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中超微粉碎技术的运用研究

2016-03-27 18:01陈颖慧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面粉口感功能性

食品加工中超微粉碎技术的运用研究

超微粉碎技术属于一种食品加工尖端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用该技术,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得原本未得到利用的原料重新利用,配置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食品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促使食物口感增强,达到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目的。因此,对食品行业来说,对超微粉碎技术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超微粉碎技术主要是根据微米技术原理,通过使用粉碎设备并借助利用转子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湍流对物料进行剪切、击碎以及碾磨的一系列工艺流程。与传统应用各种粉碎技术对比,经超微粉碎技术粉碎后的物料粒度更加微小,进而展现出产品的特殊功能以及界面活性。伴随着物质趋于超微化,其电子结构和分子的排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进而产生原本粒状无法产生的小尺寸效应,进而促使超微产品不管实在物理、化方面,还是在界面活性等方面都要优于宏观颗粒。

在软饮料加工中运用 当前,市面上很多软饮料就是通过利用气流微粉碎技术开发出来的。生活中普遍使用开水冲泡茶叶,然而一些难以溶解的成分仍残存在茶叶当中,如各种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K、E等,导致人体难以对茶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完全吸收,促使茶叶原本的养生保健功能降低。如果把干燥下的茶叶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作成粉茶,促使粉体的粒径小于5μm,把即冲即饮代替传统开水冲泡的方式,那么茶叶内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就可被人体有效吸收。

在功能性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功能性食品具有调节人体生理规律、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因此,超微粉碎技术在功能性食品加工如膳食纤维,脂肪替代品等功能性食品基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素,它不但具有平衡膳食结构的作用,还是有效预防现代“文明病”的一种重要物质。膳食纤维素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消化,但其可促进人体肠道蠕动,具备无能量填充剂以及作为有毒物质的载体的功能。

在粮油加工中的应用 豆粉、面粉、米粉等经过利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粉碎之后,不但大大提高了人体吸收的利用率,还使得口感得到了增强。此外,在面粉中加入大豆粉以及麦麸粉,以此来对劣质的面粉进行改造,可以制作成高纤维或高蛋白面粉。

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在水产品中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在传统工艺当中,珍珠粉的加工需要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球磨后才促使颗粒度达到几百,但若在净化气流条件以及零下六十七摄氏度下对珍珠进行粉碎,大大减小了粒径(粒径小于10um),不但不会导致营养流失,还提高了钙含量,可以把其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是制作成补钙营养成品,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 对于果核以及果皮来说,进行超微粉碎后可以转化成为食品。在低温下,蔬菜通过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可磨成微膏粉,不但不会导致营养流失,纤维质也变得更细而易溶于水,增加了口感。

在调味品加工中的应用 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在调味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促使微粉食品的巨大孔隙率变成集合孔腔,达到巩固香味经久不散的目的,这就是日常中调味品使用的超微粉味道更加浓郁的原因[4]。

在巧克力生产中的应用 巧克力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细腻滑润的口感,而这种口感则必须要保证配料的粒度小于25um。因此,巧克力生产中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减小配料的粒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口感。

对于食品加工行业来说,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需求量,满足人们对于口感的挑剔,进一步提高物料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在加工过程中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增加口感,丰富产品结构,开发出更多绿色、健康、环保、方便食用的食品,推进食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陈颖慧 永城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面粉口感功能性
面粉大战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面粉多少吨
青菜口感嫩的办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小灵通磨面粉
庄园熟酸奶 品味奢华口感
酸奶加热口感更好吗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β-环糊精对安赛蜜口感修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