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音乐

2016-03-29 09:33
青岛画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录音机爵士乐乐队

中国近代有人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已经到了需要精神减压的程度。音乐就是随时可以掌控在你自己手里的精神解压良方。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曾撰文评说道,在所有的享受当中,音乐来得最容易。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架构起来的世界,何其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音乐可以超越简单的感官愉悦,触发人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全身心的震撼。

然而,坦率地说,严肃音乐在我们平素人生中的占比往往是较少的,为什么严肃音乐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敏锐的听觉感受力是欣赏音乐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人的感受能力是有发展过程的,需要一步步培养。当一个人经验不是很丰富,比较年轻比较稚嫩,感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喜欢鲜明、单纯、明确、艳丽的作品;一个人比较成熟,经验比较丰富了,感受力比较敏感的时候,就喜欢细腻、复杂、强烈、刺激的东西。但是,心理学规律告诉大家,简单的东西容易腻。

说到严肃音乐,据说在国外某个国家的城市里,自从在地下通道和地铁里播放音乐以后,这些场所的犯罪率直线下降,音乐比警察还厉害。有一个学科叫音乐治疗,在这个学科里有一个原则叫同步性原则,所谓同步性原则,就是选一个和你当前情绪一样的音乐,让音乐逐渐把你带到另外一个状态去。所以,常听听音乐,对精神和情绪总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期特稿的主题,我们暂不涉及严肃音乐,将视角对准流行音乐界,回味我们所处的时代中,那些经典的流行乐歌手、组合,以及与音乐有关的记忆。

播放器进化史:从留声机、磁带录音机到MP3

没有播放载体的发明和演变,人类无法像今天这样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地欣赏音乐。

1877年12月,爱迪生公开表演了留声机,外界舆论马上把他誉为“科学界之拿破仑”,是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不久后开幕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立即把它作为时新展品展出。就连当时美国总统海斯也在留声机旁转了2个多小时。

10年后,爱迪生又把留声机上的大圆筒和小曲柄改进成类似时钟发条的装置,由马达带动一个薄薄的蜡制大圆盘转动的式样,留声机才广为普及。虽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实现了录音。但是那时的录音机主要用机械原理实现声音的再现。它录制的声音音量低,以至录音时要对着喇叭大声地喊话。为了改进这种录音方式,丹麦科学家包尔森利用电话传声的原理,开始尝试用磁性储存声音。包尔森用钢丝做实验,在磁力的作用下钢丝会变成磁铁,磁力消失后,在磁场中的钢丝仍然会保有磁性,这种保留下来的磁性,叫做剩磁。包尔森把一条长钢丝缠绕到一个卷轴上,钢丝通过一个电磁铁与另一个卷轴相连,录音话筒与电磁铁的线圈相连。这样,通电的电磁铁就把电话筒里的电磁信号变成磁场,在磁场中的钢丝受到磁化,产生随声音大小而强弱不同的剩磁,声音就被记录在钢丝上了。由于这种磁性录音要用质量很高的钢丝和钢带,而且笨重不便,影响了这种录音方式的普及。

在录音机广泛普及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马文·卡姆拉斯。他在研究录音信号受损的问题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钢丝表层的磁性总是一样的,如果能在钢丝的表层均匀地录下声音,不就可以得到均匀的声音信号了吗?当时的录音机原理是用一根金属指针作记录针去接触钢丝表面,这样,只有在两者接触处的钢丝才被磁化,因此产生了录音不均衡的现象。

卡姆拉斯想用一个磁头去改良它,即用一个完整的磁性圈作为磁头,把钢丝穿过磁性圈并使两者之间保持相等距离,然后利用钢丝周围的空气间隔进行录音。与前者相比,卡姆拉斯的改进在于在录音过程中利用空气间隙代替金属指针,避免了磁信号的破坏。

