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盟新政府:走出小卖部,要啃硬骨头

2016-03-29 16:17王齐龙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吴登盛素季民盟

王齐龙

“如果民盟在大选中获胜,我的地位将会高于总统。”2015年11月,在缅甸大选结果即将出炉前的关键时刻,当时还是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领导人的昂山素季说。

4个月后,2016年3月15日,吴廷觉高票当选缅甸新一届总统,让昂山素季“居于总统之上”的期待几乎没有落空的可能性。

1946年出生的吴廷觉与昂山素季渊源颇深。都曾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两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吴廷觉的妻子杜素素伦现在是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也被看做是昂山素季的“闺蜜”。在民盟赢得大选后,曾有缅甸媒体猜测,作为已故民盟创建人之一、奈温早期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吴伦的女儿,杜素素伦有可能被民盟推选为总统候选人。

在民盟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到吴廷觉被选为总统的5个多月时间里,昂山素季多次表达自己将居于总统之上的态度。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是在成熟的民主环境里,昂山素季的这番与她自己一直所主张的民主规范背道而驰的表态基本上就意味着“自断前程”,但在当下的缅甸,这反倒会起到很好的“拉票”效果。按照缅甸的宪法,丈夫和儿子都是英国国籍的昂山素季是没有资格担任总统的,她这番“高于总统”的言论,也为总统选举结果进行铺垫。

民盟在这轮缅甸大选中的胜利被认为是昂山素季“一个人的胜利”。在缅甸的书店里,一些书在大选结果出炉前就将昂山素季与韩国总统朴槿惠、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等人一同收录于全球女性领导人的榜单上。

但昂山素季接下来要面临的困境也在于此。从大选结果出来后到2016年4月1日吴廷觉正式就任总统,近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年过七旬的昂山素季穿梭奔走,与缅甸军方、议会、政府以及少数民族派别等进行各种磋商,而留给外界的印象是,她瘦弱的身影显得过于形单影只。

3月15日,绚甸内比都,绚甸新当选总统吴廷觉(左)和名盟主席昂山素季在联邦会议

三方联合的治理架构

2015年12月2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和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分别应约在位于内比都的总统府和国防军会议厅与昂山素季会面。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昂山素季和敏昂莱又进行了两次会面。

昂山素季与被外界视为其政敌的缅甸前军政府最高领导人、退休大将丹瑞的秘密会面更受关注。昂山素季被软禁的二十余年,正是丹瑞掌权的时期。

丹瑞的孙子奈瑞堆昂2015年12月6日通过社交媒体脸书公布了丹瑞和昂山素季两天前会面的信息,称两人会面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

“这是事实,她将会成为这个国家未来的领导人……我会尽我的全力支持她。” 奈瑞堆昂转述祖父的原话称。

这份帖子还配发了一张有着丹瑞、吴登盛和昂山素季三人于不同时期的亲笔签名的5000缅元纸币图片。“这张纸币的签名,是他们担任这个国家领导人前,或担任领导人期间签下的。”但吴登盛的发言人随后表态称,吴登盛从未在5000元纸币上签过名。

民盟发言人吴年温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昂山素季和丹瑞的此次会面,由昂山素季首先提出会面请求,过程中经由曾担任执政党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以下简称“巩发党”)主席的吴瑞曼穿针引线。

基于保密协议,即便是民盟高层成员至今也未能得知昂山素季和丹瑞在会面中交谈的具体内容,但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场没有提前预告的历史性会面是昂山素季同军方能够有进一步互动合作的前提。

根据缅甸军方主导下制定的2008年宪法,军方始终掌握着联邦议会中25%议席,而一旦执政党内部分裂、内讧引发政治危机,军方有权力干预政局。这意味着缅甸独立后先后在1962年、1988年发生的政变随时有可能再度重演。

同时,缅甸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边境事务部长须由军方任命。军队在缅甸社会中扮演的独特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至今仍十分明显。

“缅甸军队的作用不是今天才出现的,1948年后随着民族冲突爆发,就已经出现。这不仅是历史上的一种传承,也是现实中的一种需要。”范宏伟认为,“国家都没有真正统一,军队的核心作用就不言而喻。”

年逾七旬的昂山素季早已不是1988年的海归学者。多年的政治斗争已让昂山素季练就政治家应具备的务实和老练。她深知民盟上台执政后仍将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民盟推出的新任议会议长和副议长人选名单,也显示出这位缅甸前外交官杜钦芝的女儿在平衡各方政治势力方面的老练。

