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一体虾蟹混养效益好

2016-03-28 08:19王珊珊吴艳丽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青虾兴化市河蟹

王珊珊 吴艳丽

渔光一体虾蟹混养效益好

王珊珊 吴艳丽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利用水产养殖集中地区丰富的池塘水面资源,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同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兴化市沙沟镇振兴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兴化市沙沟镇400亩光伏发电基地,探索发展以蟹为主的虾蟹生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模式,亩产河蟹120kg,小龙虾26kg,南美白对虾130kg,青虾31kg,鱼类155kg,亩均产值12550元,亩纯效益4650元。

1.池塘条件

光伏发电基地养殖面积400亩,每个单元25亩,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四周开挖道沟,道沟宽5m、深5m。电池板之间形成间距,可以让阳光照射到水面,方便养殖品种活动和捕捞。进排水系统使用PVC管分开,池周用60cm高的钙塑板作防逃设施,安装微管增氧设施。

2.清塘消毒

冬季干塘曝晒,清整池塘,放苗前15~20天用生石灰75~100kg/亩化浆全池泼洒消毒,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又可以调节池塘pH值。药物消失后,每亩施有机粪肥400kg。池塘进水时在进水口用60目规格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类及其鱼卵进入池塘。

3.水草种植

“养好一塘蟹,首要栽好一塘草”,清明节前后移栽种植水草,3月份栽种伊乐藻,4月份栽种苦草、轮叶藻,保持水草覆盖面占水体2/3左右。

4.螺蛳投喂

全年分批投放螺蛳400kg/亩,清明前投放250kg/亩,让其自然繁殖,7月初补投150kg/亩。为河蟹提供充足的活性饵料,并控制藻类的繁生。

5.苗种放养

蟹种放养前,先在四周环沟暂养,亩放规格200~260只/kg的蟹种800~1000只,选择优质蟹种,坚持“五不要”的原则,即:杂蟹不要、受伤蟹不要、“僵蟹”与“绿蟹”不要、病蟹不要、肢体残缺不要。白鲢规格12尾/kg,亩放20~30尾;

搭配放养模式一:240亩面积中,5月底亩放规格4cm左右鳜鱼苗20尾;亩放规格2.5~3cm青虾苗1kg;青虾抱卵虾1kg;小龙虾苗规格160~240只/kg,亩放2.5kg。

搭配放养模式二:160亩面积中,南美白对虾标粗苗120万只,规格1.5~2.5cm;青虾苗规格2.5~3cm,亩放2.5kg;小龙虾苗规格160~240只/kg,亩放2.5kg。

6.饵料投喂

投喂河蟹专用颗粒饲料,日常坚持“五定”“四看”,精青结合,荤素搭配和前期精、中期青、后期荤的原则。全天投饵量的70%放在晚间投喂,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以蟹能吃完为准。针对河蟹“前后两头”脱壳难,重点突破,前期以高蛋白饲料为主,中后期大量投喂螺蛳。

7.水质调控

经常加注新水,每10天投放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确保池水达到“肥、活、嫩、爽”,前期以施肥为主,培养饵料生物;中期定期注水,降低水体肥度;后期勤换水,防止水质老化,促进河蟹脱壳生长。调节水位生长前期为0.5~0.6m,中期1~1.2m,后期保持0.8m。太阳能板下面容易导致溶氧不足,配备微管增氧、水车式增氧,及时开启增氧机确保溶氧充足。

8.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并作塘口记录。早晨巡塘时观察池坡上的残饵,同时检查防逃设施;中午巡塘主要观察池坡河蟹的多少;傍晚或夜间着重观察全池河蟹的活动,摄取食与上岸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蜕壳是生长的关键,养殖时一定要注意河蟹是否完全蜕壳。

9.病害防控

坚持以生态防病为主,低毒药物为辅的原则;坚持以药物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保持合理的密度和混养,合理的投饵施肥,严格执行养殖管理制度,减少病害发生。

1 0.小结

(1)“渔光互补”模式进行虾蟹鱼养殖,水温相对稳定,夏季受高温影响较池塘养殖小,活性饵料丰富,投饵量相对减少,并能有效控制蓝藻的发生。

(2)伊乐藻在阳光板下面遮阴避光,水草不易腐烂,水质不易恶化。

(3)水面始终不受大风浪导致的水质浑浊影响,使河蟹有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

(通联:225700,江苏泰州市兴化市水产局 电话:0523-83232631)

猜你喜欢
青虾兴化市河蟹
兴化市精准推动液氨制氢专项整治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做月饼
提高秋季池塘养殖青虾商品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