录音机的真正流行和实际应用还是在发明磁带以后。1935年德国科学家老耶玛发明了代替钢丝的磁带。这种磁带是以纸带为基础。带基上涂了一种叫四氧化三铁的铁性粉末,并用化学胶体粘在一起。这种磁带不但重量非常轻,而且有韧性,便于剪切。随后,福劳耶玛又将铁粉涂在纸袋上代替钢丝和钢带,并于1936年获得成功。纸带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发明家卡姆拉斯也不甘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卡姆拉斯发现了一种磁性颗粒,这种颗粒就是氧化铁粉。他把这种粉末混入亮漆或凡立水中,再涂在纸带和纸盘上。当涂料未干时,就将它放入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所有的颗粒就会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来。这就是现代磁带的雏形。

50年代当荷兰菲利浦公司在开盘式录音机的基础上发明走带构造后,录音机才真正普及到了家庭之中。目前全世界录音机的年产量达3000万台,已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用品。早期的录音机由于是在介质上记录模拟信号,故称模拟录音机,模拟录音机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使其性能指标如动态范围、信噪比等难以继续提高,无法满足人们对录音机高保真的要求;而且模拟磁光录音机还存在着记录密度低、易磨损、编辑难、易受干扰和复制性能差等问题。在6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音频信号的记录和重放,从而出现各种数字录音机。从此,录音机技术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数字录音机把模拟音频信号数字化后的数字信号记录在介质上。

各种数字录音机各有优点,而光电数字录音机既具有数字磁带录音机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硬盘数字录音机灵活的随机存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节目编辑、制作方便等优点。此外,光电数字录音机的记录载体是光盘,这种非接触式记录使设备不存在介质的磨损问题,因而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音频性能指标高(CD唱机的音质),具有磁记录技术无法比拟的巨大优越性,受到了广大专业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欢迎。endprint

在现在生活中,录音机已经向多元化发展。磁带录音机渐渐的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CD机、MP3、MD等新式的录音播放装置。激光唱片机简称激光唱机、CD机,又称音频光盘机,它是“综合信号激光盘系统”中的一种。它实际包括激光唱片和唱机两部分:激光唱片是一张以玻璃或树脂为材料、表面镀有一层极薄金属膜的圆盘,通过激光束的烧蚀作用,以一连串凹痕的形式将声音信号刻写存贮在圆盘上,形成与胶木唱片相似的信号轨迹;激光唱机则是以激光束读取激光唱片上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音响播放装置再转换为声音信号。1980年,荷兰飞利浦与日本索尼两家公司开发出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简称为CD)的小型教学数字音频光盘,也称激光唱片(盘),并制订了它的技术标准。起初它只存储音乐供欣赏。1982年,激光唱片与唱机以音质好、容量大、体积小等优点纷纷上市。激光唱片的直径为5英寸(12.7厘米),反面贴标签,单面双声道存贮数字音频的信息,可存放约70分钟(最长为74分钟42秒)的内容。激光唱片也可在计算机上听,计算机上要装有CD─ROM、声卡和音箱等一些设备及软件。继激光唱片之后,厂商又推出了CDSingle,LD,CD-Graphic,CD-V,VCD和DVD等激光唱盘。

MD即MiniDisc(迷你光盘),它是由SONY于1992年正式量产上市的一种音乐储存媒体,MD盘直径6.4厘米,非常“迷你”。MD机分可录型MD(Recordable,有磁头和激光头)和单放型MD(Pre-recorded,只有激光头)。

MD既具有CD的音质和长期保存性,又具有卡带的可录可抹性。音乐盘可以储存74分钟(立体声)或148分钟(单声道)的音乐(另外还有60、80分钟的MD碟),MD数据盘能储存140M容量的数据。MD机具备便携、强大的编辑功能,媲美CD的音质等优点,而且MD盘也很便宜,十几元一张,非常大众化。

MD源自音乐领域,也成功地在随身音乐领域立住了脚。但这个领域毕竟在国内还没有成长起来,也是比较专业的领域。不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数据光盘的另一个选择。这倒可能是SONY当初开发这种产品时所没有想到的。

