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角度谈茶道文化中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2016-03-30 08:20闫飞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意义艺术

闫飞(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从艺术角度谈茶道文化中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闫飞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至今已然密不可分。本文从两者的发展历程着手,分析了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在信息传达与信息接受形式上的共通性,提出茶道表演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对实现茶道文化情感及精神升华的重要作用,为民族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进一步发展做了理论陈述。

关键词:艺术;茶道文化;民族音乐;意义

茶道是一门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创造活动,涵盖茶席设计、茶座布置、茶艺表演等各个环节,其动作优美怡情,器具古朴典雅,环境清幽和谐,音乐相宜养性,能够全方位地体现出茶道创造者与表演者高度的艺术造诣与崇高的思想境界。茶道文化中包含着人们日常所难以触及的内容,通过切身地体悟茶道,可以提高审美层次,视野与胸襟将会更加开阔,身体与心灵对外界的感受将会更加深刻,对茶叶色、香、味、形的理解也将更为透彻。在茶道文化中,通过冲茶、泡茶、煮茶、品茶,人们可以在茶礼的熏陶之中修身养性,形成清和、雅致、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传承古代文人志士所推崇的淡泊悠然的境界。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时间与茶文化的形成时间恰好契合,两者在发展之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继而密不可分,凡饮茶之时必有琴瑟相伴,带给品茶之人以别有洞天的品茗感受。

1 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茶文化发源于周代,正式形成于两汉时期,在唐宋时代走向鼎盛,经历元、明、清三代以后仍然波涛壮阔,至今兴旺不已。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我国民族音乐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相传“伏羲氏作琴,神农氏制曲”,其发展历程与茶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回顾关于饮茶的诗词,可以发现,茶与音乐的渊源由来已久。唐朝鲍君徽的《东亭茶宴》、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宋朝苏轼的《行香子·茶词》、黄庭坚的《鹧鸪天·汤词》、曹冠的《朝中措·汤》、吴文英的《望江南·茶》等诗词中,都提到了古琴、琵琶、笛、瑟等乐器。对于饮茶的环境,自古以来我国文人之中就有“茶宜净室,宜古曲”的说法,明朝的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了二十多种适宜饮茶的场景与事宜,比如““听歌拍板、鼓琴看画、茂林修竹、清幽寺观”等。我国的著名民族乐曲中有很多都被古往今来的爱茶人士奉为饮茶必备的曲目,像《阳关三迭》、《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高山流水》、《雨打芭蕉》、《平湖秋月》这些乐曲,至今仍是各个茶道馆及茶社中不可或缺的背景音乐。由古琴、古筝、洞箫、竹笛、琵琶、埙、瑟、二胡等民族乐器所演奏的古典曲目最能引人心生思古之情,因而也最能入茶。饮茶之际伴以古典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澄净心灵,更好地品饮茶中滋味,更可以让人们心无旁骛地体会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远意蕴,带来至高的精神享受。正如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所吟诵的那样:“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民族音乐与茶道文化雅趣相和、相得益彰。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茶事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立音乐剧种的国家,包括茶戏、茶歌等形式,可以说茶与音乐一直以来都是难舍难分的关系。另外,在茶艺表演中,壶中茶水倾泻而出直入杯中的动作,则是借鉴了古典名曲《高山流水》的情怀,令茶艺表演充满了诗情画意。

2 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共通性

众所周知,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任何一首乐曲都可以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群所理解和欣赏。乐音是进行音乐情感表达的唯一载体,它存在于世界的任意角落,尽管不同地区的乐音拥有各异的文化特征、民族特性和区域特质,却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和专属性。也就是说,任何一首音乐曲目,无论它的诞生之地在哪里,都可以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欣赏和评析。世界各地的音乐家、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在听到一首音乐作品后,可以依照自己的所学或是根据自身的经历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解读,同时充分发挥自主想象力,全面体会音乐作品所具备的情感因素,实现对各种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演绎。

茶道文化以清雅的茶叶与纯澈的茶汤为现实物质载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受到各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等地拥有大量的追随者。茶叶色泽怡人,茶香沁人心脾,茶汤醇厚爽口,无需任何语言赘述,便可以超越地域、时空、民族等因素,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所理解和推崇。根据饮茶者对茶道的理解,他们会采用带有地方特色的茶具器皿进行茶道演绎,选取色香各异的茶叶进行品鉴,传达本地域人民对于茶道的信仰。在赏茶、闻香、品茗的过程中,他们如同我国古人一样,以茶会友,以茶清忧,对茶道文化自有一番体悟,不需要外界提供语言上的翻译或是文化上的解读,便可自然而然地用心灵去品味出茶叶所传达的深刻哲学,去感受蕴藏在茶香之中的别有洞天的精神意蕴。

