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中稻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

2016-03-28 06:21陈常旭葛国英彭发家
中国种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桑植县卷叶螟推广站

陈常旭 葛国英 彭发家

(1湖南省桑植县种子管理站,427100;2桑植县沙塔坪乡农业技术推广站;3桑植县陈家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桑植县中稻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

陈常旭1葛国英2彭发家3

(1湖南省桑植县种子管理站,427100;2桑植县沙塔坪乡农业技术推广站;3桑植县陈家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市。全县辖38个乡(镇),553个村(居)民委员会,4047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7.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78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34万hm2,其中水田面积1.31万hm2,人均不到0.03hm2,属稻、油两熟制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劳动者的素质较低,加之投入少、单产低,粮食不能自给,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使桑植县粮食生产上新的台阶,达到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多年探索,精心组装配套了适合该县推广的中稻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大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1 推广良种

以中迟熟品种为主,科优21、湘州优918、深两优5814、隆两优华占等品种占92%,中熟品种T优207等占7%,糯谷占1%。

2 运用组装配套新技术

2.1 低山坪田推广“双两大” “双两大”栽培技术在桑植县推广多年,但是很不规范,笔者同县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重新组装规范,推广了1万hm2。实践证明,杂交水稻规范施行“双两大”栽培,分别比常规湿润秧和不规范“双两大”增产20%、8%以上。2015年陈家河镇潭口村曾菊绒家0.09hm2稻田规范施行“双两大”栽培,每667m2产量为642kg。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严格掌握“三期” 三期,即播种期、寄插期和移栽期。播种期:海拔400m以下地区清明前后播种;海拔400~600m地区4月10-15日播种;海拔600m以上地区4月20日前播完。寄插期:小苗1.7叶时开始寄插,2叶前寄插完。移栽期:早熟品种秧龄35d左右移栽,中迟熟品种秧龄40d左右移栽。

培育健壮小苗 选背风向阳的空坪地1.5m开厢,厢面达到平、实、净,铺好隔层物。播种密度以谷挨谷但不压谷为度,塌谷不见谷即可。采用拱棚,盖膜加强苗床温度和水分的管理,现青以前密封为主,现青后阴雨天密封,晴天膜内温度偏高时,将两头揭膜通风降温。每天浇水2~3次,保持土壤、种子不发白,但也不要渍水过多,以保持湿润为宜。秧苗现青后可浇稀薄猪粪水,切忌人粪尿。寄插前2~3d揭膜炼苗。

寄插秧田的管理 寄插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5~5.5,寄插秧田达到平整、肥足、草净。双株寄插,早熟品种6.66cm×9.99cm,每667m2秧田10万蔸;中迟熟品种6.66cm×13.32cm,秧田7.5万蔸。划行寄插,寄插后阴天或晴天露泥2d促扎根,雨天灌水扶秧,施尿素4~5kg,促分蘖秧田喷施1次多效唑,促使秧苗稳健。

扯秧留苗,原兜移栽 扯秧前3~5d每667m2追施送嫁肥5~7kg。寄插秧田留苗规格:早熟品种扯2行留1行,株距扯1蔸留1蔸,每667m2密度为13.32cm×29.97cm,1.65万蔸;迟熟品种扯2行留1行,株距扯1蔸留1蔸,密度为13.32cm×39.96cm,1.25万蔸。大田移栽:每667m2早熟品种密度为116.65cm×23.31cm,1.7万蔸;中迟熟品种16.65cm×26.64cm,1.5万蔸。原蔸带泥移栽,寄插方式一律为“单线退”或“双线补”,消灭“转转秧”。

2.2 阴山冷浸田推广半旱式栽培 此类稻田的特点:泥深且烂,低温冷浸,还原性强,有毒物质含量高,不利禾苗生长发育。因此,采用59.99cm起垄,沟宽33.33cm,垄面宽26.66cm,沟深20.00cm,围沟深26.66cm,垄面平而不光,每垄插2行,株距13.33cm,每667m2插1.67万蔸。在水稻生长期间,水不上垄面,只保持湿润状态,由于垄窄沟深,排除了冷浸水,提高了泥温,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禾苗自始自终生长在半旱式环境中,能够达到一轰而起,一般比平常栽培增产20%以上。

2.3 高海拔地区,山磅天推广水稻旱育早发栽培 旱育秧壮苗带土移栽,插后活蔸快,分蘖早,能充分发挥低位分蘖的增产作用,使其成穗率、千粒重和出穗率有所提高,一般可增产10%~20%。2015年沙塔坪乡大木塘村徐千良家667m2稻田应用旱育早发栽培技术,产干谷638kg;该村徐家坡组6.87hm2稻田,平均每667m2产501kg,比未推广旱育早发栽培技术增产125kg,增幅33.3%。

3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总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N、P、K配合施用。强调追肥在插秧后7~10d一次性施入,在倒2叶长出一半时,或主茎孕穗长1~2cm施穗肥,提高穗粒数和产量。水稻一生对水的要求是以湿润为主,具体做法是前期浅水促分蘖,中期落水控徒长,后期干湿保根叶。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工作是综合农艺整体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更为突出。围绕“两病三虫”的防治,应组织3次大的防治工作:第1次在6月中下旬,抓稻飞虱1代若虫高峰及1代稻纵卷叶螟、稻叶瘟的防治,兼治1代二化螟、稻纹枯病;第2次在7月下旬,主治稻飞虱第2次若虫高峰及2代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兼治穗颈瘟、2代二化螟;第3次是8月上中旬,以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为主,兼治稻飞虱和稻纹枯病。

5 建议

由于本地区自然条件差,地理环境很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因此,在推广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因地制宜的加以改进。加大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进一步注重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现场消化,使优化组装的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起到立竿见影的增产作用。

2016-08-25)

猜你喜欢
桑植县卷叶螟推广站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电子商务 为农产品插上翅膀
邹军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不同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的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