MP3全称是MPEG Audio Layer 3,MPEG压缩格式是由运动图像专家组(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制定的关于影像和声音的一组标准,其中MP3就是为了压缩声音信号而设计的是一种新的音频信号压缩格式标准。CD唱片采样率频率为44.1MHz,16Bits,数据量为1.4Mbps,而相应的MP3数据量仅为112kbps或128kbps,是原始数据量的1/12。也就是说传统的一张CD现在可以存放10倍甚至更多容量的音乐,但是在人耳听起来, 感受到的音乐效果却没有什么不同。MP3随身听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反正就是有一块不知什么型号的控制芯片,控制解码芯片和LCD液晶屏,由解码芯片把内置闪存或是外插闪存卡之中的MP3文件解码,然后经数模转换,最后从耳机输送到我们的耳朵中。也就是说一共没几块芯片。你如果拆一个MP3随身听看看,你会发现里面比较大的半导体芯片只有4、5片。现在新一代的MP3随身听在技术上是非常先进的,最具代表性的是NOMAD II,基于美国CirrusLogic最新的EP7209 MCU(微程序控制器)芯片组,它的作用实际上就像电脑里的CPU,经过软件解码,可以支持多种网络音乐格式,包括MP3,以及日后的WMA格式。而国内使用这种芯片制造的MP3随身听也即将问世。

流行乐调色板:从爵士到摇滚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流行音乐风潮逐渐席卷中国,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学习演唱欧美流行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欧美流行歌曲唱法具有真假声转换、高音华彩部分、跳跃技巧、连续跨度八度音区的声音展现等特点,用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来体现,又继承了严肃音乐的一部分发声状态。不过在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以清新、自然风格为主演唱的歌曲。由于欧美歌曲风格的多样性,出现了很多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无论其风格怎样变化,它们所要求的演唱基本方法是相通的,流行音乐要有韵律,在动感中生情,情里有节奏。欧美流行音乐的主要风格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爵士乐(Jazz)

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实际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构成了早期的爵士乐。而现代的唱片界有时将爵士乐划分为传统爵士乐和现代爵士乐两类,其中传统爵士乐是指采用了4/4拍的行进性的管乐队演出的爵士乐,而现代爵士乐则是指采用了贝斯演奏跳舞音乐的爵士乐,并且将爵士乐分为了十九种风格:Ragtime(拉格泰姆爵士)、New Orleans(新奥尔良爵士)、Standards(主流爵士乐)、Classic(古典爵士)等等。

爵士乐的代表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是爵士乐中的巨星,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歌唱者,他的嗓音与他的小号一样,也是他人无法随意模仿的,沙哑、低沉而富有磁性,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他的《The Essential of Satchmo》唱片中有他著名的《世界多美好》(What A Wonderful World)、《你好,多莉》(Hello Dolly)、《玫瑰般的生活》(La Vie En Rose)等十八首耳熟能详的爵士歌曲。被爵士乐界尊称为第一夫人的埃拉·费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的代表作品是《Forever Ella》,在她这张专辑里共有21首经典爵士歌曲,其中包括《Summertime Misty》、《How Deep Is Ocean》、《I Get Kick Out Of You》、《The Very Thought Of You》等。还有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The Essential》,迈尔斯·戴维斯的演绎风格多变,几乎涵盖了爵士乐的各种风格。爵士乐界著名的四大歌后分别是尼娜·西蒙(Dina Simone)、艾拉·菲兹格拉德(Ella Fitzgerald)、比莉·赫利黛(Billie Hoilday)和莎拉·沃罕(Sarah Vaughan)。而当今活跃于歌坛的诺拉琼斯(Norah Jones),二十岁不到便赢得著名爵士杂志Down Beat学生爵士奖的最佳演唱及最佳编曲奖。她的出现让久未有惊喜的爵士乐坛,灌注了一丝青春活力。其代表作品《Come Away With Me》是首相当精彩的作品。endprint

布鲁斯(Blues)

Blues音乐是居住在美国的黑人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的音乐风格,布鲁斯(Blues)一词与“蓝色魔鬼”(Blue devils)意思一致,指情绪低调、忧伤、忧郁,因此Blues音乐也被称为“蓝调”或“怨曲”。布鲁斯不仅在黑人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美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础之一。他被爵士乐所吸收,成为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身仍在不断发展变化,分为乡村布鲁斯(Country Blues)、古典布鲁斯(Classic Blues)、城市布鲁斯(Urban Blues)、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摇滚布鲁斯(Blues-Rock)、当代布鲁(Contemporary Blues)六种。

