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2016-03-25 15:22浦顿
看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火车物资高铁

浦顿

去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东欧十六国领导人,从苏州共同登上了开往上海的高铁。从苏州到上海,40分钟的路程几乎将两座城市连成了一体。而此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领导人出访时推广高铁,几乎都会成为必谈的话题。现在,包括英美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开始探讨引进中国高铁的可能性。

150年前的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城外修建了一条铁路,只有1公里,这却是中国的土地上最早铺上的铁轨。但是,北京人却被火车给吓坏了,视为怪物,喧哗若狂,慈禧只得下令赶紧把它拆除了。1874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真正能运营的吴淞铁路,这条铁路全长14.5公里,但运营不久,就轧死了一名中国人,引得民情激愤,清政府又连忙把这条铁路买下并拆除了。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铁路无疑是“邪恶”的。它会吓坏牲畜,破坏风水,更重要的,它本身是外来者入侵的产物。即使是在精英阶层,接受铁路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初,像李鸿章这样的洋务中坚,都认为铁路只对洋人有用,对国人则是入侵和掠夺。后来,屡战屡败的他们开始认识到,铁路对运输军队、物资有着巨大的作用,便开始筹划自己修建铁路。

在大地上,没什么东西像铁路一样,折射出中国这个古老国家迈向现代化道路的曲折。它先是受辱的象征,意味着主权的丧失。最终,中国人开始自己规划修建铁路,但却因为战事连连而举步维坚。在抗战时期,铁路更落入日本人之手,用来运送侵略物资,“铁道游击队”遂成为一种反抗力量,游击队员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挠日军,破坏铁路。

所以,只有在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中,铁路才能走上发展的正轨,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修建宝成、成昆铁路,地处边陲的昆明得以和政治中心北京连接起来。生活在云南的人们,不仅可以想像、也可以更方便地到达首都。共和国初期修建的铁路,都具有开荒性质,铁路也是“国家”的延伸。这一点甚至体现在列车的编号上:发往北京的特快铁车,“排名”最靠前,比如T1次特快列车,连接的就是北京和长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铁路也承载了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几亿农民乘坐火车离开家乡,这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最壮观的一幕,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之一。农民进城寻找梦想,不仅让城市化成为可能,也让大量的人口不必再束缚在土地上生活,“春运”成为地球上迁徙史的一大奇观。人们与故乡分离,与父辈分离,这一过程发展得太过迅速,以至于当代中国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站台和远方,不仅是实体,更是想像中的未来,它也成为越来越多小说和电影的主题。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火车运输的不仅是物资和人,还有生活方式和梦想。

猜你喜欢
火车物资高铁
被偷的救援物资
高铁会飞吗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人地百米建高铁
救援物资
第一次坐高铁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