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澳网关键分技战术表现特征研究

2016-03-25 09:03王伟张春合周曙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发球局费德勒接发球

王伟 张春合 周曙

费德勒澳网关键分技战术表现特征研究

王伟 张春合 周曙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费德勒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关键分技战术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费德勒在关键分击球回合在5拍以内结束率较高;发球局保发比前五轮较高,第六轮最低,被破发比呈逐级增高趋势,破发比前五轮维持稳定,第六轮降至最低;关键分一发成功率相对于颠峰时期明显下降,二发成功率维持稳定,得分率呈现逐渐递减趋势,关键分接发球得分率中,趋势递减。关键分总得分率逐轮递减,失分率递增;关键分接发技术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正拍抽球>反拍切削>反拍抽球。

当今世界男子职业网坛优秀球员实力差距越来越小,以及网球比赛独特的记分方式往往使得胜利主要取决于关键分的把握。关键分的得失对球员心理影响明显,往往影响着比赛的走向。因此对关键分的处理可以体现出普通与优秀选手之间的差异,那么如何处理好关键分,在关键分时占据主动,减少失误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纵观近年来文献资料,主要以针对整个赛事或赛季技战术进行研究较多,而对关键分时刻的研究却不多见。目前现役球员当中费德勒无论在技术、战术还是心理等方面都影响着整个当今网坛,其素质的全面性也在推动网球运动的前进步伐,被世界公认为当今网坛最先进的技术和战术素养,并且在职业生涯后半段仍然保持着世界顶尖水平。硬地赛事在网球比赛中占据绝大部分,约占比赛总数的6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作为大满贯赛事之一,是硬地赛场的典型代表,对进攻性打法的费德勒来讲可以全面体现技战术特征。我国目前在国际赛场拼搏的大多也是大龄球员,而如何能像费德勒一样保持高水平的竞争力,期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本研究根据费德勒2016年澳网公开赛的竞技表现,研究费德勒在关键分时刻技战术表现等竞技力特征并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在关键分技战术运用优劣势,总结费德勒关键分竞技规律与特点,得出参考价值数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网球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分的界定种类:一种时强调关键分是指能够决定一局,一盘和一场比赛的胜负的分数;另一种认为能够左右比赛的分数,对赢得比赛胜利起到决定作用时的比分。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将关键分界定为局点时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人以费德勒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关键分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重点统计分析费德勒在2016澳网六轮与对手(巴希拉什维利,多尔戈波洛夫,迪米特洛夫,戈芬,伯蒂奇,德约科维奇)的比赛中关键分技战术表现特征。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调研:利用中国知网查阅网球技战术相关期刊,并通过登录ATP和澳网官网网站,搜索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类。

录像观察法:通过前期研究确立技战术特征指标后,对费德勒2016年澳网进行视频录像系统观察与技战术编码分类记录,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归纳。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逐层对录像观察所采集到的技战术数据进行编码与分类统计,运用Excel软件对搜集的技战术指标等数据进行归纳、计算和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关键分击球回合统计分析

表1 关键分结束拍数分析一览表%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关键分击球回合次数相对较少,集中在5拍以内,其原因是由于费德勒属于快速进攻型球员,打法本身决定了击球回合数不会过多,再者,随着费德勒已过黄金年龄,体能下降明显,更不会和对手进行多回合纠缠。以最高回合数的2拍为例,这一拍是双方攻防转换平衡最关键的一拍,是对阵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也成为了结束率最高的一拍,包括费德勒发球对手接球失误和费德勒接发球两种情况,在发球方面费德勒拥有良好稳定的发球技术,在接发方面费德勒要求回球高质量,宁可失误也不失势,免于增加不必要的回合使自己陷入被动损失体能而得不偿失,拍数越多竞争的劣势越明显。表1还可以看出从第二拍开始回合的数量呈现逐步递减趋势,第六拍开始平稳下降,从拍数的出现率来看,符合由多到少的递减规律。

2.2 发球局与接发球局关键分保发与破发分析

表2 发球局关键分保发、被破发、与接发球破发比统计一览表

表2显示费德勒自己的发球局保发比随轮次增加逐渐降低,被破发率达到了28.7%,表明第一轮费德勒发球局保发表现轻松,第六轮则表现艰难,由此可见第六轮的对手德约科维奇对费德勒的发球局施加强大的压力,回合次数较少且速度过快,回球质量较高,击球力量较重,比赛节奏快于费德勒。接发球局费德勒的破发在第三轮时表现最好,比例为52.8%,说明对手的发球局并未给费德勒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费德勒善于找到机会来完成破发,并且从数据可以看出比赛耗时较短,而第六轮破发比最低为6.8%,表明第六轮对手发球局保发能力很强,通过强势的发球,持续对费德勒反拍的攻击,高效的节奏和击球力量造成费德勒回球质量下降,止步于半决赛。破发比在第三轮和四轮明显高于其他轮次,表明在三四轮费德勒的状态达到最佳,竞技实力强于其他轮次。