布鲁斯的代表人物:古典布鲁斯时期最著名的女性歌手是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人们将她称为“布鲁斯皇后”;农村布鲁斯的代表人物是雷蒙·杰弗逊(Lemon Jefferson)。著名的布鲁斯歌手约翰·李胡克(John Lee Hooker)其代表的作品是《The Healer》,马迪·沃特斯(Muddy Waters)的代表作品《They Call Me Muddy Waters》,分别为他们赢得了格莱美奖。美国著名女歌星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1990年出版的专辑《今晚我是你的情人》获得了该年度格莱美最佳节奏布鲁斯专辑奖,并且奠定了其“灵歌女皇”的地位。

R&B在产生初期被称作“跳跃布鲁斯”,在50年代的时候才改名为“节奏布鲁斯”。最重要和最具流行性的“跳跃布鲁斯”明星是路易斯·乔丹(Louis Jordan),他的唱片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很受欢迎。R&B的代表人物是克雷格大卫(craig david)的歌曲,他被尊为欧洲R&B小天王,代表作品是《7 days》、《All the way》。

美国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

乡村音乐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Hillbilly Music),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山区音乐的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

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约翰·丹佛(John Denver)在美国乡村音乐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七十年代最受欢迎的乡村歌手、词曲作家。他不仅是流行音乐和乡村音乐天才,还是一名超级歌星。他的歌曲受到不同阶层的歌迷的喜爱。他既是演员,又是慈善家。他也是第一位访问过中国的美国乡村歌曲作者和歌手。代表作品有《乡村之路》(Country Road)、《高高的落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安妮之歌》(Annies song)、《阳光洒在我肩上》(Sunshine on my shoulders)等。 还有一位女歌手仙妮亚·唐恩,她是90年代中期最受欢迎的现代乡村音乐代表歌手,其代表作品有:《是什么让你说起那些》(What Made You Say That)、《我的男人》(Any Man Of Mine)、《你是我的唯一》(Youar Still The One)等。

摇滚乐(RocknRoll)

摇滚音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的一部分受到乡村音乐的影响,因此称做乡村摇滚乐。摇滚乐统治国际流行乐坛长达40年。早期摇滚的音乐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布鲁斯、R&B、乡村音乐,其它还有福音音乐、传统的流行乐、爵士、以及民间音乐。所有的这些影响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简单的以布鲁斯为基础的歌曲结构,它是快速的、适于跳舞的、而且容易让人记住的。随着这种音乐形式的发展,到了60年代,它们逐渐被统称为“摇滚”。第一批摇滚明星们——Chuck Berry,Elvis Presley,Little Richard,Jerry Lee Lewis,Buddy Holly, Bo Diddley,Bill Haley,Gene Vincent,the Everly Brothers,Carl Perkins,还有好多其它的明星确立了摇滚乐的模式,并且在以后的四十年内都一直为人们所追随。

摇滚乐代表人物:著名的摇滚歌王——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是第一位将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融进山地摇滚乐中的白人歌手。性感的形象、磁性的声音,使他成为摇滚乐坛的偶像,摇滚乐的象征。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仍能保持稳定的销量,他是流行音乐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Love Me Tender》、《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及曾出现在电影《捍卫战士》中的经典情歌《You Lost That Loving Feeling》等均为上乘摇滚佳作。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The Beatles)是风格非常独特的摇滚乐队,代表作品《Yesterday》、《Ive Got A Feeling》、《Love Me Do》等等许多至今仍是人们所喜爱并传唱的经典曲目。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是70年代温和摇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你的歌》(Your Song)、《蓝眼睛》(Blue Eyes)、《风中之烛》(Candle in the wind)、《今晚你是否感受到爱》(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等。endprint

