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公寓 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6-03-28 01:06婧/文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6年10期
关键词:白领租房公寓

谭 婧/文

白领公寓 想说爱你不容易

谭 婧/文

毕业后的时光总是比想象中还要飞快。直到手机上显示明天将是中秋节时,22岁的纪舒芮才猛然意识到,她已经毕业三个月了。这几个月,她深深地体会到了毕业找工作难,找栖身的小窝更难。和同学挤了四年学校宿舍,她曾对未来的租房生活充满无限幻想: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一张可以自由翻滚的大床,一张宽敞整洁的书桌……对交通、装修、配套设施的要求较高,但苦于刚进职场囊中羞涩,能负担起的租金却比较低。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租房困境,成为不少留沪工作的大学生遭遇的租房“尴尬”。

在大城市里找个小家

纪舒芮是上海一所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和所有毕业季的同学一样,从今年3月开始,她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提速:除了忙考试,忙答辩,还要找工作,找房子。自从开始投递简历,大半个月下来她没少东奔西走,但为了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小纪觉得多跑几个地方也是值得的。凭着自己大学期间出色的学业成绩和顺利的工作面试,小纪在静安寺附近一家公司寻觅了一个HR的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还算对口。

4月底,距离与公司约定好的报到时间还有两周,小纪想趁着这个空档为自己租间房子。一开始,小纪的想法是住得离公司近一些,既节约了上下班时间,又节省了交通费用。然而,找房子的过程太煎熬,她在网上翻遍了静安寺附近的租房信息,却找不到一间令自己满意的房子。市中心住宅小区的租房价位实在太高,即使花2000元也只能租到一间六七平方米的次卧,厨房、卫生间都与其他租客共用。

小纪为自己算了一笔账,每月的工资到手4500元,如果租个一室户的简装老公房,每月租金起码3500元,不仅要押一付三,还要额外支付房租的35%做中介费。每个月光是房租和水电费就让工资所剩无几,这还不包括一日三餐和购买生活用品的费用。“现在工资还不高,又不想再伸手向爸妈要钱,只能尽量压缩租房的成本。”小纪说。算下来,这样的房子说什么她也租不了。

眼看5月到了,小纪的房子还是没有着落,原本她觉得不算大事儿,现在成了心病。为了在离校前找好住处,她又实地看了数十套出租房,但凡交通还算便利,装修又不太差的房子,都超出了她的预算。无奈之下,小纪只能放弃在公司附近的住宅小区借房子的想法。

我有204间房的邻居

一天,小纪被电脑页面上一条轨交7号线镇坪路站附近的租房信息所吸引,网上报价只要2000元就能租到一间内环地铁沿线、独立卫生间,还带Wi-Fi的“白领公寓”。虽然有所犹豫,但对租房的渴求还是让小纪愿意去一探究竟。最终,这个所谓的“白领公寓”成为小纪离开校园后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她走进社会后的第一次妥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想住小区就只能和不认识的人合租,而且很多房子都是男女混住的,感觉很不好。”小纪感慨,“同样的价位在这儿能租到独立单间,而且距离我上班的地方才三站地铁。”

小纪“新房”所在的大楼地处普陀区光新路,从外观看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有理发店、小商铺等门面房。走进内部却别有洞天,楼内仅1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被紧凑地划分成了204间。走在长长的走廊上,两边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小房间,每间的平均面积不足8平方米。打开门,紧贴墙壁的是一张约一米五的床,床尾附近有一套简易整体卫浴,墙上镶着一台壁挂式空调。“除了小衣柜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外,屋里很难再放下别的东西。”小纪说道,毛巾、袜子、背包、拖线板等一些生活杂物只能堆放在桌上、床上,看起来着实拥挤。

房东为了节约空间,还将原本5米左右的层高划分成上下两层,用以分隔出更多的房间。小纪苦笑着说,还好她运气不错,租的这间在“楼下”。“楼上”几十间的住户只能通过一段木质楼梯“上楼”,有时甚至需要排队上下。

虽然条件简陋,但花两千多元就能在紧邻内环的位置拥有一个设施齐全,步行到地铁站才10分钟的单人间,而且可以押一付一。这对于预算有限又希望拥有独立空间和便捷交通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整个“白领公寓”一直处于满房状态,有的房间还没办完退租手续就已被新房客预约。初步计算下来,这里起码住着300人。

