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6-03-27 01:01舒建龙庞学丰李玉玲雷宗尚吴燕红蒙宇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刘 欢,舒建龙,庞学丰,李玉玲,雷宗尚,吴燕红,蒙宇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自拟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Effect observation on acute gouty arthritis with Zini Tongfeng decoction

刘 欢,舒建龙,庞学丰,李玉玲,雷宗尚,吴燕红,蒙宇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目的:观察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予秋水仙碱片治疗,尿酸高者予以碳酸氢钠片、药用炭片治疗。用药72 h后疼痛仍未能减轻或不能耐受者,允许加用临时止痛药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按无效统计)。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痛风方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及有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A、ESR、CRP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治疗组未有患者症状复发,对照组有2例患者复发。结论:自拟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可靠,并可明显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水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碳酸氢钠片;药用炭片;自拟痛风方;清热祛湿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综合征。临床特点以高尿酸血症及因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炎为主,病程较长。可致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部分患者累及肾脏,引起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笔者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48例病例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25~83岁,平均(42±3.5)岁。治疗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9~75岁,平均(39±4.5)岁。其中首次发病13例,复发35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痛风辨证分型中的湿热痹阻型。主症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畸形;次症为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或弦数。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原发性)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湿热蕴结型辨证标准[2];③急性起病,本次发作时间在48 h内;④年龄18~70周岁,性别不限。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①本次发病后48 h内已使用其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中西药物。②继发性痛风,如由肾功能衰竭、肿瘤化疗和/或放疗引起的痛风等。③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重要器官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对试验药物及其成分过敏以及严重过敏体质者。⑤有神经、精神疾患而无法合作者。⑥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近期有生育计划者。⑦近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1.5 剔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者或符合排除标准中任一项者。②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用药者,或无任何复诊记录者。③纳入后违背用药方案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急性期关节制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片(昆明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389),每2 h1 mg,最大用量不超过6 mg,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尿酸高者予以碳酸氢钠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20),每次2片,3次/d;药用炭片(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797),每次10片,3次/d。用药72 h后疼痛仍未能减轻或不能耐受者,允许加用临时止痛药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德国Temmler Werke Gmbh公司,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90),每次1粒,每日2次,但按无效病例统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痛风方加减(广西中医院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制剂,药物组成:苍术15 g,黄柏10 g,牡丹皮10 g,桂枝8 g,泽泻10 g,附子10 g,山萸肉12 g,益母草10 g,黄芪20 g,当归10 g,芡实12 g,玉米须15 g,猫须草15 g,泽兰12 g,三棱10 g,莪术10 g,大腹皮10 g,半边莲10 g,车前子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2个月,用药结束后每月1次对痊愈的受试者进行随访至复发为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止痛起效时间及血尿酸、血沉(ESR)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有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效果。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疼痛缓解,肿胀减轻,活动受限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降低。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变化。

2.2 疗效观察

2.2.1 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尿酸(UA)、ESR及 C-反应蛋白(CRP)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后UA、ESR、CRP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A、ESR及CRP比较(?±s)

2.2.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活动受限评分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活动受限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活动受限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2)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疼痛强度 关节肿胀 关节压痛 活动受限对照组 27 治疗前2.84±0.12 2.73±0.23 2.69±0.19 2.68±0.29治疗后0.94±0.111)2)0.85±0.291)2)0.44±0.161)2)0.28±0.091)2)治疗组 21 治疗前2.76±0.22 2.82±0.15 2.75±0.12 2.66±0.26治疗后0.62±0.041)0.71±0.131)0.35±0.081)0.12±0.041)

2.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腹隐痛。对照组有2例出现腹痛,其中1例伴腹泻。两组均未见明显肝、肾动能异常等副作用。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8%、7.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痛风常选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塞来昔布、泼尼松等,这些药物均可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目的,但治疗后易复发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从中医中药中寻求治疗痛风安全有效的药物和制剂是一种趋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白虎历节、痹病”范畴[4],湿热内生,脾失运化、肾失气化、清浊不分而生痰湿,气血不畅而生瘀血,以湿热、痰湿、瘀血闭阻经脉,流窜关节发病。治宜清利湿热、化痰通络、活血定痛。自拟痛风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祛湿,泽兰、牡丹皮、当归、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桂枝温通血脉,附子温肾助阳化气,益母草、泽泻、车前子、大腹皮、玉米须、半边莲、猫须草利湿泄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黄柏可抗炎、解热、镇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酸性环境以利于痛风石溶解[5];泽兰、当归可抑制尿酸合成;泽泻、车前子有降压、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6]。本次观察结果表明,用自拟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能够明显降低血尿酸,且未出现副作用,与单纯使用西药比较有一定的优势。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79-183.

[4]冯时槟.加味四妙散对痛风血尿酸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2,33(3):22.

[5]乐枫,钱耀明,顾宝妹.急痛汤治疗急性痛风11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2):108.

[6]李娟.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2):134-135.

(编辑:翟春涛)

R589.7

A

1671-0258(2016)04-0056-03

刘欢,E-mail:527573137@qq.com

庞学丰,E-mail:544bird@qq.com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痛风的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痛风了,怎么办?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