其他

拉丁音乐(Latin Music),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并且蕴含了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代表人物有安立奎·伊格莱西亚斯(Enriqne Lglesias),他以首张英文专辑《Enrique》开始走红,并获得了一项格莱美大奖,一项美国音乐大奖和12首拉丁冠军歌曲并赢得了“拉丁性感王子”的称号。当红的拉丁男歌手瑞奇·马丁(Ricky Martin)其最突出的代表作品是为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演唱的主题曲《The Cup Of Life》。被誉为拉丁歌后的夏奇拉(shakira)其演唱的首支主打冠军单《Whenever,Wherever》使她一跃成为世界级巨星。

雷鬼音乐(Reggae),是一种由斯卡(ska)和洛克斯代迪(rock steady)音乐演变而来的牙买加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巴布·马利(bob marley )有人尊称他为“雷鬼乐之父”,代表作品《One Love》。成名至今已20余年堪称地球表面最受欢迎的雷鬼乐团之一的Lnner Circle,他们的代表单曲《sweat》是纯正雷鬼乐的入门曲。

说唱乐和嘻哈乐(Rap & Hip-Hop)。Hip-Hop实际上不是音乐名词而是文化名词,包括说唱、涂鸦、街舞等。Hip-Hop与现代大部分音乐流派一样,都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代表人物:被称为“嘻哈大使”的Scarface,代表作品有《Mr. Scarface》、《Money & the Power》,众多今天已在美国嘻哈歌坛功成名就的超级大牌艺人,Ice Cube、Jay-Z、Too Short、Redman、YGK……都是Scarface的忠实歌迷。艾米纳姆(Eminem),被称为“能制造出疯狂声音的巨人小子”。代表作品《我的名字是》(My name is),2000年出版的专辑《The mashall mathers LP》使他的演唱事业达到了巅峰,创造了白人说唱音乐的坏小子神话。

全球重要的音乐大奖

格莱美

音乐上的格莱美就相当于电影上的奥斯卡。格莱美是英文“格拉姆风”留声机的变异谐音。以它命名的音乐奖,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其奖杯形状如一架老式的留声机。1957年,美国洛杉矶一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员倡议成立一个代表音乐制品艺术和科学的机构,并通过这个机构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歌手及幕后音乐制作人员,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简称录音学会)以及名为格莱美的音乐奖因此应运而生。首届格莱美音乐奖于1958年颁发,以后录音学会每年举行一次颁奖仪式,奖项也由最初时的26项增加到28大类共101项。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奖之一。

公告牌(BillBoard)颁奖礼

“公告牌”排行榜是美国、乃至欧美国家流行乐坛最具权威的音乐排行榜。“公告牌”音乐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年获奖者的成绩是根据前年12月到当年11月,每一周排行榜的上榜情况总结出来的,而每一周的排行榜成绩又是根据歌曲的销量和播放率进行排列,因此,“公告牌”音乐奖也可以说是欧美流行乐坛最具权威的民选奖项。

MTV 欧洲音乐奖

MTV全球音乐电视台欧洲音乐大奖通过MTV全球音乐电视台遍及全球的电视网络向超过十亿观众播出。MTV欧洲音乐大奖创办于1994年,目的是表彰欧洲观众喜爱的歌手。与其他音乐大奖不同的是,MTV欧洲音乐大奖完全是由公众评选出来的。候选人名单由音乐界权威人士和普通公众组成的1000人评审团提出,然后由欧洲各地的观众投票选举出他们心中最喜爱的歌手。

英国水星音乐奖

水星音乐奖创始于1992年,是英国地区享有国际声誉的音乐类奖项之一。每年的水星音乐奖由一些中立的评委投票,从各种风格的音乐中选出去年一年当中在英国或爱尔兰地区出版的最优秀的专辑。

照亮乐坛:欧美十大摇滚乐队

他们改变了20世纪的流行文化,把音乐的潜力第一次从意识中挖掘出来,使音乐在当时成为文化、社会、政治力量的载体;他们用音乐领导了一个朝代,成为当时一个时代的象征;他们用音乐改变了一代代人的大脑,抚平了战争留给人们的心里创伤。他们不是音乐的起点,也不是音乐的终点,而是漫长音乐之旅上燃烧着的蜡烛,照亮了整个音乐的旅程。

