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成技术

2016-03-28 08:19谢鸿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投饵鱼苗水温

谢鸿伟

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成技术

谢鸿伟

杂交黄颡鱼是以黄颡鱼为母本,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鱼。其生长速度快(比普通黄颡鱼快40%~50%)、适应性强、生长规格整齐、较耐低氧、不易得病、质量安全(制种过程不用激素)、种源可控,适合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具有饵料系数低、单位产量高、养殖周期短、出塘规格整齐、个体大、市场价格高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2015年,古田县平湖镇东洋淡水养殖场首次引进示范养殖获得成功。6月20日,在一口3亩面积的池塘中,放养体长3~4cm夏花苗30000尾,尾重25g的鲢鳙鱼300尾,饲养6个月,黄颡鱼出塘19893尾计3895.8kg,平均尾重195.8g,鲢鳙鱼出塘248.3kg,平均亩产1381.4kg。黄颡鱼池边价42元/kg,总收入16.52万元;主养鱼饲料系数2.0、成活率66.3%,养殖成本14.0411万元,亩盈利8263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就具体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地点选择

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上游周边无污染源,排灌容易、高进低出,交通方便、车辆能直接到达池边,池底为泥沙质、壤土的地方挖池建塘。其中尤以泥沙质为佳。

二、池塘规格

1.面积:每口池塘一般以1~3亩为宜,太小,水质易突变,太大,不好管理。

2.水深:1.7~2.0m。太浅易缺氧;水体深,水质稳定、养殖容量大、增产潜力亦大。

3.形状: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最为理想。但在实际建池中尚应按自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以工程量小、投资省、易施工为原则,择优而定。

三、机械设备

1.增氧机:采用1.5kW涌浪式增氧机,该机开启后,能带动全池水体转动,增氧效果好。一般1~3亩的池塘配备1台,5亩池塘配备2台。

2.自动投饵机:采用220V单相照明电源,功率90W,料箱容积80kg,投饵面积范围达80m2的一种。自动投饵机可安装在池中部,电源开关安装在管理房内,投饵时只要打开室内的电源开关,投饵机即可按照设定的程序定时、间歇性地将颗粒料均匀地抛向池内,抛洒远程达10m,抛洒面积为80m2,饲料投喂完毕(每餐的投喂时间设定为1h左右)可自动关闭电源。一般面积在20亩以内的安装1台即可。

四、清塘消毒

冬季干池,清除塘埂杂草、池底多余淤泥(黄颡鱼为底层鱼类,淤泥越少越好,一般保留5cm左右),让池底冻晒干裂。池底经风次、霜冻、曝晒,变得干燥疏松,增加与空气接触面,有利于底泥有机质的分解。放苗前10天左右,每亩用75kg生石灰化水趁热全池泼洒。

五、鱼苗放养

1.准备工作:放养前4~6天注入新水,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蛙卵、野杂鱼等敌害生物入池。水深控制在1.5m左右。

2.鱼苗质量: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游动敏捷、光泽鲜艳、规格整齐、无伤病、无寄生虫附着的健康苗。

3.鱼苗规格:黄颡鱼养成,以放养夏花苗为好。因为,到了鱼种阶段,其胸、背棘都已坚硬锐利,在拉网、计数、运输等操作中,容易互相刺扎,轻者伤残影响生长,重则毙命成活率低。本次投放的规格为体长3~4cm的夏花苗,鲢鳙为尾重25g的鱼种。

4.放养密度:杂交黄颡鱼放养量为10000尾/亩,鲢、鳙放养量为100尾/亩(鲢、鳙比例为9∶1)。鲢鳙滤食水体中浮游生物,搭配后可调节水质、防止富营养化。草、鲫、鲤抢食力强,会与黄颡鱼争食,不宜搭配混养。

