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 对虾游塘问题

2016-03-28 08:19彭小云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底质对虾亚硝酸盐

彭小云

(汉宝集团技术部 陕西 西安 710068)

水产养殖过程中 对虾游塘问题

彭小云

(汉宝集团技术部 陕西 西安 710068)

一、环境变化引起游塘

在恶劣天气或气候急剧变化时,虾池水环境中理化因子骤变或毒害因子含量超标,会使对虾产生应激性游塘。

防治方法:

1.在天气发生变化时,注入新水,提高虾池水位。

2.在天气急剧变化前,全塘泼洒“底居安”降解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增加水体通透性,为对虾创造较良好的环境,然后泼洒 “解毒应激灵”“活力VC”等抗应激制剂,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3.遇到藻相变动,可泼洒腐植酸钠或有机酸,第二天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如“菌乐多”“汉宝EM冻干粉”等平衡藻相菌相,如遇水体澄清透底,可使用“育藻肥水素”。

4.使用优质饲料或添加“低聚糖863”“新酶 肽免疫多糖”等减少对虾的应激性游塘。

二、疾病引起的游塘

当对虾感染了红体、白斑、烂黑鳃、荧光、纤毛虫等疾病均可引起游塘。

最明显的特征是游塘对虾往往在体表、鳃丝、肝胰脏、肠胃等组织出现各种典型病理特征。此时应密切观察,仔细检查病虾,确诊后对症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办法:

1.定期使用“菌乐多”“汉宝EM冻干粉”等微生物制剂进行底质水质调节。

2.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新酶肽免疫多糖”及保肝利胆的产品“肝康泰、肝胆康”等中草药制剂,每隔15天使用维生素C类、免疫多糖类产品拌料投喂,提高对虾免疫力,增强对虾抗病力。

3.适时进行水体环境消毒,一般用“强碘”等碘制剂全池泼洒,杀灭水中或虾体上的病原菌,抑制病原菌滋生,如若是急性病毒性疾病,养殖前期应做好排塘,彻底清塘消毒之后重新放苗,到后期直接干塘卖掉,减少损失;若是慢性病毒性疾病,可投放0.5~0.75kg的草鱼或塘鲺15~30尾/亩,(盐度高的区域可可投放罗非鱼)吃掉死虾、病虾,然后拌料投喂“多黄泰诺散”,连用3天,效果较好。

4.若游塘是由细菌性问题引起,则常用“大黄精华素”“卡碘”等消毒制剂,内服“多黄泰诺散”。若寄生虫一旦发生,则通过换水促进对虾蜕壳,再用碘制剂或氯制剂杀菌,3天后肥水,并用水质调节剂稳定。

三、pH值不适引起的游塘

当pH<6.5时,对虾呼吸节奏加快,代谢频率增加,同时酸性水使虾的血液pH下降,血液中氧的分压降低,造成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同样pH>9时,水中有害因子毒性增强,对虾肝脏负担过重,排毒不及时导致对虾中毒、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

(1)pH值偏低:应适量换水(约30cm),再施用“汉宝护水解毒酸”“解毒先锋”等解毒、保水,后用生物制剂如“菌乐多”“汉宝EM冻干粉”等调节并稳定水质,若特别高,及时用腐殖酸钠,提高池水pH值。

(2)pH值偏高:水质清瘦,缺乏藻类时,适量泼洒生石灰,苗期不宜用,4~5天使用“育藻肥水素”或 “氨基酸酵素肥”培肥水体,若为其他原因导致,可更换新水,施用生石灰,调高酸碱度;4~5天后施用EM菌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处理期间常开增氧机。

四、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游塘

正常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mg/L(淡水)或0.50mg/L(海水),氨氮浓度低于0.2mg/L(淡水)或0.6mg/L(海水)时,对虾能够正常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健康损害,但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则会导致对虾体内多种酶活性降低,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丝上皮组织,导致氧气与废弃物交换不畅和肝功能衰竭,对虾躁动不安,出现爬边现象,甚至在水表层无规律群游或散游。

防治方法:

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增氧剂,使池水有充分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泼洒沸石粉,也可适量换水,使用降碱解毒灵,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同时使用生物净水宝,抛洒“汉宝底加氧”以入池底缓慢释放氧气,处理期间增氧机不断。平时注意多用生物制剂及底质改良剂,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

五、底质恶化引起的游塘

在高密度养虾池养殖中后期,特别是连年养虾又未能彻底清淤的老化虾池,伴着投饵的增多,虾类残饵、粪便和浮游生物尸体不断聚集于池底,导致底质恶化,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指标浓度超标,对虾为了回避恶劣的底质环境而游到水中上层来。此种游塘无明显的规律性,既有群游也有散游,在水面或水中上层都可能存在,严重时会引起对虾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①平时开动增氧机,把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打到水面,使有害物质氧化成为无毒物质,并保持水中充足溶氧;②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如“菌乐多”“生物净水宝”“汉宝EM冻干粉”等微生态制剂进行调节,充分利用复合微生物中各种有益菌株间的协同作用,将残饵、排泄物、动物尸体等有害物质及时分解,防止水质老化;③用“汉宝底加氧”+“底居安”降低水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稳定水体。

六、营养性游塘

营养性游塘又称摄食不足(水体饵料缺乏或投料不够而导致对虾摄食量不足),饥恶引起的游塘。此情况主要出现在养殖前期和中后期。这类游塘现象具有明显的群游性,沿池边绕池环游。对虾肠内食物缺乏,机体没有出现病变,当池边投些饵料,就会有许多虾停下进行摄食。

防治方法:

(1)放苗前10天左右,泼洒“菌乐多”+“育藻肥水素”或“绿藻源”+“汉宝肥”培肥水质,保证虾苗下塘时有充足的基础饵料。

(2)虾苗下池后,如密度较大,应适当投喂高档饵料,经过一周虾苗适应以后,以投喂破碎料小料为主,这时宜带水全池泼洒,保证虾苗能得到充足的饵料。

(3)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各阶段对虾的个体大小、天气变化情况、水质和底质的条件、对虾健康状况、生理情况及对虾实际摄食量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做到科学合理投喂。

(4)当出现饥饿游塘,应增加投饵量,并在饲料中添加高“稳易还原VC+VE”“新酶肽免疫多糖”“低聚糖863”等,满足对虾的营养需要,并适量换水。

猜你喜欢
底质对虾亚硝酸盐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性研究
一种ReliefF和随机森林模型组合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方法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用于海底目标识别与底质分类的多波束水体波形预处理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羊亚硝酸盐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高位池亚硝酸盐防控
冬棚养殖需警惕亚硝酸盐超标!一文为你讲解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