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6-03-28 11:31
财政监督 2016年8期
关键词:意见改革

要闻

“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确定为国家重点规划

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已被列入“十三五”时期20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明确由工商总局牵头,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等7个部委参与编制。这是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编制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规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报经国务院批准出台,与《“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步实施。

重点专项规划是深入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与支撑,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关键领域发展、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重大举措。《“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作为20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关市场监管、市场秩序、市场环境大政方针和改革任务的进一步具体化,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的行动指南。工商总局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院求,提出“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改革举措,切实发挥重点专项规划的重大牵引作用。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赤字规模

财政部金融司表示,穆迪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以后,境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人民币汇率走势并未受到展望下调影响,境外主权债券收益率、离岸人民币汇率也未因此出现波动,说明市场投资者还是保持了较强的信心和良好的预期。2016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为了解决债务方面的结构性问题,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就债转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发改委: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

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从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要求。意见指出,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环节税税率。

央地财政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征求意见增值税或调为五五分

目前,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过渡方案正在征求意见。根据过渡方案的征求意见稿,“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收入或由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专家表示,过渡方案有利于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未来不排除在调整中央和地方事权后,再进一步调整收入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已经向地方征求过意见,下一步在中央层面征求完意见、进行调整后,有望向社会公开。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收入划分会充分考虑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

2016年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列为重点

日前,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10个领域50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意见》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研究制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规则,积极推进试点。严厉打击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意见》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具体包括,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保险制度体系、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等五方面。

在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方面,《意见》提出,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民营银行。推进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区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创新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合作机制,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建立银行卡清算服务市场化机制。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

在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在公布关键期限和短端国债收益率曲线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长端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稳慎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金融市场双向有序开放,择机稳妥开展限额可兑换试点。研究将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推广到全国。在完善保险制度体系方面,《意见》提出,研究推出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方案。研究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出台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

多省市国企改革细化方案出台地方国资证券化成重点

地方国企改革正在提速。目前已有上海、广东、山东、江西、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制定并出台了国企改革相关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其中地方国资证券化是重要内容。在分类监管基础上,继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资监管体系将成为改革重点,薪酬改革和员工持股等试点也将扩大。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以混合所有制为导向的国有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将加速,整体上市以及整合重组等将是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

中国油气电等五大领域价格改革提速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3月29日在北京介绍,中国在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交通、医疗五大领域价格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仅天然气价格管理中的一项改革就减轻下游企业负担430亿元。

在天然气定价方面,中国于2015年11月将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7元,并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在基准门站价格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在电力方面,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正在提速完善。据介绍,今年1月1日中国再次实施煤电价格联动,一年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近300亿元。在医疗服务方面,目前官方正抓紧研究制定《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及时受理、高效办理,以鼓励研发创新、促进医疗新技术及时进入临床。交通运输方面,今年1月1日起,中国高铁动车组票价已交由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制定,并加强价格行为监管。目前,占铁路旅客运输量40%左右的票价已由运输企业自主定价。同时,官方在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推进民航运输价格和收费机制改革方面也出台了意见。

BCG报告解析供给侧改革的经验:对5大行业影响大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两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告:《针对供给侧改革路径的国别研究:统筹兼顾、创新发展》和《聚焦去产能中的坏账处置与员工安置问题》。报告指出,供给侧改革将对金融、房地产、农业、汽车、消费等行业带来深远影响。随着供给侧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行业从业者必须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据改革方向,主动淘汰低端供给,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报告通过对供给学派和各国改革经验的研究发现,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五大政策工具:一是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市场主导、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二是减税减负,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为再投资和创新创造条件;三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储备人才;四是控制货币供给,稳定物价,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五是打破金融约束,提升融资可得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改革过程中,需要五大工具的统筹兼顾。■

猜你喜欢
意见改革
评“小创”,送好礼
改革之路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让人大审议意见“落地有声”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没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