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2016-03-28 16:47王春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养鱼田埂鱼种

王春华

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王春华

所谓“无公害稻田养鱼”,就是充分利用稻田里的水资源进行养鱼,利用稻田内的害虫给鱼类提供食物,而鱼类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稻谷生长的有机肥料。笔者利用工作便利,采访了许多无公害稻田养鱼的好手,总结整理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一些需要的农民朋友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一、养鱼设施建设

要在稻田内养鱼就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做好田埂的加宽加高,整修稻田时要加高增宽田埂,可用水泥将田埂硬化,田基硬化高度要高出田土表面40cm以上。第二是开挖鱼凼,一般情况下每田1个鱼凼,田面向下挖深1.5~2.5m,由田面向上筑埂32cm,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设置鱼凼长度。若田块面积太小而不适开挖鱼坑的田块,则一定要开设鱼沟,鱼沟的主沟宽度要在50cm以上。第三是合理留置进排水口。通常在稻田相对两角田埂上预留进排水口,以保证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安装鱼栅时呈弧形,凸面向田内,插入田埂160cm以上,左右两侧牢固嵌入田埂口子两边。

二、规范化栽培

一方面,要施足基肥。完成养鱼设施建设后整理田块,稻田水浅于3~5cm时要灌溉,沉淀一夜后栽插,栽插时尽量避免栽浑水秧。整田前每亩施播有机肥1500kg左右,并施播水稻专用复合肥施足底肥。稻鱼连作模式下水稻移栽尽量提早而不宜延后,否则会对鱼类的生长周期产生影响。在南方地区移栽时间通常在秧龄35d进行移栽,此时秧苗处于分蘖旺盛期,有利于秧苗后续的成活及生长。另一方面,要合理密植,规范栽培。稻鱼连作需要采用宽行密度栽插,尤其是田埂内侧、鱼沟旁等位置要适当提高栽插密度,将间距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栽插密度。

三、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要合理控制放养时间、适当种植水草,注意鱼种质量及规格合理搭配,并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可采用带水清塘法对鱼凼进行消毒,鱼种下田前1周用生石灰化浆泼洒鱼凼,消毒3d后再用畜粪水肥水,鱼种下田4~5d将鱼凼水位灌至最大水位。其次,鱼种质量及规格控制。要求放养鱼种规格整齐、体表光滑,鳞鳍完整,无伤无病,鱼苗要经过严格检疫;鱼种下田前要用3%~5%盐水进行消毒,也可用高锰酸钾浸浴10~15min进行消毒,根据鱼种的健康情况、水温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浸泡药液的浓度。再次,种植水草。通常在3-5月种植水草,可在鱼凼底部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种植面积在鱼凼面积的5%左右,不得过多或过少,如水草过多要及时割除。最后,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方式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6~7cm的当年鱼种每亩放养量在75~150尾;春季主养鱼放养量为2.5~10kg/亩,并根据情况适量搭配少量其它配养鱼类。

四、田间管理

1.首先要加强巡查,要有有效的防逃措施。如降雨量大要及时加固田埂,防止洪水漫埂或冲毁拦鱼设施;及时维护田埂及进排水口,及时发现堵塞、损坏问题要及时疏通、维修,如汛期雨大要防止洪水漫埂,注意保护拦鱼设备。

2.其次是做好水质调节及水位控制。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合理调节水位,只有灌水得当才能促进稻田内鱼种生长,养鱼稻田水深保持在7~16cm,养鱼苗或当年鱼种水深在10cm左右,至禾苗发蔸拔节后水深可加至13~17cm,养2龄鱼则保持水深15~20cm。稻田水质偏酸性,不利于鱼的生长,因此要合理调节水质,5-9月可根据水质实际情况,每月用生石灰调节鱼凼水质1次。注意防暑降温。盛夏时节稻田中水温可达到38~40℃左右,因此要通过换水降温或适当加深田水等措施进行防暑降温,以避免温度过热而引起鱼大批死亡。

3.加强施肥管理。无公害稻田养鱼使用肥料包括绿肥、厩肥及无机肥,其中各种植物枝叶沤制汁即为绿肥,动物圈中粪肥及食物下脚料即为厩肥;相对于绿肥、厩肥等有机肥而言,钙镁磷肥、尿素、硫铵、硝酸钾和过磷酸钙等属于无机肥。稻田养鱼要遵循“施足基肥、减少追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其中基肥主要采用有机肥,基肥施用量要点据全年施肥总量的70%,余者为追肥。采用不同的肥料作为基肥,其施播量也有所不同,如采用农家粪,施播量在800~1000kg/亩;厩肥施播量在150~250kg/亩;如采用化肥,碳酸氢铵用量在15~20kg/亩,硝酸钾用量为8~10kg/亩等。此处需要注意化肥的使用。播撒化肥时要避免撒在鱼坑、鱼沟内等鱼集中的地方,否则鱼会误食而引起中毒死亡。施化肥时要将养鱼田分2次或3次进行,遵循少量多次、少施勤施的原则,大田可先施一部分,再施一部分;如撒播碳铵,由于其对鱼类刺激较大,故先施半块田,2d后再施另外半块田。追肥的主要作用是养稻,并培育水中浮游生物喂鱼,因此间隔10~15d即追肥一次,追肥仍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化肥尽量少用。如水中天然饵料不足,则可加喂米糠、麦麸、饼类等,也可投喂发酵好的猪牛粪。

4.注意无公害稻田养鱼农药的应用。

水稻种植过程中稻飞虱、稻叶蝉、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纹枯病等均会对稻田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但是在无公害养鱼稻田中,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不仅要考虑到防治效果,还要保证鱼类不会受农药影响,因此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和消解快的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如杀灭稻飞虱、稻叶蝉可采用扑虱灵,施药后2周即可捕捞;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等可采用杀虫双进行防治;黑尾叶蝉、褐稻虱和灰稻虱等可采用速灭威进行防治,纹枯病可采用井冈霉素进行防治等。无论使用哪种农药,进入鱼体后会通过人的食用将农药转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用药时不得擅自加大药物浓度,尽量交替使用不同品种的农药,以减少毒性积聚。此外,还要注意天气突变或闷热时不得施药。因为在气候突然变化的条件下,鱼类会出现一时的不适应,如再施用农药会加重鱼的不适应性,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鱼类中毒、死亡。阴雨天气不得施药,否则雨水会使农药流入田中,导致田中农药浓度增加,导致鱼类死亡。农药要在晴天施用,且不同的农药施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液体浓药要在禾苗被晒干时对准禾叶喷洒,避免直接喷洒田面,防止药液进入水体导致鱼类中毒;撒粉剂药物则要在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此时露珠可粘住农药,防止其滴落,不仅不会污染水体,还可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无论哪种农药均有一定毒性,不论是水剂还是粉剂的农药,都会沾染双手、衣服、鞋袜和使用工具,且农药难以分解,这些衣物被农药沾染了以后经过长期积累会留有毒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施农药后要及地洗手、洗衣服,清洁施药工具,且洗涤过后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应作污水处理。

(通联:310022,杭州市农业技术学校手机:13989868023)

猜你喜欢
养鱼田埂鱼种
田埂的底色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养鱼记
田埂上的稻草人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鱼经
田埂上
鱼种引进投放须把好六关
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