除了人民院议长由民盟资深高层、缅族的吴温敏担任外,余下的人民院副议长、民族院正、副议长人选均为少数民族,且副职人选均为非民盟人士。

其中,人民院副议长吴帝昆妙是掸邦克钦族巩发党议员,民族院副议长则由若开民族党名誉主席吴埃达昂担任。而民盟在大选中仅有的两个失利的省邦,就是掸邦和若开邦。

民盟推荐的两院正副议长人选组合既照顾了少数民族的利益,也为获得军方支持的巩发党留下继续参与国家治理的空间。

缅甸媒体近期引述军方消息来源称,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及副手梭温上将的任期将分别延长5年。

在缅甸首次展开严格意义上权力移交的敏感时期,军方高层人事稳定,将有利于保持未来局势的平稳发展。而昂山素季于2月17日与敏昂莱第三度会面,也显示出她愿意继承吴登盛政府留下的权力机构。

这也透露出民盟、军方和少数民族的三方联合,将是昂山素季心目中最佳的国家治理架构。

“一言堂”背后的困境

一栋两层的临街民房,门口一摊积水。一层大厅就像一个不起眼的超市,出售书籍、茶杯、纪念章和T恤衫等各种纪念品。

穿过陈设混乱的大厅,一扇张贴有昂山素季画像的铁门打开后,是民盟的办公室所在地。

在这个可能是现今世界上最寒酸的一国执政党总部的旁边,一栋建筑主体已经搭建起来的新楼尚待装修。民盟发言人吴年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总部办公楼将在4月正式投入使用。

对于接掌政权的民盟而言,正在仓促准备的并不仅仅是办公场地。

这个在1988年才诞生的政党,在过去20多年间遭到军政府严厉打压,各层党组织发展受限、人才培养严重不足。除了昂山素季,民盟再也无法找到一位独具号召力且特点明显的政治人物。

在今年1月下旬议会正副议长候选人名单流出后,民盟发布公报称,“关于制定民盟政策制定以及转型工作等相关事宜,仅有主席昂山素季一人有发言权。”

昂山素季的“一言堂”,正凸显民盟的困境所在。民盟内部长期存在的人员构成良莠不齐、执行力不强等弊病,迫使昂山素季采取强势高压的领导风格。

范宏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加入民盟的人目的不尽相同,“有些是投机分子,有些带有其他利益和目的的,有些过于理想化”,政党执行力由此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民盟党内许多高层和昂山素季遭遇了相似的命运,曾在政治运动中被军政府投入牢狱,对缅甸军方及受其支持的巩发党至今仍持有对抗性思维、不信任的态度。

一些民盟高层人士在向《中国新闻周刊》谈及总统吴登盛和他推动的民主转型时,就始终形容他是“民主的破坏者和敌人”。

此外,民盟在距离大选前不足两个月时曾发布一份20页的竞选纲领,主题涉及打造善政和廉洁的政府、实行法治、实现民族和解,修改宪法,以及改善税制、兴建更多学校和医院等民生议题。但这份高呼变革口号的宏伟蓝图,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细节。

范宏伟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民盟还没有真正站在执政者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具体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其内部缺乏相关的人才来规划这些东西,缺乏技术专家和技术官僚。

吴年温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袒露出民盟对政府财政等情况缺乏了解。

“他们(军方及吴登盛政府)领导这个国家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缅甸民众一点都不知道政府内部信息,连他们如何使用预算,我们都不了解。”他说。

民盟执政能力的不足、思维狭隘落后的弊病显露无余,要走出“小卖部”思维,比拆掉寒酸的“小卖部”总部建起一栋新楼,难度大得多,需要的时间也长得多。

为弥补民盟的短板,昂山素季已多次表态将吸收其他政党和少数民族代表进入新内阁。

昂山素季在2015年11月16日与民盟议员见面时就以实现民族和解为由,告诫当选议员的民盟代表千万不要做部长、副部长的梦。

有民盟内部消息人士还对外透露,新政府内阁将留用部分吴登盛政府内阁成员,并吸纳少数民族背景的技术人才。

昂山素季的强势领导姿态无疑会给党内不同政见者造成巨大压力,还可能会对民盟内部保持团结产生不利影响。

民盟上一次出现分裂危机距今并不遥远。2010年3月民盟中央决定抵制大选,就曾导致包括3名中央委员在内的28人脱离民盟,另行筹组新政党“全国民主力量党”参选。

要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在过去5年中,吴登盛政府加速推进政治和经济改革步伐,换来了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逐步解除对缅甸的制裁。除了持续获得来自中国、东盟成员国的投资外,缅甸如今也获得了来自日本、欧洲等地,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国际社会的投资和援助。

