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南瓜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6-03-28 07:17孙洪助孙文华刘士辉
上海蔬菜 2016年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症状

孙洪助 孙文华 刘士辉

(上海孙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10)



观赏南瓜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

孙洪助孙文华刘士辉

(上海孙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10)

联系电话:021-58575482。

摘要:观赏南瓜属于南瓜的变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已成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新宠。白粉病是其常发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其观赏性及产量,甚至导致死亡。本文通过对孙桥农业园区生态园的实地调查,总结了观赏南瓜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瓜白粉病;症状;防治措施

南瓜(Cucurbita spp)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生长强健,对环境适应力极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观赏南瓜属于南瓜的变种,瓜皮、瓜形奇异多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南瓜观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开发种植观赏南瓜,观赏南瓜已成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新宠。与普通南瓜栽培一样,观赏南瓜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多种病害危害。白粉病是瓜类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1种常发性病害,在各种露地和设施栽培的瓜类上普遍发生,在黄瓜、瓠瓜、甜瓜、西葫芦、南瓜等作物上最为常见。观赏南瓜常常在生长后期受到白粉病危害,受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物,造成早衰,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因此,在观赏南瓜的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管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白粉病的发生、发展、流行规律,运用综合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其发生。

1 危害症状

南瓜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受到白粉病的侵害,并以生长中后期危害较重。该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茎也有发病,果实受害较少。初期叶片两面出现近圆形白色粉状小霉点,以叶面较多,后逐渐扩大为直径1~2cm的白色霉斑,白粉斑逐渐连成大块,发病严重时全叶布满白粉,白粉下面的叶片组织由淡黄色变褐色,后期变成灰白色,致使病叶枯黄变脆或卷缩,失去光合作用功能,一般不脱落,严重时可导致瓜秧枯死[1]。

2 发病原因

2.1病原

南瓜白粉病病原有2种,均属于真菌界子囊菌亚门,即葫芦科白粉菌和瓜类单囊壳菌[2]。(1)葫芦科白粉菌:分生孢子桶状、柱状至近柱状,大小(17.8~27.9)μm×(12.2~15.2)μm,闭囊壳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5~122μm;附属丝菌丝状,弯曲,长度为闭囊壳直径的0.5~2倍。闭囊壳内含子囊7~ 11个。子囊长卵形至椭圆形,一般有较明显的柄,大小(48.3~68.6)μm×(25.4~35.6)μm,内含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淡黄色,大小(18.8~22.9)μm×(12.5~15.2)μm。此菌除可危害黄瓜、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外,还可危害马铃薯、莴苣、向日葵、烟草等200多种植物。(2)瓜类单囊壳菌:分生孢子成串,腰鼓形或椭圆形,大小(19.5~30)μm×(12~18)μm。闭囊壳散生,球形,褐色至暗褐色,直径75~ 90um;附属丝线状,弯曲,长度为闭囊壳直径的0.5~ 3倍。闭囊壳内含1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或近球形,无柄或有短柄,大小(60~70)μm×(41~60.0)μm,子囊内含子囊孢子4~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19.5~28.5)μm×(15~19.5)μm。此菌可危害黄瓜、甜瓜、西瓜、葫芦、南瓜等瓜类作物。

分生孢子在10~30℃范围内均能萌发,最适温度20~25℃,超过30℃或低于10℃则难以萌发,且失去生活力。分生孢子寿命很短,在26℃左右只能存活9h,30℃以上或-1℃以下很快失去生活力,只有在20℃时寿命才稍延长些。

2.2侵染循环

在北方,病菌以有性态的闭囊壳随病株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棚室内的寄主上继续危害;在南方,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田间寄主上越冬。越冬的闭囊壳在翌年5~6月份气温达到20~25℃时释放子囊孢子,或由菌丝上产生分生孢子,条件适宜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自表皮直接侵入。菌丝体依附生在寄主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h,每d可长出3~5根菌丝,5d后在侵入处形成白粉状菌丝丛,经7d成熟后进行再侵染。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寄主生长后期,在受害部位形成闭囊壳。

2.3发病条件

白粉病菌比较特殊,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适应幅度较广,不像其他真菌那样需要较大的相对湿度,即使相对湿度为25%也能萌发。当叶面有水滴时,因分生孢子吸水后膨压过大,引起孢子破裂,反而不利于萌发。雨量少的年份,当气温达16℃,又有一定的湿度时,白粉病就会大发生。棚室内湿度大、温度高,孢子大量繁殖,发病严重;露地栽培,雨水较多时会冲刷掉植株表面的孢子,发病较轻。另外,栽培管理粗放、灌水过多、排水不良、湿度增大、光照不足以及偏施氮肥等措施易造成植株徒长、组织柔嫩,有利于该病发生。棚室内通风不良,叶片过于茂盛,闷热潮湿时发病也较重。

3 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控制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防止徒长,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深埋或烧毁[3]。

3.2化学防治

观赏南瓜一般作为布景,大部分在室外种植,一般不采用熏蒸方法防治。如在保护地内育种或在棚室内种植,可在种植前用硫黄粉或百菌清熏蒸。发病初期可用清水喷淋叶面冲刷病菌,破坏其侵染繁殖过程,以达到绿色防治效果。采用药剂防治时,注意喷雾质量,叶片正反面均要喷到,力求均匀周到。可选用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20%唑胺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20%乙醚酚悬浮剂600倍液等,每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建议在生产中轮换使用药剂[4]。

参考文献

[1]周爱军.制种南瓜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上海蔬菜,2012(2):51~52.

[2]高必达.园艺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22.

[3]张焕春,尹国香,刘学卿,等.保护地南瓜白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31~432.

[4]吴仁锋,杨绍丽.瓜类白粉病及其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3(21),51.

*基金项目: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201102058),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4XD1425100)。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