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防范宗教思想对高校的渗透

2016-03-27 11:24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西化宗教信仰

甘 甜

(重庆医科大学 党委组织部,重庆 400016)



新形势下如何防范宗教思想对高校的渗透

甘甜

(重庆医科大学 党委组织部,重庆400016)

摘要:近年来,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有效防止宗教组织对高校的渗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是新时期高校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阐述了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和特点,分析了高校师生易受到宗教渗透的原因,并就高校如何抵御宗教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宗教;宗教渗透;高校;信仰;文化;西化

本文引用格式:甘甜.新形势下如何防范宗教思想对高校的渗透[J].重庆与世界,2016(1):62-65.

Citation format:GAN Tian.How to Prevent Religious Thought Penetr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1):62-65.

宗教信仰是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统一及民族的团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一方面宗教已成为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也利用宗教渗透企图“西化”中国,并将高校作为其重点。因此,高校自然成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从而挫败其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阴谋的重要阵地[3]。探讨高校如何应对宗教渗透,是当前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宗教向高校渗透的主要方式

所谓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宗教组织或者打着宗教旗号的其他社会势力对我国实行的以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统一和稳定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宗教渗透的方式更加多样、手段更为隐蔽。

目前,境外势力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高校进行有目的的宗教渗透。

1.涉外人士利用特殊身份进行宗教渗透

高校的一些涉外人士如外籍教师、留学生等,通过学术讲座、讲课、“英语角”、学术文化交流、家庭聚会等活动,向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宣传宗教教义,进而发展其为宗教信徒。

2.以慈善的方式进行宗教渗透

外国宗教势力选择高校的贫困学生,给予困难学生经济上的支援,让学生感受到宗教所宣扬的“主的关怀”“上帝的福音”, 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好感,打着“慈善”的幌子进行传教,先使学生对其教派产生好感与兴趣,进而发展其加入宗教小团体。

3.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宗教渗透

现代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势力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朋友圈、互联网等进行传教,并通过偷带和邮寄非法违禁的宗教书籍和音像制品供大学生传阅进行宗教渗透,更有甚者,在校园内散发传单,向学生宣传宗教,散布一些反科学的不良内容。

4.利用宗教节日或庆典进行宗教渗透

各种宗教节日和庆典,已经成为不少宗教组织大张旗鼓宣扬其宗教教义的“最佳时机”。热闹的庆典和活动在被商家进行商业利用和宣传的同时,也从大环境上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几年,正是通过参加宗教节日或庆典的活动,一些大学生成为了宗教信徒。

5.利用传教职业化进行宗教渗透

有的宗教组织派出传教人员,专门驻守在高校附近,或者在校园内租住房屋,将其传教工作职业化、长期化,并经常性地组织聚会开展宗教教义的学习。这样的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化、正规化,也更具危害性。

二、高校容易受到宗教渗透的几个主要原因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全球经济文化交流,都对高校师生接受新的信仰提供了途径,但同时也让敌对的宗教势力的渗透有机可乘,使高校成为了宗教思想渗透的“重灾区”。

(一)客观原因

1.全球范围经济文化的交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特别是东西方国家的竞争,从军事、经济、政治领域的竞争延伸到了思想和文化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在促进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让西方国家从思想层面,利用宗教无国界这一特征进行宗教渗透,并散布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东方进行新一轮的侵略。

2.高校的防范工作不到位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中也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9号令规定了校内严禁进行传教及宗教聚会等活动。但是,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过多地尊重个性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缺乏对宗教渗透的正确态度和清醒认识,警惕性较差;同时,我国大部分高校未建立有效的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仅有一些分散的部门文件,且很多高校也仅限于校园内的监控工作,与校外相关部门合作不够,未能在实际意义上起到调动广大群众防范宗教渗透的积极性的作用。

(二)主观原因

1.对宗教的认识理想化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个别道德缺失现象,让不少学生在初步接触宗教时,容易被宗教教义中对“善”的追求所吸引,只看到宗教美好的一面,觉得宗教观念是现如今道德观念日益缺失的社会所需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斧正”力量,并希望借助宗教力量“净化”我们的社会。