第10名

Suede(山羊皮乐队)

上榜理由:英伦摇滚开出的靓丽并颓废的恶之花

经典指数:★★★

回顾英国独立乐团的发展与蓬勃,无可否认成立于1989年、以主唱兼灵魂人物Brett Anderson为主的Suede乐队绝对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主唱妖艳而中性化的嗓音和吉他手华丽极致的吉他独奏,都为当时风起云涌的英伦摇滚平添了许多靓丽的色彩。他们身上流露出强烈的自我依恋的美感,在凄美的英式吉它衬托下的音乐中充满了醉生梦死的城市生活、双性恋言论、暧昧主义者行径与永不衰减的雄心壮志。1993年,山羊皮乐队第一张同名专辑《Suede》发布,随即便成为英国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专辑,在媒体和公众中引起了巨大轰动。

乐队的现场演出也掀起了别样的风潮,大胆而神秘、鬼魅而性感、狂妄而宣泄的演出风格散发出了蛊惑人心的魅力,简单刺激地冲击着矫揉造作的低调。随着Coldplay等一批新兴乐队的崛起,Suede也失去了英伦霸主的地位,乐队于2003年宣布解散,一个光鲜靓丽的神话也就此结束了。endprint

第9名

Bon Jovi(邦·乔维乐队)

上榜理由:它成功地把女性带进了硬摇滚的世界,女性的字典里从此有了野性

经典指数:★★★

摇滚乐商业化是其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在这一历程当中,美国的邦·乔维乐队集偶像与摇滚为一身,创造了极大的商业价值。习惯流行音乐的歌迷会说他们只会制造噪音,而金属乐迷则说他们是奶油小生的假摇滚。但是不管有多少批评的声音,都不妨碍他们成为最好的流行金属乐队。

邦乔维乐队1983年成立于美国新泽西,1984年第一张同名专辑《Bon Jovi》的发行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美国音乐界的新传奇,时髦的外形和音乐一样符合大众的口味,紧身皮裤加绚丽头巾、撕裂的衬衫和超大的装饰品、吹喷的长发和纹眉眼线,再加上主唱Jon Bon Jovi封面模特般的长相,以及流行硬摇滚的风格,在当时立即开拓出女性观众的新版图,并带动了硬摇滚与流行乐的大融合,使更多的歌迷尤其是女性歌迷开始喜欢上了摇滚乐。每年3000万美元的收入也使他们成为了最赚钱的摇滚乐队之一。

第8名

Metallica〔金属乐队〕

上榜理由:它的魅力可以融化重金属,从而流动成一条摇滚的银河

经典指数:★★★半

80年代后期,欧美摇滚乐坛重金属音乐处于鼎盛时期,而此时出现的Trash Metal(激流金属)像一股洪流一样冲击着乐坛,这种流派的创始者就是Metallica乐队。复杂的编曲和大量华丽的吉他独奏扩展了传统鞭笞金属的含义,再加上主唱James Hetfield那极富冲击力的演唱,使Metallica长期处于重金属的统治地位。金属乐队1981年成立于美国的洛杉矶,1983年推出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Thrash Metal专辑《Kill Em All》,1986年代表作《Master Of Puppets》获得高度好评,同时也把Metallica推上了重金属的顶峰,成为最收欢迎的重金属乐队。

第7名

Guns N Roses(枪炮与玫瑰乐队)

上榜理由:音乐与现实生活的沟壑,埋葬了玫瑰的芬芳

经典指数:★★★半

Guns N Roses诞生于1985年的好莱坞,他们的快歌令人热血沸腾,他们的柔情也照样感动万千。所发表的五张专辑和一张现场演唱专辑,张张都是好评如潮的重量级作品,最具影响力的曲目《DONT CRY》在billboard排行榜上停留将近3年,创造了摇滚乐的神话。但是音乐上的巨大成就却无法掩盖他们生活中的种种劣行,吸毒、酗酒、粗口和暴力伤害,不但使自己麻烦不断,也令众多乐迷无法理解,同时对于摇滚的面貌也给予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所有关于摇滚乐的爆炸力、原创性、致命性、边缘性和争议性样样具备,使他们成为美国摇滚乐史上最受争议的乐队之一。

