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2016-03-26 10:36张亚军赵炜
成才之路 2016年5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张亚军++赵炜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没有真正走出应该培养具有何种素质人才的困境,没有真正解决好教育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难题。面对把我国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必须重新审视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以实践为基础,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校;三个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C961;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01-0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现已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高教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高等教育体系。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大众教育,我国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提升,扩充了从业人员队伍,奠定了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雄厚基础。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如何把我国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担负培养创新人才重任的高校而言,应注重观念更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在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新超越。

一、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

观念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造能力弱的大学生愈来愈难找到合适的定位。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可全盘否定,但其改革势在必行。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指明了我国在新时期实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是对整个中国教育的要求,其核心就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的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它首先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核心,然后是手段,最后是时间跨度上的历史感。因此,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方针不动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的历史重任。

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及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应坚定不移地以“三个面向”为出发点和归宿,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视野和观念的全面创新,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着理念、内容、制度、技术等内容。其中,理念是创新的灵魂,内容是创新的核心,制度是创新的保障,技术是创新的手段。高校必须在深刻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础上,以科学的创新理念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深入思考,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使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大培训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根本方法,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转知成智”的工作。目前在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中崇尚经验、崇尚权威的旧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战略,不仅对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最终要在创新理念的指导和支配下,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努力把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

框架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历史来看,三百多年前,耶鲁大学创办伊始斯密特德校长就对学生说:“你们就是大学!”这句话折射的正是一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也体现了大学培养青年才俊的根本宗旨。1991年,锡拉丘兹大学校长肯尼斯·肖率先提出了要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随后亚利桑那大学、西密西根大学、阿拉巴马大学、阿肯色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得克萨斯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阿默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西北大学等一批大学也提出了类似的办学思路。1998年10月,美国大学率先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宣言》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要求“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由此可见,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经验,必将对整个世界21世纪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大学的运行模式已有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在这千年的沧桑变迁中,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学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模式却变化不大,其优良传统已成为与大学融为一体的灵魂贯穿始终,这种传统就是:把学生看作是大学真正的主人。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的全面贯彻落实,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明确提出了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是对人的目的地位的肯定和尊重。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目的,充分肯定了人的目的地位。而要维护人的目的地位,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就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要培养人,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培养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更好地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由于大学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最终环节,因而,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没有人才的培养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教育一旦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我国的教育存在偏离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的倾向,有悖教育的宗旨,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科学发展之路。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体现,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培育创新人才,急需打破教育内容的封闭。知识无法穷尽,学习内容要有取有舍,不能追求完整。新知与日俱增,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应建立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和更新,还要引导师生关注前沿,面向未知。就专业设置和建设而言,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就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而言,就是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制订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就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而言,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总之,就是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予高校师生面向实际、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的余地,并彻底打破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纲一本管几亿”的一统式僵化格局。

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基本经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形成了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学分制。“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多,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因此,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可以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斯坦福大学规定,“学生可以在三年级秋学季结束前或完成85个学分后才选择主修(斯坦福大学实行学季制,每个学年除夏学季不必选课外,分为3个学季,修满规定的180学分即可毕业)”。这些集中体现了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活动一直以灌输式为主,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仅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机器,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而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进而丧失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常体现出一种“唯我性”和“至高性”,师生关系也被简单化为主客体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单赢式的教学活动,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在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一直是被管理者,甚至包括学生会这样的学生自治组织也被有关管理部门管得死死的,学生失去了自我管理的空间。这极大地忽视了大学生的渴望平等、追求民主、崇尚自由的愿望,也忽视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注重对学生的服务,而不是管理。高校应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既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的培养。因为在自我管理中,不仅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得到最大发挥。可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这里所讲的校园文化,仅指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生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大学人创新创造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积累。由于人也是环境的产物,其成长状况取决于所处的环境状况,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可塑性更强,受环境影响更为突出,因此,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不可能完全靠自觉就可能完成的,则必须营造适宜的环境供其成长。大学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辐射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人格的完善影响至深,能在较高层次上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受众,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之一,所以,在以现有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做校园文化创造者的巨大作用。

三、以实践为基础,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评价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同样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因此,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也不能脱离实践活动而独立存在。

首先,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创新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力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可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生活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提高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的创造型教学实践活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懂”“学会”,而且还用“懂学”“会学”来回答学习上“如何学”的问题;在强调继承与适应的同时,更强调创造与发展,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次,在人才评价方面,也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究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优秀的人才”?对此,曾有学者把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分为五种类型,即:“工具型”“书生型”“全面型”“智能型”“创新型”。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显然,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应是高校的主要追求目标。然而,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评价机制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因此,人才评价有待创新导向的引入。一方面,在选拔大学生时,当前大多采用全国统一考试或自行组织考试的模式,甄选合格学生升入大学学习。就目前国情看,是成本较低、程序较为公平的大众化举措之一,但这无法甄别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应考虑采用“一般考试+创新业绩”的模式进行甄选,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让其进入大学学习,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创新业绩进行必要的初步筛选,并以此初步拟定动态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教育。另一方面,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程评价,大部分高校采取的仍是标准化的考试评价,如统一的考试试卷,标准化的考试答案,符合答案标准即为合格或优秀,很少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统一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便遭到抑制。尽管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有实习经历,但近年来,由于实习基地和单位有限,许多高校都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只要按时把实践表填好盖章后交回来就算结束。这样很多学生都在实习阶段出去找工作或准备考研究生,根本无法保证实习的质量。因此,这样的实习过程只是一个过场,无法达到实习的目的。大多数高校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也仅要求学生所修课程全部合格,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合格即可。这很难区分毕业生的层次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其基本方法就是“思想道德的多重评价+课程成绩(笔试和实践)+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实习创新业绩+平时性创新业绩”。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蔡闯.三个面向与教育创新[N].光明日报,2004-08-12.

[3]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03).

[4]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05).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