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教育研究

2016-03-29 09:42崔贺春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崔贺春

摘要:志愿精神的匮乏,使得我国大学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不足,大学志愿服务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探讨志愿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大学没有真正理解志愿精神、缺乏自觉性、志愿者组织行政化、缺乏激励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给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43-02

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是当代志愿者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时代精神的表现。我国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但是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严重匮乏,虽然很多大学都建设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但是志愿组织结构和志愿活动的持续性等都存在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志愿服务。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志愿精神,首先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志愿精神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优化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模式,将志愿精神教育常态化,以此来改善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真正理解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的教育,要建立在大学生理解志愿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大多存在较大的误区,将志愿精神简单地理解成为他人或社会做好事,志愿者应该是那些好心人,志愿者服务是个人道德的体现,片面地理解志愿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扶危救困、乐善好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志愿精神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伴随西方思想逐渐传入我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人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通常是来自看到的志愿者活动等。我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志愿精神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包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志愿精神没有在我国大学得到全面推广,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途径,使得他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二)志愿服务缺乏自觉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这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在我国大学志愿者活动缺乏稳定性,虽然很多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但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尤其是在大三开设专业课后,为了得到足够的学分,大学生很难挤出时间参与志愿服务。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出现了一定的功利化,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往往会得到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应,而对于探望福利院等影响较小的公共服务事业,且需要长期默默无闻服务的项目,很少会有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坚持下去。

(三)志愿者组织行政化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重视,在志愿者组织机构建设和志愿服务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有利政策,在各级团组织和党组织的支持下,志愿者组织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志愿者活动通常声势浩大、反应迅速。这样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显然与志愿精神不符,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独立发展。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组织力量的限制,如果得到了力量较大党组织或团组织的支持,那么志愿者活动的行动力就会较强,而大学生作为志愿活动的主体,自身的内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没有真正形成服务意识,主动性较差。

(四)缺乏相应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虽然大学和社会普遍意识到了志愿精神的重要性,提倡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但是大多都是精神上的鼓励,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奖励。大学生的课程时间不固定,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容易和上课时间发生冲突,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参加志愿者活动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因此老师和身边的人都不会支持请假去参与志愿者服务。在学习成绩为主的高校中,很多学生认为志愿者活动会耽误学习,毕业后找工作时,志愿者的经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社会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对志愿服务参与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教育对策

(一)深入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

联合国志愿者组织提出,志愿精神是人们自发的,不计较收入和报酬,能够推动社会进取、人类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人民大众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3]要想深入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首先要放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标准。是在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自发回报社会,产生的一种奉献,在理解志愿精神时,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助人为乐,要看到志愿精神更深的内涵,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自身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责任和义务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志愿者活动是大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改善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对所学知识运用的过程,将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志愿精神是人的内在道德,是人价值观念的体现,一旦形成了志愿精神,对自身会具有很强的道德约束力,激励人们持续地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道德是个人发展生存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适应现实社会,在实际的大学志愿精神教育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日本大学的志愿精神教育中,强调活动的体验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到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志愿精神与个人道德标准密切相关,也需要成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参与和思考,才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志愿精神,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马上就要走向成熟,他们容易接受先进的文化和食物,但是思想和情绪不够稳重。进入大学的初期,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参与非常积极,但是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刻,如果没有正确地进行引导,就可能会受到志愿服务中工作分配、服务对象等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经过了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注重现实利益,又有远大的抱負,社会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不同,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实践教育,让具有志愿精神的学生去感化其他学生,结合理论培训等方式,使大学生能够自发地关心他人,产生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活动没有功利性。

(三)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

目前我国党组织和团组织是促进志愿服务的重要方式,正是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支持,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自由发展和独立运作,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必须得到社会、企业各方面的支持,使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可以长效的发展下去,持续地组织志愿者活动。大量的实践表明,非营利性组织要想取得成功,组织建设和管理制度非常重要,现在的大型赛事等活动中,选择志愿者组织时,组织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非常重要,大学生要想积累足够的经验,有必要在组织建设中,大力培育管理者,同时制定志愿活动的时间表,定期的组织志愿服务。

(四)制定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依靠大学自觉性显然很难实现,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荣誉激励为主,适当地结合加分、保研、入党依据等实质性的激励策略。政府部门可以拨款,对于一些特定的志愿项目进行财政上的补贴,这样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参与,尤其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对于志愿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是受到家庭条件因素的影响,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兼职补贴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如果有了经济收入,相信他们都会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普及程度较高,政府愿意给予扶持,企业想塑造良好的形象,而志愿者组织是人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媒介,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我国大学志愿者教育,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在传统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与一些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崔姝,宋焕斌.大学生志愿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7-79.

[2]刘颖.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62-65.

[3]陶然.基于现代大学发展的大学生志愿者培养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133-135.

[4]丁红莲,彭晓虹.大学生志愿精神与能力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47-24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