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颗子弹才能打死一名日军

2016-03-28 07:39李云琛
山海经 2016年1期
关键词:会战层层子弹

●李云琛



3700颗子弹才能打死一名日军

●李云琛

淞沪会战

白崇禧在总结淞沪会战失败原因时,曾谈到:“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此种差距,实际上贯穿整个抗战始终。

国军在抗战期间,究竟需要消耗多少颗子弹,才能打死(伤)一名日军?

要说明这个问题,这里举三个例子:

例一,1943年末,常德会战。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检讨称:“各部队之射击教育尚嫌不足,每遇好机不能获得充分歼敌之效。此点从我所消耗之子弹与敌伤亡数之比率即可判断之。”此役,中国军消耗的子弹达1700余万颗。若按国府公布的日军伤亡数据(3万左右),约500多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若按日军公布的数据(减员万余),则需1000余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

例二,1939年末,第一次长沙会战之赣北战场。据第九战区前敌司令部报告:1.消耗步、机枪子弹数:步枪弹989220颗、轻机弹725931颗、重机弹920630颗、手枪弹20214颗。2.敌军伤亡数:约10100名。据此,约250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

例三,1938年,滕县保卫战。据第一二二师代师长王志远报告:1.共消耗步枪子弹12万余颗,机枪子弹2.7万余颗,大小快枪及手枪子弹1.7万余颗;2.“击毙敌共约千余名”。据此,约需160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同样,关于日军伤亡,该报告水分也很大。

上述三例,分属会战、战役、战斗三个层次。自战斗至会战,档案材料所显示的命中率,层层递减。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基层战斗单位的汇报,在毙伤敌军数据上,水分颇大;上级单位统合数据后,若不设法挤出相应水分,甚至可能出现日军伤亡数目超出其总投入兵力的怪事。弹药消耗层层累加,日军伤亡层层挤水,射击命中数据自然层层递减。

另据军政部部长陈诚披露,抗战期间,国军“毙伤敌人200余万”;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则谓:日本陆军伤亡2418528人(其中死亡483708人)、后勤部队伤亡340000人、空军伤亡4280人。日本厚生省1956年的调查数据则显示,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在中国关内战死40.46万人。不过,上述战死者并非全然死于战斗,日本史学家藤原彰曾参加侵华战争,据其亲历及研究,有相当部分日军死于疾病。

也就是说抗战期间,中国军须消耗600颗子弹,方能击中一名日军;需要3700颗子弹,方能杀死一名日军。

猜你喜欢
会战层层子弹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两颗子弹
子弹蚁——巨型蚂蚁
为什么有的塑料连子弹都不能穿透?
库尔斯克会战
女人味,层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