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思路

2016-03-28 13:52王建文,袁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粮农种质籽粒

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思路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玉米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远低于国内,国内玉米价格无法与欧美发达国家竞争,玉米市场化销售困难,国家储备库存不断增多,政策收储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已经不可持续。2016年,国家调整玉米收储政策,使玉米价格呈断崖式下跌,致失粮农损失惨重。但是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民,通过就近交售给当地牧场,改变了玉米的利用方式,改籽粒收获为为全株青贮,不仅收入没有下降,还节省了晾晒、脱粒等多个环节的费用,保证了种粮农民的收入。因此,,加快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和加工利用,选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已成为保证粮农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促进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青贮玉米品种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粮饲兼用或通用型,既可作为普通玉米种植,在成熟期收获籽粒,又可作为青贮玉米种植,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内全株收获,粉碎青贮后用作饲料;另一类为青贮专用型,此类品种实际上是玉米草或者叫做牧草,一般植株高大,晚熟,带有热带种质,只长茎叶,没有或很少有玉米籽粒,品质较差或不能完全成熟,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高,只能全株青贮,不能收获籽粒。国内青贮玉米的育种者、使用者的通常认为青贮玉米以生产秸秆为主,秸秆产量高就是好的青贮玉米品种,食用玉米以生产籽粒为主,籽粒多为好。2010年, 《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国家标准出台,201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明确了青贮玉米的品质、产量、抗倒性、抗病性、适应性等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科学、全面、详细地规定了青贮玉米的审定要求,但与欧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欧美青贮玉米的利用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干物质产量、淀粉含量及单位干物质产量的饲喂能量;二是收获前倒伏指标;三是能量和消化率。我国规模化牧场已经基本普及,对全株青贮饲料玉米的需求量很大,对青贮玉米的品质要求很高,其中对干物质含量一般要求高于28%,淀粉含量不低于25%,中性洗涤纤维不超过50%,对单位干物质的饲喂能量和饲料利用率、消化率、产出率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当走市场化、商业化、实用适用和用户导向的路子,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青贮玉米品种选育应注重粮饲兼用和通用

单纯的青贮专用型玉米淀粉含量低,能量不足,植株异常高大粗壮,但在收获时不能正常成熟,只是利用了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光周期反应达到了玉米草的繁茂、持绿期长的效果,青贮收获时时全株玉米含水量高,但能量物质不足,粉碎入窖时经大型机械碾压后,一窖青贮半窖水,排水后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完全不能满足大型牧场的需求。所以,一个优良的青贮品种首先应当是优良的的粮食品种,青贮玉米品种选育应注重粮饲兼用,注重品质指标、能量指标和加工指标,尤其是干物质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这样,在玉米生育后期,粮农就能根据当时市场价格和期货市场价格决定收获青贮玉米还是收获玉米籽粒。

2 青贮玉米品种选育应重视种质资源和杂优模式创新

国内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欠缺,一直未跳出四平头、Reid、Lancaster、旅大红骨系、P群等五大血亲的圈子,育成的品种同质化严重。青贮品种也不例外,育种时不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和杂优模式创新,二环改良系多,模仿品种较多,单一仿造修补多,但遗传基础丰富的优异种质少,独创、原创品种少,“短平快”育种、拿来主义、捎带脚式的懒省育种比较普遍,有的拿籽粒品种当青贮品种,育成的品种生物产量低;有的利用温、热带的外引种质不经改良直接测配,育成的品种品质指标低。因此,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首先要创制和确立核心种质,加强核心种质改良,育成全新的自交系;其次要创造全新的杂优模式,利用系统间融合创新杂优模式,注重本地选系与温带种质融合的杂优模式,把国外青贮玉米种质与国内高油、高赖氨酸玉米种质或青贮专用种质进行远缘杂交,把有益突变体进行选择,通过多点鉴定试验,形成强优种质基础系。

3 青贮玉米品种选育要探索应用高效育种技术

青贮玉米育种,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表观育种,单凭育种家个人经验判断品种优劣,不仅效率低,而且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育种水平距越来越大。因此,要探索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人工环境协迫技术、高密度育种技术、抗逆境鉴定技术、快速品质测定分析技术、以田间测试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选择技术等多项育种技术,综合考虑河北省光热资源不足的问题,统筹土壤贫瘠、病虫害反复发生的情况,科学调整茎秆承受力、株高与穗位、产量与品质、熟期与水分的搭配,协调精简栽培和机械化作业的矛盾,最终育成植株高大、茎叶繁茂、抗倒伏、叶绿多汁、活体成熟不早衰、抗病性良好、适应性强、适应性广的青贮玉米新品种。

4 青贮玉米品种选育要明确主要育种目标

一是高产,这是粮农的首选指标,产量不高农户不愿种,在茎秆可承受的范围内,植株尽可能粗壮高大,这样才能在适收期内达到亩产4吨以上的中高产水平。二是优质,这是养殖企业最关注的指标,干物质含量不低于28%,淀粉含量不低于25%,洗涤纤维含量要适当低,不同牲畜对淀粉含量要求不一样,可针对不同畜类培育对路品种。三是抗倒伏,青贮玉米种植最关键要抗倒、防倒,机械收获时应当全部是站立的,否则无法用青贮收割机进行收获。除在育种过程中注重抗倒外,还需要合理密植的良种良法配套,找到产量最高、抗性最好的理想种植密度。四是抗病,玉米斑病会使青贮玉米叶绿素减少、持绿期变短,甚至严重影响青贮品质;玉米丝黑穗、穗腐、粒腐、茎腐,不但导致减产,还会产生毒素,直接影响饲喂效果。五是持绿期长。青贮玉米在生育后期保绿,能保证产量高、牧畜适口性好,玉米籽粒在脱水速度上与籽粒直收品种相反,脱水速度要稍慢,以维持较长的收获期。

050000 河北时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王建文 袁 林

猜你喜欢
粮农种质籽粒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粮农致富是农业的要害问题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中国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探析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订单农业为抓手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基层粮农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