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鸡饲养技术要点

2016-03-28 13:52马吉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仔鸡垫料雏鸡

冬季肉鸡饲养技术要点

北方的冬季气温较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加上冬季肉鸡生产疾病不易治疗,给肉鸡养殖带来了难度,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饲养管理,让肉鸡安全越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保证鸡舍温度

冬季鸡舍内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差很大,保温成为冬季肉仔鸡管理的首要任务。应该在入冬前把鸡舍维修好,防止贼风、过堂风侵袭鸡群。前2周雏鸡自身调温机能较差,并且对外界温度变化很敏感,入舍后,第1~2天供温在35℃~33℃,以后每天下降温度0.5℃左右,或者每周以递减2℃~3℃速度降温,一般从第5周开始环境温度保持在20℃~24℃。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饲养条件,考虑各种不利因素进行供温,切忌温度忽高忽低,看鸡的精神状态及分布的变化及时调温,如果发现鸡只聚群、缩头、“叽叽”颤叫等,要提高舍内温度;如果出现频繁喝水、张口喘气等,应降低舍内温度。若平地饲养肉鸡,需要把垫料加厚可以使鸡舍内的温度提升,垫料松软、不霉烂,水槽、食槽周围潮湿的垫料要勤换。

2 做好适度通风

肉仔鸡一般饲养密度较大,生长发育速度快,代谢旺盛,因此鸡舍内有害气体含量高,空气污浊,而冬季为了鸡舍的保温,时常忽视鸡舍的通风换气,致使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氧气的含量降低,不利于鸡的生长发育,易暴发传染病,降低成活率。尤其育雏室内常因保温而导致通风不良、缺氧及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引发气囊炎、肉仔鸡腹水症、心包炎、猝死症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在保证舍温的同时必须适当通风换气,注意不能让冷空气直接吹到鸡身上。在对鸡舍通风换气时,不能使舍温变得忽高忽低,而造成肉鸡出现应激反应。在一般情况下,通风口的位置最低在鸡背上方的1.5m处。冬季还要先提高舍温2℃~3℃时再进行通风,选择背风向开窗,并采取鸡舍上部通风的方法来防止寒风入袭,温度下降过快,必须做到通风适度。

3 控制适宜湿度

高湿环境利于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容易使鸡患球虫病等多种疾病。而湿度过低,空气过于干燥,则会造成鸡脱水和羽毛生长不良,鸡只饮水量增加又易腹泻。调整湿度不能在垫料上洒水,及避免因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需要增加湿度,可在地面洒水、空中喷雾、火炉上加水盆等。雏鸡生长前期,相对湿度应适当高于后期。鸡舍理想的相对湿度为第1周控制在70%~75%,第2周65%,3周以后以舍内干燥为好,保持在55%~60%。

4 注重饲料营养

肉鸡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有不同的饲养标准。气温比较低的冬季,肉鸡对热量的消耗较大,要求在配制冬季肉鸡的日粮时,考虑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适当降低蛋白质的比例,过多则不易消化,如喂豆饼多容易拉稀而打湿垫草,同时适当的提高维生素含量。供给肉鸡的饲料最好现配现喂,可以避免饲料发生冰冻,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以喂热料及饮温水。饲料的原料要保证无杂质和无霉变。鸡的日粮中不过量用盐,以防止喝水多,使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此外,饲料中脂类含量不要过高,以免粪便黏稠,落在垫料上易板结。

5 严防疾病传播

5.1 消毒。做到定期给鸡舍消毒,空鸡舍最好的消毒方法是熏蒸消毒,可采用每立方米甲醛42m l和高锰酸钾21 g在鸡舍进行熏蒸消毒,还可采用3%的烧碱溶液、3%的来苏儿溶液、0.3%过氧乙酸喷洒消毒液的方法。每天要对饮水进行消毒,每2 d要用过氧乙酸对鸡进行1次喷雾消毒。定期带鸡消毒,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5.2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本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如冬季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要进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预防。肉鸡一旦发病,要紧急处置,并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6 重视挑雏与分群

6.1 挑雏。第一次挑雏应在雏鸡到达育雏室时进行,要挑出弱雏、小雏单独隔离饲喂,残雏、过度瘦弱和体质较差的应予以淘汰,以净化鸡群;第二次挑雏在6~8日龄进行,也可在雏鸡首次免疫时进行,把个头小、长势差的雏鸡单独隔离饲喂。

6.2 及时调群。根据肉仔鸡公母生理基础不同,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营养和反应也不同。如公鸡的个体壮、竞食能力强、增重快。母鸡沉积脂肪能力强、生长速度慢,饲料效率低。因此,采用公母分群饲养,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分别调配日粮水平,更好地提高增重、饲料利用率和群体均匀度。

134001 吉林省通化农业学校 马吉霞

猜你喜欢
仔鸡垫料雏鸡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