5.放养时间:当水温基本恒定在22℃以上时即可放苗。古田一般在6月中旬放养。搭配的鲢鳙鱼应在黄颡鱼放养15天后再下池,以利主养鱼生长。

6.鱼苗消毒:鱼苗放养前用食盐4kg+青霉素80万单位/100kg水,经搅拌溶匀后,浸浴5~10min(具体视当时的水温和鱼体忍耐度而灵活掌握),可有效地防止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的发生。浸浴可在帆布桶内或在铺垫薄膜的船舱中进行。

7.注意事项:

(1)同一口塘,要放同一规格的苗,并一次性放足。

(2)运苗容器里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的温差要≤2℃,若温差太大,要进行缓苗调温处理,即先把装苗的尼龙袋连苗带袋浸泡于池水中,半小时后,解开袋口并往袋内少量多次地添加池水,直到待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近时,再行放苗。

(3)有风天气,应在池塘的上风处放苗,让鱼苗自动随风分散于水中,避免被风浪拍打群集、拥挤于岸边而造成窒息或损伤。

六、饲养管理

1.饲料种类:前期选用鳗粉料,一月后改用黄颡鱼专用人工配合彭化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

2.投饲方法:初期,将鳗粉料加水捏成团状放置于池边四周,让苗均匀摄食。由于黄颡鱼口裂大,一月后,就可投喂Φ1.0mm小号料,以后随着鱼体的增长,粒径可逐渐调粗。一般30天后调为Φ1.8mm,60天后调为Φ2.5mm,90天后直到出塘投喂Φ3.0mm的大号料。投喂颗粒料时,可先在自动机饵机正前方水域进行人工撒饵诱食,3天后,采用自动投饵机驯养,其方法是待投饵机空转10min后再倒料投喂。杂交黄颡鱼有定点摄食习惯,只要听到投饵机马达声,鱼苗就能迅速围拢集群觅食。一星期后,转入正常投喂。

3.日投喂次数:一日三餐,早上8点、中午12点和下午4点各1餐。早、中午投喂量各占全天的1/4,傍晚占2/4。

4.日投喂量:水温15~20℃时,日投饲量2%~2.5%;20℃以上为3%~6%。水温高于30℃时或低于10℃时,黄颡鱼很少摄食,可减餐减量或停食。一般晴天多投,阴天少投,具体尚要结合天气、水质、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七、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1)水位调控:前期水深控制在1.5m左右,后期逐渐加深至2m左右。

(2)及时换水:高温季节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5~30cm。

(3)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高温季节定期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改善水质。但在泼洒消毒、杀虫药物的前后3天里,不宜施用微生态制剂,以免影响调水效果。

(4)适时开机增氧:黄颡鱼喜清水、高氧,要求池水溶氧要达5mg/L以上。长时间低于3mg/L,食欲下降、易发病。养殖期间,一般晚上9点开机至次日8点,阴雨、闷热天,全天候开机。

2.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重点防止缺氧泛塘事故。同时,要观察记录天气、水温、pH、溶氧、透明度、投饵、病害以及鱼的摄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八、病害防治

杂交黄颡鱼抗病力强,不易发病。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若患细菌性疾病,定期外泼0.3mg/L强氯精或0.3mg/L三氯异氰或20mg/L甲醛,结合内服沙星类;若是寄生虫病,外泼0.7mg/L铜铁合剂(硫酸铜0.5mg/L、硫酸亚铁0.2mg/L)或苯扎溴铵30mL+阿维菌素10mL/亩(能杀很多种寄生虫,且效果好);当细菌性疾病严重时,可拉网集中用50~60mg/L甲醛药浴5min;一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每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15kg/亩),既能防病,又可调节水质。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敌百虫较敏感应慎用。

九、捕捞与销售

一般饲养6个月后,个体可达200g左右,此时可采用升降式大网箱进行诱捕。升降式大网箱诱捕属高效捕捞,产量集中、省时、省力且对鱼体损伤小,具有捕大留小,均衡上市,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优点。

(通联:352200,福建省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5060292957)

猜你喜欢
投饵鱼苗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