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农业投入品监管现状与建议

2016-03-29 22:03马丽娟甘肃省临泽县种子管理局甘肃临泽734200
甘肃农业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投入品农产品监管

马丽娟(甘肃省临泽县种子管理局,甘肃临泽734200)

临泽县农业投入品监管现状与建议

马丽娟
(甘肃省临泽县种子管理局,甘肃临泽734200)

农业投入品与农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对环境和社会构成危害;通过分析市场现状,提出强化监管、宣传培训、新产品及新技术示范推广、严格生产环节、健全农业投入品残留监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规范农业投入品经营秩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监管;对策

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化学农业投入品的违规使用,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无公害农产品建设进程和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可减少和消除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护“菜篮子”和“米袋子”的重要举措,是治理“餐桌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

(一)农业投入品市场与监管

1997年,《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后,该县结合农业部第194号、第199号、第274号关于禁止使用高毒农业投入品的公告精神,履行了农业投入品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对全县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集中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报市农业主管部门核发《上岗证》;对经营企业的综合条件进行考察,具备经营资质报市农业主管部门核发《农业投入品经营许可证》;清查过期、假劣和不合格农业投入品;开展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削减、清查、收缴和替代。经检查整治,至1998年底,农业部第199号公告中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六六六等全部停止使用。至2003年底,农业部第199号公告中明令禁止使用的鼠药毒鼠强等,已从加工、流通、销售和使用环节彻底取缔。至2007年下半年,农业部第274号公告中明令禁止的甲胺磷等全面禁止。但农业部第194号公告中限制使用的其它高毒农业投入品使用仍有一定比例,约占农业投入品使用总量的3%。据统计,全县现有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83个,呈现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营格局。年销售农业投入品约40T(纯量),涉及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型150多个品种。近年来,高毒农业投入品使用约占5%,中等毒农业投入品约占25%,低毒农业投入品约占40%,生物农业投入品约占30%。

(二)农产品生产与监管

2004年,上级有关部门对临泽的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抽样检测,该县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复检后再次得到认证。

2003年以来,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临泽县日光温室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甜瓜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地方性标准。2006年县上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近年来,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开展整治蔬菜生产环境,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农残监测,抽检基地蔬菜样品、农贸市场及超市商品瓜果蔬菜样品,发布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信息。经检测样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二、建议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百姓饮食安全和健康为宗旨,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市场和基地监管为手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6-06-23

作者简介:马丽娟(1984-),女,甘肃临泽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玉米种子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

(二)对策措施

1.健全监管机构,靠实目标责任。农业投入品与农产品市场监管,涉及面广,需要由部门职能上升为政府行为,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县上应成立相关单位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细化任务、量化考核、目标管理。根据部门职责,统一领导、归口协调、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对因工作不力或失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应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强化宣传培训,提高认识程度。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和从事农业投入品的经营人员作为培训主体。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多种媒体、相关会议、科技下乡、专题讲座、咨询服务、宣传单、标语、资料等方式,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的宣传入户,突出禁止使用高毒农业投入品的宣传覆盖面,大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安全、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水平。借助媒体对工作进展、动态、成效、经验、典型及时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整顿农业投入品经营秩序,规范农产品生产环节。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应与工商、质检、安监、公安、环保等相关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实行属地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农业投入品监管方面,通过全面排查,详细掌握农业投入品经营门点的数量、场所、规模等基本情况;重点打击无证照的黑窝点,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对案值大、影响广、情节恶劣的违法案件,认真梳理确定,严肃处罚,对已构成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禁止以罚代刑。对查处的大案要案公开曝光,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农业投入品(包括鼠药),彻底清缴和销毁,对限制使用范围的品种,全程监控,制止超范围使用,做到全县一盘棋,不留死角,整体推进;继续将甲胺磷等禁用农业投入品监管放在突出位置,查漏补缺,防止反弹。解决“一药多名”、误导消费者,以及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清理无通用名称的农业投入品品种。督促销售企业建立购销台帐,对销售品种、经营数量、进货渠道、产品去向及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对假劣和标签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产品要全部封存,查明来源,由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确认,按照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农业投入品登记核准的产品化学资料或企业标准,抽取样品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依检验结果对经营单位依法处罚。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吊销证照。

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加大农业投入品监控力度,杜绝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以蔬菜、瓜果产品农残抽检为重点,逐步延伸检测范围和产品种类。在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瓜果交易市场,设置农残检测室,样品以速测的方法先行初检,超标样品送有资质的机构给予复检和定性分析;对超标产品,切实采取果断措施,保障农产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特别是蔬菜、瓜果样品中,对检出“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业投入品成分的产品,坚决铲除销毁。

扶持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合理流转土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成立县级农业投入品管理专职机构,上级农业投入品管理部门和地方财政划拨工作经费,配备农业投入品监测检验仪器设备,提高对农业投入品质量的检测手段和水平。设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奖励基金,对取得相应认证资格的产品,给予奖励。建立准出准入、质量追溯、包装标识等各项制度,尝试开展“农超对接”、“优质优价”。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实行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4.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监管质量。开展新农业投入品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的替代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广泛普及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增加生物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减少化学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范围。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监测的准确性,避免滥用农业投入品。依法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入侵。加强生产技术指导,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编辑:刘国华)

S-3

A

1673-9019(2016)15-0035-02

猜你喜欢
投入品农产品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监管和扶持并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