大配套机具的科研经费支持,研发出一种性能良好的联合作业一体机;通过农机、农艺融合与相互促进,实现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芳,张长生,陈爱武,等.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作物杂志,2012(2):18-23.

[2]查良玉,仇忠启,王小华,等.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3(1): 135-141.

[3]毕于运,窦建平,王道龙,等.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杜长征.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9,31(7):234-236.

[5]徐亚云,侯书林,赵立欣,等.国内外秸秆收储运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4,36(9):60-64.

[6]程玉龙,张礼钢.稻麦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农业工程,2014(4):1-4.

[7]闫洪亮,李盖.干旱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2015(6):31-32.

[8]查良玉.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技术低碳特点与经济效益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9]查良玉,李毅念,王兆烨,等.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经济效益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3):467-476.

[10]吴俊松,许明敏,王小华,等.水稻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1):203-209.

[11]查良玉,吴洁,仇忠启,等.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农田净碳排放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3):229-236.

[12]缪明.机械化墒沟埋草秸秆还田技术研究[J].江苏农机化,2007(3):25-26.

[13]平全荣,李季堂,郭陆平,等.旱地秸秆沟埋(沟覆)加地膜覆盖聚肥蓄水技术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08(5):29-30.

[14]杨扎根,魏玉清,陈树锋.春玉米整秆沟埋旱作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1):69-70.

[15]黄毅,李真,于显.旱地玉米土肥水联合跨季节调控操作技术[J].新农业,2011(7):37-38.

[16]张儒.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设计及其秸秆深施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17]陈玉仑.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的设计[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18]李改香,刘永忠,李万星,等.旱地玉米整秆沟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0(2):26.

[19]王瑞丽,潘广鑫,魏凤兰,等.秸秆深还开沟合垄施肥机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6,38(1):90-94.

[20]韩春贵,邱宝泰,钱宏兵,等.墒沟埋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土壤肥料,1992(6):5-8.

[21]阚建鸾,丁峰,殷丽萍.麦稻墒沟埋草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20.

[22]杨宏图.稻麦收割开沟埋草一体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23]朱琳,刘春晓,王小华,等.水稻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环境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4):399-403.

[24]李玮,张佳宝,张丛志.秸秆掩埋还田对黄淮海平原耕层土壤温度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2(2):243-248.

[25]孔德刚,翟利民,刘立意,等.秸秆深施还田历经时间对蓄水效果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5):90-97.

[26]常晓慧,孔德刚,井上光弘,等.秸秆还田方式对春播期土壤温度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5):117-120.

[27]蒋植宝,段增强.循环开沟埋草仿生利用秸秆技术的研究[Z].厦门,2007.

[28]张海云,王振同,路广平,等.秸秆深埋蓄水抗旱耕作技术研究[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1(2):23-25.

[29]乔海龙,刘小京,李伟强,等.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2):34-38.

[30]王喜艳,张亚文,冯燕,等.玉米秸秆深层还田技术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6):103-107.

[31]黄毅,毕素艳,邹洪涛,等.秸秆深层还田对玉米根系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5):109-112.

[32]杨振权,陈永星.水田机械秸秆深施的养分释放及增产效果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3):104-106.

[33]扶明英.秸秆集中深埋对土壤养分淋失及作物生长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34]李妍.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及施肥量对渗漏水养分淋失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35]高文玲,卞新民,吴洁,等.沟埋还田方式下不同埋草量对冬季稻田CO2排放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3):295-300.

[36]范浩,李跃进,陈玉海,等.秸秆深埋对河套盐渍土盐碱调控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2):16-18.

[37]李芙荣,杨劲松,吴亚坤,等.不同秸秆埋深对苏北滩涂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的影响[J].土壤,2013(6):1101-1107.

[38]范富,徐寿军,宋桂云,等.玉米秸秆造夹层处理对西辽河地区盐碱地改良效应研究[J].土壤通报,2012(3):696-701.

[39]杨扎根,魏玉清.春玉米整秆沟埋旱作栽培效果与关键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7(6): 63.

[40]叶强,梅婷,李仲恺,等.林果园开沟机研究现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3(5):18-22.

[41]董建军,武广伟,付卫强.我国农田开沟机研究进展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4,36(2):237-240.

[42]孔德刚,张超,张帅,等.秸秆深施机单体设计及深施装置的试验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2):115-120.

[43]张儒,孔德刚,李紫辉,等.螺旋式秸秆深施装置输送能力的测试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4,36(5):196-200.

A Review on Technique for Straw Ditch-buried Returning Field

Zheng Zhiqi, He Jin, Zhang Xiangcai, Zheng K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The technique for straw concentrated ditch-buried returning to field is a new technology system combining straw returning with soil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technique of straw concentrated ditch-buried returning field form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pplied effect, ancillary machin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combing with related literatures. Some issues on straw concentrated ditch-buried returning field are presented as well, to provide useful ideas about research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straw concentrated ditch-buried returning field.

Key words:straw; concentrated ditch-buried; applied effect; mech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S2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16)09-0010-07

作者简介:郑智旗(1985-),男,河南新蔡人,博士研究生,(E-mail)zhiqizheng@163.com。通讯作者:何进(1979-),男,湖南娄底人,副教授,博士,(E-mail)hejin@cau.edu.cn。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36);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3039)

收稿日期:2015-08-14

猜你喜欢
机械化秸秆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懒马效应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