简陋公寓成隐患温床

每当有人问起小纪住在哪儿时,她总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白领公寓”。这个听上去洋气十足的住所,实际上是近些年才萌生的新业态,通常由商务楼、厂房等改造而成,独立分割后再按间出租,价位则根据地段和设施差别很大。

入住之前,小纪努力调整好了将要“蜗居”在小隔间里的心态。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她发现漏洞不仅出在生活不方便上,还有安全隐患。毕竟,这里与酒店或者连锁型的“品牌公寓”还是有很大区别,更直白地说,这样隔断成单间的“白领公寓”更倾向于和“群租”沾边。

由于缺乏管理,“白领公寓”里的消防设施形同虚设。小纪用手一摸,过期好久的灭火器上积了厚厚一层灰,出水管压根没有水,“安全出口”的标志也早没了踪迹。还有那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木质楼梯,平日里宽度仅够一人通行,小纪在想,一旦楼梯起火,葬送的可是“楼上”住户唯一的逃生通道。

几百个人住在一幢大楼里,人员混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问起小纪住在这里最提心吊胆的是什么,她脱口而出:用电问题。在“白领公寓”,电磁炉、电吹风、电水壶这些大功率电器几乎是“标配”,可是狭小的空间里插座严重短缺,只能把插线板拖来拽去。电脑、手机一充就是一天,再加上夏天上百台空调同时运作,用电压力重重;冬天没日没夜常开的电热毯更是潜在隐患,极易引起火灾。“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屋里,刚想睡个好觉,就被隔壁房间的开门声、电视声、喧哗声吵醒。后来才发现,原来单间里隔断都不是实体墙。”小纪说话中有些无奈,“怪不得隔音这么差!据说这种材料还易燃。”

尽管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这样的“白领公寓”却依然抢手。对此,小纪也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相比同等条件,“白领公寓”的房租价格低到诱人。更何况,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火灾离自己很远,甚至带着“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的自信,心安理得地住了进去。

走出监管灰色地带

6月下旬,小纪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典礼。正当她在学校与好友拍照留念时,房东却打来电话,说是最近消防严厉打击问题公寓,这间“白领公寓”已经被下发了限期整改的通知,要小纪尽快搬离。

小纪没想到,自己一波三折找到的房子才住了1个多月,如今又打了水漂。原来,普陀消防部门发现这一隐患场所后,当即上报区里挂牌督办,同时联合房管、治安、街道、派出所等部门,先后召开十余次会议,成立综治办公室,全面排摸“白领公寓”的产权管理、租赁关系、人员住宿等情况。

这种问题“白领公寓”不是解决大学生租房“尴尬”的救命稻草,相反,它可能成为暗藏的夺命利器。根据消防部门在整改通知上的说法,小纪租住的公寓存在着耐火等级低、使用可燃材料违规搭建、消防设施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缺乏防火通道和分隔、人员群居等重大火灾隐患。房东正是被消防部门约谈并行政处罚后,给小纪打来的电话。

“早知这么麻烦,当初就不该贪图便宜和距离了。”小纪的语气里透露着懊悔和无奈。自从房东那通电话后,小纪发现公寓里多了24小时持消防器材的特保人员,楼道里每天都能看到整治小组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一间间登门解释隐患,耐心劝说租客寻找更安全的住处。

如今,小纪在嘉定南翔和两个同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每人每月1600元的房租。“现在上班路上的时间长了,但好在住得安心,不必担心哪天又要突然搬家。等我下个月实习期满工资也会多一些,到时候手头也能宽裕点。”截至8月中旬,这个“白领公寓”的所有租户均已搬离。

近几年以“白领公寓”为代表的规模性出租房发展太快,在没有明确的细则来规范监管下,消防执法人员大多参照宾馆的相关标准,从火灾隐患角度入手。面对急迫的市场租住需求,消防部门已着手全面调研,研究制定统一的消防标准,让这种新概念公寓的管理早日走出灰色地带。虽然世界这么大,只有心安之地才是家。

(本文图片由上海市普陀区公安消防支队提供。)

猜你喜欢
白领租房公寓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观
数字公寓
租房客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破解租房难,路还有多远?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