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的选育

2016-03-29 13:58谷建中苗建利殷君华张先亮郭敏杰
花生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封市荚果油酸

任 丽,谷建中,邓 丽,李 阳,苗建利,殷君华,张先亮,郭敏杰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的选育

任丽,谷建中,邓丽,李阳,苗建利,殷君华,张先亮,郭敏杰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

renli120@sina.com

1选育经过

选择高产、大果、出口和油脂加工兼用型花生品种开农30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品种开选01-6为父本。其中,母本开农30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1年、2002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北京市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开选01-6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国外资源培创的高油酸材料。

2003年配制组合,2004年种植杂种F1,田间收获时去除伪杂种混合收获;2005年种植F2,单粒播种,收获时以单株选择和摘株果相结合的方式留种;2006年F3单粒播种,收获时选择性状一致且优良的单株成株系;2007年进行5行区株系比较试验,2008-200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定名开17-6;2010-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2012年进入全国北方区大花生生产试验,同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2013年以“开农176”定名,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3002),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2品种表现

2.1产量表现

2010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425kg/hm2、籽仁产量3000.9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分别增产7.40%和2.90%;2011年、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分别为4409.25 kg/hm2和5197.5 kg/hm2、籽仁产量2944.5 kg/hm2和3619.5 kg/hm2,比对

照花育19号分别增产8.49%和6.61%、3.71%和4.49%。2012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6044.25kg/hm2、籽仁产量4342.8 kg/hm2,分别比对照豫花15增产9.71%和9.03%。三年48点次试验结果,平均荚果产量5019.00 kg/hm2,44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1.67%。2013年,在通许县冯庄乡小城村设夏播高产攻关田0.267hm2,经开封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实地测产,荚果产量7770.9kg/hm2。2014年,在开封县八里湾镇姬坡农场设置高产示范田0.33hm2,经开封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实地测产,荚果产量8164.95kg/hm2;在通许县冯庄乡小城村设置夏播高产示范田6.67hm2,经开封市财政局组织有关专家实地测产,荚果产量7381.95 kg/hm2。

2.2特征特性

开农176属普通型大花生,生育期约127d。株型直立,连续开花。株高40.6 cm,侧枝长45.8 cm,总分枝8.6条,结果枝6.8条。荚果普通形,籽仁椭圆形、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千克果数581个,百果重229.7 g,百仁重87.4 g,出仁率69.6%。种子休眠性强,抗倒伏能力强。

2.3品质及抗病性表现

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开农176粗脂肪含量51.25%,粗蛋白含量25.31%,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O/L值11.13。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鉴定,该品种叶斑病田间观察发病级别2级,抗叶斑病;花叶病毒病田间观察发病级别1级,无丛生型病毒病。开农176适应性强,稳产性、抗逆性好,适宜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花生产区的春播和夏播种植。

作者简介:任丽(1972-),女,河南杞县人,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花生遗传育种研究。E-mail: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600);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开封市国际合作项目(1406001)

收稿日期:2015-11-20

DOI:10.14001/j.issn.1002-4093.2016.01.016

猜你喜欢
开封市荚果油酸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花生中的翘楚――高油酸花生
开封市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开封市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高油酸油菜与双低油菜的比较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