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03-28 21:44骆媛媛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林木种苗解决措施问题



林木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林木种苗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有效保障造林成功的关键。作为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加快林木种苗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营林生产质量,还有利于保证造林绿化进度,促进林业战略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林木种苗的发展中,还存在供过于求、市场混乱、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木种苗;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林木种苗产业承担着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为了确保营林生产质量,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实施林业发展战略进程中,林木种苗不仅要满足质量需求,还要满足品质优良化、品种多样化需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林木种苗的培育,优先发展种苗,高度重视林木种苗培育工作,以提高营林生产质量,促进造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1 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种苗总量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种苗生产的盲目性导致林木种苗市场总量供过于求,育苗结构不合理,品种不对路,整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一般常规造林苗木多,生产和市场上需要的珍贵、稀有、经济苗木繁育少。二是树龄结构不合理。城市绿化一般使用常绿大规格苗木,而当前大苗生产量小,且培育周期长,造成大苗相对紧缺,常规造林小苗生产容易,周期短,造成小苗大量过剩,严重积压。三是造林用苗质量难保障。一、二级良种壮苗供不应求,成为制约林业种苗快速发展的瓶颈。

1.2林木种苗市场混乱,种苗总体质量低。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林木种苗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导致林木种苗市场混乱,社会育苗过热现象严重,无证生产经营,导致假种苗、劣质种苗频现。由于林木种苗市场缺乏有效管理,随意命名品种和品种炒作现象也比较严重,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林木种苗市场的健康发展,假冒伪劣等现象频发,不仅严重损害了林农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林木种苗总体质量低,影响了造林质量和效益。目前,大多数林木种子主要依靠群众漫山遍野的采集,这种采集模式难以保证林木的质量。基地供种率和良种应用率非常低,仅占林木种子的20%~30%,质量难以保证。还有,我国的良种选育主要以轻抗逆性树种和重速生树种为主,这种选育模式不适应生态建设需要,导致良种化水平与林业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种批和苗批合格率低下,对林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3林木种苗生产机制不活,宏观管理力度不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国有种苗基地市场意识薄弱,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种苗基地难以发挥骨干作用。宏观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影响林木种苗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大多数还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和差额补贴的就有1/3,所以,由于办公经费不足,这些单位不得不从事经营创收,这样,由于宏观管理力度不够,微观业务管理又多,就严重影响了种苗执法,林木种苗行业管理技术监督力度不足,种苗管理机构未能充分履行行政职能。

2 解决措施

2.1科学规划发展,保证林木种苗的培育质量。种苗的供求随着林业的发展而变化,要做好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就要不断调整树种繁育结构,加大育苗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地发展种苗培育工作。一是调整育苗结构。减少常规造林树种苗木的培育,加大珍稀、绿化、经济苗木的繁育力度,促使育苗结构趋于合理。二是缩小苗龄参差比例。加大绿化经济大苗培育力度,减少三年生以下常规造林树种苗木繁育数量。通过宏观调控和信息指导,保证种苗供需平衡,避免苗木生产过剩。三是注重引进外来优良品种。引进国外或外地优良种苗资源,通过引种、驯化、繁育手段在本地区推广栽植,丰富本地树种资源。

2.2加强领导职能,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含量。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基础,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兴林”的关键环节就是提高林木种苗质量,林木种苗发展对整个生态建设非常重要。因此,要下大力气抓好种苗工作,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落实好林木良种补贴扶持政策,品种选育、区域试验,优先安排种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种苗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可以利用报纸、电台等大力开展种苗技术培训,同时,制定良种引进、示范、繁育规划,选育优质经济林良种以及抗逆性强的生态林良种等,加速推广良种繁育,建立和完善良种推广体系,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含量。

2.3强化行政职能,完善社会系统化服务体系。在林木种苗管理上要强化行政职能,加强林木种苗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种苗管理队伍的服务能力,使其在信息引导、种质资源保护、种苗行政许可证发放等方面,真正发挥其“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的作用。同时,还要建立以种苗生产基地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苗木生产供应管理体制,促进种苗生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想有更大平台去发展林业,首先,要给林木种苗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不断完善社会系统化服务体系,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发布会、苗木展览会等活动,提高人们对于苗木质量的思想认识。同时,建立种苗行业协会,及时获得第一手资讯,鼓励个人、中小型企业建设种苗基地,明确各方所获得的效益和权利,调控好市场,定期做好培训,促进林木种苗业更好的发展。

总之,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我国的现代林业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林木种苗培育做为促进生态建设、保障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细。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种苗生产结构,加大品种选育工作力度,以科技为动力,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种苗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嵩,刘俊昌,胡明形.我国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林业调查规划,2006 (03):126~129.

[2]韩小万.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有效措施的探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6 (05):239.

[3]贾桢,陈栋龙.我国林木种苗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 .北京农业,2014 (27):83.

[4]高捍东.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化现状与对策[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 (01):7~9.

164300黑龙江省黑河市林业局骆媛媛

猜你喜欢
林木种苗解决措施问题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