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摭谈

2016-03-23 12:13马玉强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缺失课外阅读

摘 要:学生课外阅读的尴尬现状形成的原因:传统评价观念制约阅读环境的形成;多重用意入侵了阅读领地;阅读意识和习惯缺失让阅读没有生命力。改变这一现状的方式:保证阅读时间,培养阅读兴趣;克服各种障碍,开辟阅读新市场;加强阅读指导,推动阅读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缺失;原因;对策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语文素质的好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能留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它能克服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积累枯竭、语感迟钝、情感态度价值观空虚等现实性问题。在高喊素质教育和课改的今天,当你走进农村学校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看看,一定会同情他们的处境的。一幅幅尴尬的画面不必再描述,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评价观念制约阅读环境的形成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片面地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将正常的义务教育扭曲为选拔教育,要以考试成绩论教学效果,所以“速成式”教学是老师的首选。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重复性抄写到六年级的为毕业水平测试而搞的无休止的训练,再到初中各种形式的考压,学生几乎要“骈死于槽枥之间”。阅读就是吃透书本知识和考点,这种功利性的诱导教法剥夺了学生该有的课外阅读的心理需求和广泛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失去本身的意义。学生面对多彩的文章索然无味,有时我觉得说起阅读之类的话题都是自欺欺人了。在讲授《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当我问到济南是哪个省的省会时,出现了全班同学集体沉默的尴尬情形。

二、多重用意入侵了阅读领地

教师要对家长和学校负责,成绩就是生命线,所以教学的领地留给阅读的空间很少。再看看学生,各种书面作业让他们应接不暇,课余时间花样繁多的兴趣活动又缠着他们,周末还要干农活,而阅读需要心静。甚至挂了“书香校园”牌子的学校也只是每生拥有一套初中语文导读提倡的名著套装而已。那些连基本学习任务也完不成的学生还能有机会与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吗?休息都是一种奢望了。阅读是浸润沉淀的过程,只有长期的坚持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也许老师有良好的阅读教学思路,但是许多干扰因素的存在又会让他们急躁,阅读效益的获得又不是短期能看得见的,所以阅读“流产”是常态。阅读虽然挂在我们的嘴上,但要让学生走进阅读真的是可望不可及。

三、阅读意识和习惯缺失让阅读没有生命力

从小我们背课文能滚瓜烂熟,那是一种阅读的自由和舒畅。后来所有人给孩子灌输的就是升学至上的思想。所以课外阅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阅读与考试相关的书籍。一些学生即便课外阅读也是“快餐式”的,他们钟情的是言情武侠、漫画卡通、明星趣闻等流行消遣品,阅读只是获得感官的满足,那些传统经典文化却被冷落一旁,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存在的。而一些老师只是口头提倡阅读,很少有具体的支持力度,老师没有促成阅读风气的意识和阅读指导的习惯,学生就是想阅读,也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那就更谈不上有阅读生命了。

课外阅读是课内语文学习的延伸和应用,阅读就是积累,是贮藏。课外阅读解决学生语文考试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它能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也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

举足轻重的课外阅读已边缘化存在着,我们该怎样拯救它呢?

一、保证阅读时间,培养阅读兴趣

首先最大化保证有阅读课,课上可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让阅读课成为令学生向往的时刻。切实减轻课业负担,每天坚持自由阅读至少45分钟,作不少于200字的读书笔记(摘抄或心得)。老师了解阅读情况,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给做得好的学生一定的精神奖励。老师利用经典课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把一些传统名篇的精彩情节借用多种手段演绎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上课时多欣赏名家朗读,提供美文进行艺术赏评,让学生多谈阅读感受,培养审美情趣及思考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交流中收获喜悦。老师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中外名篇,让他们感动其中,具有持续阅读的欲望。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强化阅读兴趣。通过举行佳词妙语集锦展评、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心得碰撞、美文赏读会、阅读技法大拍卖、即兴写作擂台赛、读书卡片大秀场、名著推荐课等活动,让他们获得阅读成就感,体会阅读带来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喜悦,进而保持旺盛的阅读兴趣。

二、克服各种障碍,开辟阅读新市场

农村学生阅读条件有限,我号召组建班级图书角,只有一部分学生带来一两本课外读物,最后又淘汰了一些只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和无用的书 ,可见学生图书的稀缺。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作用,不要让它们成为废纸,我给学生的精神奖励有一项就是借给他们图书。语文老师要有魄力,敢于担当,真正着想于学生未来,认识到阅读的人文性意义,用我们接地气的阅读颠覆那些狭隘的阅读偏见。有效的阅读不但不会影响考试成绩,还会育出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加强阅读指导,推动阅读良性发展

农村学生的阅读是很盲目的,再加上阅读时间不足,这就要求老师帮助他们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这样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启人心智、怡人性情的好文章、好书阅读,坚持做好摘录和随感,不动笔墨不读书。其次,指导学生将阅读信息整理归纳,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品味、思考、感悟。会把握如精读和略读等多种阅读之法,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积累一些精美词句,探讨一点作品实质,抒发一下阅读心得,把深层阅读进行到底。最后,老师还可以指导开展小组或全班的阅读交流与讨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交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农村初中生的阅读需要教师引导,阅读之路更需要教师引领,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课外阅读不光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还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教育要面向未来,阅读更要面向未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作者简介:马玉强(1980—),男,甘肃省庄浪县柳梁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缺失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