2.3 关键分得失分比例分析

表3 关键分得失分率统计一览表%

表3显示,在关键分总数量中,第五轮和第一轮较多,分别为88次和61次,表明第五轮比赛耗时最长,与实际比赛相符打满五盘,在得分率方面前五轮数据均在50%以上,而在第六轮较低为41.4%,在失分率方面的数据来看,前五轮均小于50%,而在第六轮为58.6%。费德勒在第一轮和第六轮得分率和失分率的差别最小,第一轮得分率略高于失分率的原因在于由于是第一轮的比赛,状态还未达到最佳,还处于逐渐适应比赛的过程中,再者通常第一轮对手排名靠后,面对高排位种子反而没有了赢球压力,因此在比赛中往往会放手一搏;由于第六轮费德勒告负,因此数据显示失分率明显多于得分率,因此可以反应对手赢球相对轻松并且盘数使用较少。

2.4 费德勒关键分发球成功率与得分率统计

表4 费德勒关键分发球成功率、得分率一览表%

良好的发球能为后续比赛创造良好得分条件甚至可以直接得分,表4显示虽然费德勒一发成功率不高,但得分率却很高,尤其在前两轮均在90%以上,表明费德勒抗压能力很强,在一发成功率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得分率。但一发成功率除了第二轮和第三轮超过60%以外其余四轮均在60%以下,在第四轮时甚至降到了50%以下,说明费德勒在发球局关键分时刻的一发成功率偏低,原因在于费德勒年龄的增大体能下降,对球的控制力及专注度减弱,一发的稳定性出现松动,给对手创造了破发的机会。从二发的成功率来看,除第一轮、第四轮的88.7%和85.8%之外,其他轮次均为100%,表明第一第四轮出现二发双误,原因在于心理压力增大并过多的关注结果而导致。其余四轮二发的成功率100%表明二发成功率很高,说明多数情况下费德勒对自己的发球很自信,一发失误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二发更多的来追求落点和旋转,通过刁钻的角度和高弹跳的发球来让对手降低回球质量。

2.5 关键分接发球得分率分析

接发球则是比赛防守的起点,也是由被动转主动的关键。表5数据显示,费德勒接一发和接二发得分率从第一轮到第六轮均无明显规律性,除第二轮接一发得分率多于接二发得分率外,其余五轮接二发得分率均明显高于接一发得分率,表明对手一发侵略性较强,因此费德勒转而抓对手二发来采取防守反攻策略并取得成效,但第六轮数据差距最大,接一发得分率为0,接二发得分率45.6%,表明第六轮对手德约科维奇的一发技战术组合攻击力较前五轮选手明显更高,费德勒在接一发时几乎难以找到机会而费德勒只能在接二发中伺机寻找机会进攻或等待对手失误,关键分接发总得分数据中,第一轮和第六轮数据最低,为37.8%和26%,均明显低于中间四轮,原因可能是第一轮还在逐渐进入大满贯赛事状态,而最后一轮则由于对手超长发挥进攻性更强击球效果更好更稳定所致。

表5 关键分接发球得分率一览表%

2.6 关键分接发球使用技术分析

表6 关键分接发球技术使用率一览表%

表6数据显示,左区接一发时对手发球力量大角度刁钻,发内角时费德勒以正手推送,发外角以反手切削为主要接发技术,其原因在于对手一发质量较高此以切削接发使用居多,并且多以切斜线为主;右区接一发与左区相比,切削技术使用变少,增加了反拍挡球和抽球的比例,原因在于右区发内角时接发位置在底线中心区,接球后无法撕开角度,容易留给对第三拍进攻时间,因此切削技术使用率降低,增加抽球和挡球技术的使用,目的为加快回球速度,压缩对手反应时间,为自己争取主动;左区接二发与接一发相比明显提升了反拍抽球技术的使用,从数据可见对手左区二发明显以外角居多,但由于二发球速落后于一发,因此费德勒主要采取主动接发抢攻,增加了抽球的使用率来提升进攻质量,抢占主动;右区接二发仍然增加反拍抽球比重,原因与左区提高进攻性相一致。

3.结论

费德勒澳网关键分击球回合次数较少,在5拍以内结束比率最高,其中第二拍和第三拍的结束率最高;发球局保发比前五轮较高,第六轮最低,破发比前五轮最低,第六轮最高,接发球破发比前五轮较稳定,第六轮最低;关键分得分率方面费德勒呈逐级下降趋势,失分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关键分一发成功率费德勒相对于颠峰时期明显有所下降,二发成功率维持稳定,发球得分率一至六轮呈逐渐递减趋势,接发球得分率中,接一发得分率和总得分率中第二轮最高,第六轮最低;关键分接发球使用技术比例由高到低为正拍抽球>反拍切削>反拍抽球>反拍挡球。

[1]李亮,施晓华.硬地场优秀网球单打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6):79-85.

[2]朱昆,刘英.2013年网球四大满贯女子单打决赛阶段的技战术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7):98-100.

[3]李彦.2012年温网男子单打比赛发球落点分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5):83-86.

[4]李彦.对2012年网球四大满贯男单决赛制胜分的对比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70-73.

[5]李晓峰,郭永波,莫裕醒.优秀男子网球选手不同类型场地竞技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2):55-59.

[6]肖寒.国内外优秀女子网球选手对不同关键分的把握与胜负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5.

[7]罗溢杰.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硬地赛事“关键分”技战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3.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YJA890031)。

王伟(1981-),男,汉族,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讲师,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发球局费德勒接发球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费德勒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