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红色资源与“青马”学员培养

2016-03-28 15:52范韶维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青马红色

范韶维,丁 群

(中国矿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论新媒体时代红色资源与“青马”学员培养

范韶维,丁 群

(中国矿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新媒体正成为党的宣传舆论的新阵地,高校如何借助新媒体开展党员教育成为重要的任务和课题。本文以新媒体为研究背景,结合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党的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红色资源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意义和影响,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红色资源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创新应用途径。

新媒体;红色资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应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新媒体成为学生群体中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部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类网络载体逐渐被高校应用。新媒体为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和人际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党员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新媒体对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意义

红色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他们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了解红色文化的有利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载体,加强高校的多元化的党员红色教育,能又好又快地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政治素养、坚定其理想信念。

(一)拓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新媒体包含了丰富的党员教育信息和资源,传播途径多样且覆盖的领域极广,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等优势,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场所、方法和手段。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带来了机遇,有利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工作的直接性和深入性。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被走在时代前端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所接受和认同。由此看来,新媒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及时性,使得红色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化,便利了党员教育等党建工作的开展。概括来说,高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党课、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红色教育,而新媒体则改变并不断完善党员教育的环境、方式和方法,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红色教育,为红色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新途径和新载体。

(二)丰富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红色教育是基于良好的互动性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党员教育模式下的“单向灌输”,更加注重自然、平等、舒畅的双向交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两者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障碍、戒备和隔阂,有利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沟通和交流,还有利于提高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大学生关联比较多的传播载体有博客、微信、微博、QQ、飞信、人人网等。与阅览报纸和书籍、课堂教学和实地观赏等传统的党员教育形式相比,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更加迅速、直观、灵活。新媒体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海量的信息、素材,图文并茂、形式多样、领域广泛,为党员教育工作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作用发挥提供了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为党员红色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增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和阵地,便利了红色资源和信息的沟通以及互动和交流,使整个教育过程轻松、自由。

(三)增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具有开放性、透明性、即时性,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可以在新媒体媒介上自由表达个人思想观点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互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例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等及时发布、浏览和转载正确信息时,便于教育者及时掌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干预出现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及时性与感染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红色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把握好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大局,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弱化

部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过度依赖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极大地限制了传统教育方式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效果的发挥和体现,降低了传统教育的掌控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弱化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一些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师权威受到挑战,其作用发挥变得被动和弱化。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舆论导向受到制约

部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在新媒体上接收知识和信息时,难以控制自己,无节制地浏览负面、消极、非健康的信息,盲目认可某些错误的价值取向。部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红色基础知识不扎实、社会责任感不强、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误导下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和变化。例如,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新媒体途径和载体,对我国人民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渗透,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心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不良信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舆论导向产生一定的消级影响。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受到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相对于其他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也许思想更为先进、立场更为坚定、自制力更强,但是纷繁复杂的新媒体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学习和生活影响越来越深,新媒体的开放性、自主性导致了其传播信息的随意性,不乏有一些有繁杂多变、良莠不齐的信息出现,在“三观”上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党员很难把握和判断其真实性、准确性。另外,一部分党员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疏远了现实群体,人际交往出现了障碍,在负面信息多、诱惑多的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放纵自己,并导致了一些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的出现,过分的沉迷和依赖降低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钻研的能力,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并且不利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健康人格和品格的养成。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在党员教育上,高校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发展的意义和影响。红色教育是一种革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的基本形式,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进行党性修养的教育。

(一)重视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红色教育的舆论宣传

为了加强对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高校应该充分依托其管理和教育优势,把握好新媒体的发展大势,注重对它的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并有效利用红色资源,积极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教育工作。高校应优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搭建网络党建教育平台,不断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的方式和技巧,增强舆论宣传的效果。

(二)有效整合和优化红色资源,使其品牌化和本土化

新媒体上的信息广泛而复杂,其丰富的资源和表现形式亦存在一定的弊端,即资源信息无序繁琐、无条理性。为更好地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红色教育工作,高校应对红色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使红色教育以更为快捷、全面、系统的形式深入学生中去。为了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高校应该对本地的红色资源进行有力打造,形成品牌和特色的教育形式,不断弘扬优良的传统红色文化,使红色教育形式更为有效和丰富,结合实际满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各种需求和爱好。

(三)加强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的新机制

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高素质的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加强队伍教育的管理和建设,严肃新媒体团队的纪律,形成并强化媒体人的职业精神和操守,引领队伍人员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提高素质和技能,并不断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新媒体管理和建设队伍应具备较强的媒体素养和技能。其中,新媒体素质是工作队伍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要求新媒体管理建设者具有过硬的技术和有效的时间把控,应该及时、按时更新新媒体平台信息,让学生党员更加便捷地浏览信息;其次,新媒体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具备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素质,这是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的、核心的条件,准确把握资源和信息的准确性,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善于筛选有利信息,防止负面信息影响大学生的三观以及全面发展。例如,高校依托新媒体平台,建立一批网上基层党支部、网络评论员、学生党员组织、理论学习社团等。另外,新媒体的建设发展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和其新媒体建设团队要根据高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制度和相关规定。

(四)深化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党性教育,提高运用新媒体的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员的学习问题上,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所谓党性修养,就是一种锻炼,一种党性上的实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应该提高自己的参与度、自觉性、主动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现自己,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发挥其模范带头的典型和带动作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不断地实践、探索、锻炼。在红色资源的传播和实践上,学生党员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尝试自主管理,加强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依托新媒体发挥人际交往的优势,提高个人的党性修养,加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理想信念以及党性教育。

四、结语

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红色资源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为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红色教育,高校应该有效地运用新媒体这一媒介和平台,推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开展并深化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教育活动,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常规性红色教育日常化、实践性红色教育品牌化、新媒体互动双向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作为当代青年学子以及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巩固的主要场所,应顺应时代潮流,有效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平台,充分吸取红色资源教育的精华,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红色教育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充分研究新媒体的格局、宣传舆论动态以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情况,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坚持创新和变革,扎实推进高校的党员红色教育以及党建工作,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思想素质、党性修养、政治意识等,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和党的建设。

[1]聂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

[2]吴荣军,蒋义刚.略论新媒体视域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员教育工作[J].南方论刊,2011(2).

[3]熊辉,仰义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张锦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5]谌蓉.现代传媒对高校学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6]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9(7).

2016-05-24

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红色资源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应用——以徐州高校为例”(2015JYDJ-YB0086);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红色资源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应用”(0V158061)。

范韶维(1979- ),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丁群(1990-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

G651

A

2095-7602(2016)11-0001-0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青马红色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参考答案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追忆红色浪漫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