第6名

Nirvana(涅槃乐队)

上榜理由:用音乐诠释对涅槃的崇敬,用行动表达了对涅槃的追寻

经典指数:★★★★

世界上没有几个歌者能像Kurt Cobain那样在死后得到众多乐迷“摇滚之神”般的供奉。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失业危机重新抬头,朋克乐在音乐界再度爆炸,西雅图的Grunge音乐风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轰动。

Grunge,在英语中的原意是“肮脏、邋遢”,这是对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西雅图的地下摇滚音乐风格的定义。这些乐队在舞台上用邋遢的衣服、凌乱的长发示人,音乐中融入金属音乐的力量和结构,又有朋克音乐的简单和直接。而在这些乐队中间,Kurt Cobain于1986年组建的Nirvana堪称Grunge的领军人物。

1 9 9 1年9月,乐队专辑《Nevermind》发行,1992年1月便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唱片,全球的销量超过1000万张,Nirvana走向成功,同时也开始了一场心灵毁灭的悲剧:1994年4月5日,在中国祭拜亡灵的传统节日,Kurt Cobain在自己的住所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Nirvana作品中,扭曲的吉他,沙哑的歌喉,猛然间爆发出Kurt Cobain内心的狂躁、愤怒、压抑、扭曲的矛盾冲突,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温柔、感性、脆弱和恐惧,与外部世界的格格不入,这一切都为他生命的悲剧奠定了伏笔。

第5名

R.E.M乐队

上榜理由:原来摇滚也可以保持宁静、优雅的风度

经典指数:★★★★

R.E.M乐队的名字是Rapid Eye Movement(快速转动眼球),于1980年组建,乐队用英式朋克音乐的嘲讽态度从新浪潮的音乐层面上出发,重新定义了美国摇滚乐中另类的定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美国另类摇滚乐之父。作为一支真正起家于地下的乐队,他们在建团初期就开着大篷车周游美国大陆,将自己的音乐理想和精神传播于乡村、学校和酒馆。

R.E.M代表着地下音乐的最高水平,听似舒缓的旋律表现着深沉的摇滚内涵,噪重的吉他噪音却变得慵懒了起来,暴躁的鼓鸣也优雅了许多,本应嘶喉的嗓音却也如细腻的丝绸一般哀婉深沉。他们的音乐态度一直是阴暗低调的,总是从非常人性的角度来解释一些深刻的人生哲学,而不似流行音乐简单的享乐主义。

第4名

U2乐队

上榜理由:人类的灵魂囿地在U2摇滚的烘衬下澄静绽放

经典指数:★★★★半

毫无疑问,U2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爱尔兰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整个80年代都被《滚石》杂志称为U2的十年。起源于爱尔兰的U2组合1977年开始了他们的音乐旅程,U2乐队一直致力于反战和自由,专辑《War》是U2对于祖国爱尔兰所发生的宗教与政治风暴的真挚而富于情感的回应。《War》树立了U2在表现政治良知的音乐领域中的先锋领袖地位,也为被世人误为暴躁、发泄、肮脏的摇滚乐正了名。主唱Bono情感炽热的演唱吸引了无数的追随者。endprint

U2乐队多次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专辑销量全球近1.5亿张,由于他们热衷于公益事业。2003年,主唱Bono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提名。

第3名

Queen(皇后乐队)

上榜理由:它让摇滚穿上了华丽的衣裳招摇过市

经典指数:★★★★

1972年,Queen乐队在英国成立,世界上最成功的艺术摇滚乐队诞生了。他们把古典音乐、歌剧、艺术摇滚、前卫摇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加上主唱Freddie Mercury高亢、性感、华丽的嗓音和吉他手Brain May绚烂多姿的吉他独奏,使他们的音乐具有古典音乐的磅礴气势而又不失摇滚的硬朗气派。《A Night At The Opera》是Queen乐队最为经典的专辑,这张专辑的制作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也是摇滚乐史上制作费用最高的一张专辑。其中著名的单曲《Bohemian Rhapsody》成了Queen的招牌曲目,在酷似歌剧唱诗般的华丽配乐中不断加入大段的重金属吉他合奏,这正是Queen的典型风格。而这首名扬四海的单曲9个星期停留在英国排行榜冠军宝座,打破了英国单曲排行榜上冠军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在美国这首歌和整张专辑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成为白金唱片。