缅甸官方数据显示,每年吸引的外资金额已从2011年的46.4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21.2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2011年到2015至2016财年底,缅甸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增长率将达到8.5%。而在未来5年,缅甸经济增长率还有望以每年8%的速度持续增长。

但在缅甸国内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法获取更多外国投资和援助将是民盟新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选项。这也符合民盟党章中提及的经济政策目标,推动缅甸“转型为以自由、稳定、公平和法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

不过,打造开放型经济,民盟新政府就需要营造一个自由、公平的营商环境,这将不可避免地要去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缅甸军政府曾仿效新加坡,分别于1990年和1997年成立了两家淡马锡式的集团公司缅甸联邦经济控股有限公司(UMEHL)和缅甸经济公司(MEC),以推动国家主要产业的发展。

尽管近年来缅甸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但缅甸联邦经济控股有限公司和缅甸经济公司仍在缅甸的银行、矿业、交通运输、房地产、烟草、酒精和重工业等领域有庞大的利益。而背后的持有者则是国防部国防采购局、现役及退休军官。

由于与军方关系过于密切,这两家巨头型企业也被外界视为军方垄断国家资源的象征,时常遭到缅甸民众的质疑。

虽然掌控着缅甸的大部分经济命脉,但国营企业经营效益较差,缅甸政府每年还需要为此提供巨额补贴。这也是军方把控企业遭到外界诟病的原因之一。缅甸官方预计,2015至2016财年,缅甸国营企业经营赤字额将达到3000亿缅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

由军人集团把持的国营企业无疑是改革深水区中的难题。民盟新政府接下来能否就国家利益分配与军方实现彼此妥协,进一步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开放更多外资准入领域,将成为改革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

2月26日,有民盟议员在议会率先发难,要求对即将离任的政府重新审议所有向私营公司出售或出租的国有设施和项目。

“随着改革的深入,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都将是难啃的硬骨头,民盟上台执政将会面临更大的改革难题。”范宏伟说,如何在推动经济改革过程中协调平衡与军方利益,将考验昂山素季和其他民盟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与此同时,推动经济发展,还需要维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对有着135个民族的缅甸来说,这一问题尤为严峻。

正当外界聚焦缅甸权力移交之际,缅甸掸邦北部战火重燃。已经签署了全国停火协议的掸邦重建委员会与尚未签署协议的德昂民族武装组织因越界问题,于2月7日在掸邦北部伯郎自治区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缅甸国防军2月24日向外界透露,一旦双方冲突持续,国防军将根据2008年宪法赋予的权力清除区域内的武装。这让结束刚满一个月的缅甸联邦和平大会蒙上了阴影。

“发展与和平是相互关联的,国家失去发展,国民陷入贫穷,国家必然不稳定。不稳定又怎么发展呢?”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主席吴丁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曾是军政府时期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员的吴丁埃熟知军方高层治理国家和推行改革的思路。他认为,一旦失去和平与发展,根据缅甸独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军队就会再次接管国家政权。而一旦发生政变,国际社会又将会对缅甸实施各种制裁。

“我们必须同时推动和平与发展,这需要国民和政党团结合作。”吴丁埃说。

虽然困难重重,但总体而言,《中国新闻周刊》接触到的民盟、巩发党以及军方人士都对缅甸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也认为缅甸的转型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体现在各方对昂山素季释放的合作信息所给予的积极回应上。

即便是在修宪问题上,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也持着有条件的开放态度。他在2月22日与军方高层举行会议期间回应了短期内修改宪法的问题,“缅甸开展民主化进程不过五年,一些重要的宪法条文必须按照宪法第12章的规定,等到适当时间再修改。”

虽然没有给修宪开绿灯,但敏昂莱这一表态也为日后修宪、军队退出政坛留有余地。

2008年制定的缅甸宪法,保证军方占有议会中25%的席位。一旦政府能与少数民族武装达成一份永久性的和平协议,将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军方减少在议会中的固定席位。“这是军方高层做出的承诺。”吴登盛总统首席政治顾问吴哥哥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吴登盛素季民盟
昂山素季被判处4年监禁
水泄不通
缅甸补选:民盟执政一周年的风向标?
民盟第七届民生论坛昆明举行 聚焦精准扶贫
吴登盛 一位政治家和他的历史选择
吴登盛,缅甸改革的践行者
缅甸政府指控昂山素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