由此可见,音乐与茶道文化在信息传达与信息接受的形式上具有高度的共通性。两者都不需要中间介质进行传递,受众只要具备对现实世界和形象思维的基本理解能力与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可以谙得其中之道,明确其意义所在。所以,将民族音乐与茶道文化相互融合,可以将茶道文化的境界提升至更高的境界,民族音乐也会因此更具深厚性,两者相得益彰,自然天成,能够带给欣赏之人以无尽的美感体验。

3 民族音乐对茶道文化的情感提升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形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任何演绎都是稍纵即逝,如同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即便是同一曲目、同一演奏者,在世间也绝对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首音乐篇章,因此人们常常将音乐称为“时间的艺术”。乐曲中流动的音符是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音符的各种排列组合则奠定了音乐的情感基调。从乐理角度来说,音乐是以客观的运动形态来满足人们的主观审美需求,它潜在地遵循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感受,是对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性再现,是一种有秩序的情感流动,能够自然地流淌于人们的脑海之中,令听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融入其他的艺术形式以后,音乐则能够起到起承转合、更近一层的作用。

对于每一首音乐作品而言,其中都包含着一个显著的主题和一系列相应的副题,音乐的节奏则是依照对这些主题和副题的陈述、展开、连结、再现等过程而发生变化。音乐作品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一个起承转合周期的完成。在这之后,听者才能够完全发挥自主想象力,对音乐所阐述的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梳理清楚,音乐形象也因此而得以升华。

茶道同样是一门关于起承转合的艺术形式,从最开始的清洗茶具到泡茶,再到洗茶与品茶,每一步都是渐入佳境。随着茶艺表演一步一步地展开,品茗之人似乎从现实走入仙境,自由自在地翱翔在悠然自得的天地之中,俯瞰仙台楼阁,细品茶味茶思,从茶艺表演中看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所涵盖的深刻哲理,获得灵魂的涤荡和心境的提升。

在茶道文化中加入适宜的民族音乐,更有助于茶思的发散,茶道文化所塑造的淡泊名利、心明致远的文人雅士于自然风光之中悠然品茗的形象将会更加清晰,古雅的音乐伴着淡雅的茶香,令茶道文化的清淡、雅致、古朴、自然的风格更加明了,品茗之人能够在更加近乎自然的环境之中获得情操的熏陶,释放心理与生理上的压力,在节奏极快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有效的休养。

4 民族音乐对茶道文化的精神升华

音乐是劳动人民经历一系列生产活动之后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的结晶,是人们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也是人们内心丰富情感的外在表达。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场景的转变,人们可能已经无法完全把握千百年前音乐艺术家在创作一首曲目时的具体内心活动,但是基于人类思维的活跃性、人类想象力的无限性以及人类理解活动的主观性,人们可以准确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明确艺术家想要重点表达的思想内涵,同时能够解读出多种各不相同的引申意义。

茶道文化涉及茶艺表演者对茶道艺术和茶艺程序的理解与再创作,这就如同音乐的欣赏过程一样,由于饮茶时间与地点、茶具茶器、茶艺表演者、品茶者的不同,人们对茶道文化的理解也就各有千秋,特别是由于当时当地外部因素的影响、那时那刻表演者与欣赏者心境的不同,再加上个体领悟能力与感知能力的差异,人们在欣赏茶艺表演与品茗的时候所体会到的茶道文化内涵会呈现出浓厚的主观性与多义性色彩。

音乐欣赏与茶道文化欣赏都是对精神世界的求索,每一次旅程都不尽相同,每一次体验都千姿百态。当古雅的民族音乐与醇厚的茶道文化融为一体时,两者的精神内核便会呈现出婉转变幻的神奇景象,音符的潺潺流动伴着茶艺表演者的举手投足,茶道文化的灵魂就更加生动可见,欣赏者在如梦如幻的情境之中最大限度地运用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与音乐创作者和茶艺表演者产生共鸣,不仅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升自身艺术赏析的能力,还能够揭开茶艺表演的朦胧面纱,真正领悟到茶道文化所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族音乐让茶道文化更具灵魂性,茶道文化则助民族音乐更显形象性。将民族音乐引入到茶道文化之中,贯穿到茶道艺术表演的方方面面,可以全面扩充茶道文化的精神意蕴,体现其独特的修身养性之道,实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 结语

民族音乐与茶道文化渊源深厚,互为补充,两者结合能够带给欣赏者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使得饮茶之人可以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品其味,耳听其声,心得其韵,从而获得心理与生理的放松、情感与情操的熏陶以及心境与理想的升华。在茶道文化的展示过程中选取适宜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丰富展现形式,更能够彰显茶道文化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让人们在饮茶品茗的过程中思古念今、淡然开阔、从容平和,更加准确地把握经过几千年积淀的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蔡荣章.茶道入门三篇——制茶篇、识茶篇、泡茶篇[M].中华书局,2010.

[2]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3]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刘勤晋.茶馆与茶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闫飞(1982-),女,回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意义艺术
一件有意义的事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