Queen乐队掀起的音乐新浪潮使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对于摇滚乐的发展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也深深地影响了后辈的摇滚艺人。

第2名

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

上榜理由:摇滚不仅仅是音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经典指数:★★★★半

成立于1963年的Rolling Stones与同时代另外一支伟大的乐队The Beatles相比,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叛逆色彩,他们是天生的坏小子,狂放不羁,处处透着锐利狡黠的气息,他们是后期嬉皮运动中自我中心主义的代表。1968年的《Beggars Banquet》和1969年的《Let It Bleed》是Rolling Stones的颠峰之作,也开始了他们与The Beatles分庭抗争的局面。1971年4月,乐队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滚石”唱片公司,也就此开创了整个流行音乐界的里程碑。

人们把Rolling Stones看作是朋克音乐和重金属音乐最早的雏形,不少乐队在乐风和台风方面深受他们的影响。40多年的历程,Rolling Stones乐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2003年他们以六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乐队。

第1名

The Beatles(披头士乐队)

上榜理由:他们用音乐改变了世界,让我们的行走不再孤单

经典指数:★★★★★

The Beatles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乐队赢得过如此热烈持久来自世界各地的拥戴,从来没有一个乐队在摇滚乐乃至西方社会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以至创造了一个时代。乐队成立于1960年的利物浦,1962年,第一张单曲唱片《Love me do》发行后便引起了巨大反响;1963年,他们在英伦三岛受到了狂热的欢迎,《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等歌曲常年上榜。

1964年他们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出,这时候,世界性的The Beatles热潮就此形成了,他们的语言、装束、生活习惯,到处都被狂热地追随和摹仿着。1970年,乐队宣告解散,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乐观主义的消亡。1980年,主唱John Lennon在枪击事件中去世,留给乐迷无尽悲痛,全世界的摇滚乐迷都沉浸在对The Beatles往昔的怀念之中。The Beatles的歌曲题材广泛,从爱情到反战、从社会生活到政治斗争,这些都扩展了摇滚乐的表现力,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青年的心声。《Yesterday》、《Let it be》、《All you need is love》等经典歌曲至今都仍然被广为传唱。

中国流行乐坛的符号式人物

应该说,亚洲流行音乐的基本曲式和伴奏编排以及常见的节奏风格基本源自西方,只有歌词更多呈现东方的审美,就算近几年火到不行的鸟叔也是一样。当我们回望中国的流行乐坛,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乐曲律动中,豁然发现,那些有影响力的歌手,也如星河中颗颗璀璨的星星般照亮着中国的乐坛。

姚莉:资格最老的国语流行歌手

姚莉,1922年生,著名歌手,她和她的歌统治了中国流行音乐近20年,是演唱国语流行曲资格最老的一位歌手,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歌星之一。50年代百代唱片公司的唱片封套上,介绍她的文字里称其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过程,始终独步歌坛,后起者无出其右”。代表曲目有《得不到的爱情》、《玫瑰玫瑰我爱你》、《哪个不多情》、《春风吻上我的脸》、《雪人不见了》、《月下对口》等等。

顾嘉辉:中国流行音乐第二次高峰的缔造者

顾嘉辉,1933年出生,著名的香港作曲家,是粤语流行曲的重要创作人,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至今创作了超过1200首作品,当中不少是脍炙人口,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电视剧主题曲。以他为首所创作的中式小调流行曲,开辟了中国流行音乐新的纪元,缔造了香港乐坛七、八十年代一个黄金期。

黄沾:流行歌词宗匠

黄沾(1941-2004),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写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公认的香港“词坛教父”。endprint

猜你喜欢
录音机爵士乐乐队
花的乐队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录音机里的旧时光
花的乐队
贝壳
乐队指挥
川上的诗
乐队指挥
Music
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