2.对宗教信仰自由的错误定位

宪法给予了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宗教活动应该在国家所允许的活动场所中举行,而不允许在学校里开展。但很多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个根本的前提,错误的定位了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当发现周围有宗教宣传或是有同学参加宗教活动时,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反映给老师、学校或者相关部门,有少数人甚至还会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3.好奇心驱使

高校大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加之受过的教育基础,更让他们对新鲜事物一般都非常好奇,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喜欢追求新颖、时尚的东西;西方宗教以各种各样非常奇特、怪异的形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这种心态,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5]。

4.寻求缓解各种压力

面对学业的重压、异常激烈的生存竞争,以及情感的困扰,大学生们往往感到脆弱无助,此时大学生们如果不能得到家庭、学校的及时帮助和引导,而宗教组织又抓住机会去“主动关怀”,那么为了舒缓压力,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走近宗教。

三、防范宗教对高校渗透的举措

(一)客观对待、正确引导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宗教,客观对待宗教的传播,对宗教渗透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既不能打击正常的有宗教信仰的师生,也不能任由其发展,对危害社会国家安全的行为置之不理。要贯彻和执行党的相关宗教政策,严厉制止各种宗教渗透行为,同时要积极引导宗教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正能量。

(二)高度重视,完善机制

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宗教渗透对高校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的严重破坏性。要建立和完善在党委领导下的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同时,学校不能仅靠内部的文件法规独立开展工作,还多应该加强与校外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防止宗教渗透的工作中来。

(三)筑牢防线,加强教育

1.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通过政治理论课、党支部生活、校园网、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教育和引导师生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思想防线。同时,加强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认识和了解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的目的和严重后果,自觉地抵制盲目的宗教信仰。

2.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高校要利用多种途径,采取专题讲座、文化沙龙、学术报告等多种方法,加强对宗教知识的教育和正面宣传,消除宗教的神秘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宗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同时,引导师生充分认识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的方式与特征,增强他们抵御宗教渗透的敏锐性、自觉性和能力[6]。

3.发展先进文化

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的重视,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占领业余文化空间;要创新组织生活,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有效防范不良文化和宗教思想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四)严格监管,确保安全

防范和抵御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建立有效的防护网络,形成综合防控体系非常必要,要加大对宗教渗透活动的监管和防控力度[6]。

1.加强对涉外人士的管理

高校对其校内聘任的外籍教师,招收的留学生、港澳台学生,都要加强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一方面要指派专人,主动加强和涉外人士的交流,了解其文化背景和政治倾向;另一方面,对于外籍教师,建立听课及课后回访制度,全面及时地掌握授课情况,避免课堂内外有传教的情况发生;同时,在指导留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要求他们遵纪守法,不做违法之事,从源头上遏制住传教的可能性。

2.加强对宗教人员的管理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各级党组织,要建立联动机制,要全面把握校内信教人员名单和身份,要和他们多交流和沟通,既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也要加强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醒他们宗教活动必须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能在校园内开展。

3.加强网络监管

高校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构筑抵御宗教渗透的“空中防线”。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极易成为宗教渗透的“重灾区”。高校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络信息收集、监控队伍,要能随时掌握师生员工的各种网络行为,进而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阻止不良宗教信息的渗透与传播。

4.加强学生管理

高校辅导员和管理者既要关心大学生的学生情况,也要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各种行为多加关注,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关心他们的情感问题。要通过开设贫困学生绿色通道、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等,从经济上缓解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和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防止他们向宗教和神灵去寻求帮助和慰藉。

参考文献:

[1]张成明.重庆统战工作简明读本[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67.

[2]贺守喜.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及其预防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林萍.建立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长效预警机制[J].红河学院学报,2012(2).

[4]贺克敏.重视宗教的特殊复杂性,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J].中国宗教,2003(2).

[5]张红.试论新形势下宗教渗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6]田玉芬.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

(责任编辑张佑法)

作者简介:甘甜(1985—),女,文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理论研究。

doi: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1.01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1-0062-04

How to Prevent Religious Thought Penetr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GAN Tian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religious infilt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inevitably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our country. The important aspect for the steady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 new period is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filtration from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create a fine environ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ways and features of religion infiltration,analyzed the causes why th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susceptible to religious infiltr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sist relig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religious;religion penetr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aith;culture;westernization

猜你喜欢
西化宗教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
从谭恩美的《喜福会》中聆听当代批判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