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乡镇财政监管工作的建议

2016-03-28 11:31杨华
财政监督 2016年8期
关键词:财政性乡镇财政三资

●杨华

加强新时期乡镇财政监管工作的建议

●杨华

一、抓学习,强素质,提升行政水平

一是重点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内法规、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在思想上时刻与上级政府、财政部门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坚持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廉洁自律,规范理财,不越“底线”,不踩“红线”,认真落实上级决策和部署。二是重点加强政策学习。特别是要认真加强国家新近推出的各项财税政策学习和有关支持企业、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和扶贫开发等发展性政策的学习,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政策,找准财政所在支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和落实财税政策中的职能定位,推进精准落实。三是要学会担当,要深入研究各项公共财政管理和服务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财政所内部风险防控制度,依法理财,文明服务,合理规避风险,合法避免风险,做到自己分内的事不推不躲,勇于担当担责,不越位缺位。

二、抓监督,优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在抓监督上,一是要认真落实直达制度。凡是到项目和到个人的资金,要一律坚持直达项目和个人,防止和堵塞二次分配导致的资金被占用、挪用或流失现象。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移民扶贫开发等到农民个人的资金规范化管理及直达工作,切实发挥扶贫政策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乡镇财政所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赋予当地精准扶贫办资金监管职能,做细精准识别农户档案资料管理,确保完成达标到户资金一分不少真正落实到农户手中,防止资金冒领、少领现象。二是项目监管要精细,认真落实财政专管员驻村制度,所长带头,对所有项目建设实施全程参与式监督与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资金被套取等违规现象。三是认真落实公务卡改革,节约财政资金。四是切实抓好公开,以公开促公平,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在抓机制优化上,一是要积极探索建立县级财政性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统一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对口财政性资金的分配、审批、使用和监督检查中的工作任务、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细化考评、追责措施,考评、追责到单位到承办人。要细化县直相关单位在涉农补贴、政策贴息、项目验收、招投标、政府釆购、审计评审等法定职责,并按职责落实追责,解决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在财政性资金监管中出现的“独唱”现象和资金主管单位责任“寻租”现象。二是县财政局各专业股室也要加大对乡镇财政所业务指导,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不能只拨钱而监督不力。三是乡镇财政所要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制定的年度财政性资金整合统筹使用方案,将资金落实到项目。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有关资金统筹使用审计、问责方面的文件要印发到乡镇,指导乡镇依规使用资金。四是要制定奖惩激励机制,对项目申报科学实际、规模发展加速、资金使用效率高、示范引导效果明显的乡镇,县财政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五是乡镇财政所要牵头制定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监管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并将“三资”监管工作纳入年度政府工作考核,与乡村干部工作绩效、升任职挂钩,对违规案件坚决严查严惩到位。在此基础上,乡镇财政所还要改革创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以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村级“三资”业务,解决乡镇财政所在“三资”监管中出现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有效规避财政工作风险。六是要建立“容错”机制,类似于同一建设项目的资金进行小项调整,不是原则性问题不予追责,用于民生发展的资金调项不予追责等,给予乡镇适当的调整空间和发展积极性。

三、抓服务,谋发展,提高财政发展实力

乡镇财政所要对本乡镇财源结构及分布情况了如指掌,

并结合发展实情,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参谋,搞服务,积极争取新型农业发展市场主体培育、财政贴息和各项奖补激励政策,支持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教育、文化、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等发展。在做好对上争取这篇发展大文章的同时,还要创新激励措施,如通过节约本级预算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方式,对新增和带动效益好的企业和产业给予适当奖励,加快产业发展,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山县文峰乡财政所)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财政性乡镇财政三资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提高乡镇财政所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研究探讨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账户成为人民银行财政性资金监管盲区需引起关注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
——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关于对巴林左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工作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