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斌:分子诊断领跑者

2016-03-31 05:31文|林
今日中国 2016年3期
关键词:之江博拉试剂

文|林 立



邵俊斌:分子诊断领跑者

文|林立

邵俊斌参加在丹麦首都联合国城举办的“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全球诊断、疫苗与药物产品厂商研讨会”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在世界上具备足够话语权的行业翘楚。在邵俊斌的理想里,要走得更远:力争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基因诊断技术产品供应商,全球知名的基因诊断技术产品供应商。

又一场与病毒交锋的恶战开始了。这次不是埃博拉,而是寨卡。

在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爆发和传播的寨卡病毒,再次让邵俊斌和他领军的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江生物)回到抗击埃博拉病毒时的紧急状态。

两年前,寨卡病毒刚在巴西初露端倪,之江生物就成功开发出寨卡病毒的快速基因诊断试剂,并在2015年3月将第一批试剂投放疫区。同时,该产品也及时应用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系统,为寨卡疫情防控架设了防火墙。

快速而精确地检测出感染者,并采取措施防止病毒扩散是应对疫情蔓延的最佳方式。作为中国分子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之江生物继抗击埃博拉疫情之后,再次站在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前沿并受到世界瞩目。

从埃博拉到寨卡

“关注全球的人类健康是之江生物的宗旨。”之江生物董事长、70后医学博士邵俊斌是一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青年才俊。“我们是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成立伊始就将专业方向锁定在核酸诊断试剂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上。”邵俊斌以专业的敏锐度和前瞻性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布局。

在之江生物有一个神圣而神秘的所在,即病原体基因组数据库。它几乎囊括了全球最全的法定传染病病原体数据。为了未雨绸缪,与时间和疫情赛跑,其相应的检测产品均处于应急储备状态,一旦全球某个地方发生突发或新发疫情,这些卫士将应征出兵,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擒获。

“这个国际病原体基因组数据库一直处在持续更新中。有了数据的沉淀,才能发现新发疫情与以往的不同,及时设计出涵盖疾病特点的产品。”邵俊斌告诉记者,之江生物用10年的时间搭建了完善的基因诊断技术平台,产品通过技术平台协调运行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可以规范而系统地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从而突破了这一领域的很多瓶颈。

抗击埃博拉,是他干得最漂亮的事情之一。

与埃博拉的交锋,始于埃博拉疫情大爆发之前的2010年。一天,邵俊斌如常打开电子邮箱,一封来自非洲国家的实验室的求助信让他眉头紧锁。当时,非洲开始有小范围的埃博拉流行,希望之江生物能够帮他们开发埃博拉的试剂盒。由于埃博拉病毒鲜为人知,人们对它的印象还往往停留在电影《生化危机》或者电子游戏世界里面。尽管订单少,市场小,但是邵俊斌决定接受这个挑战。“既然公司承诺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我们就应该投入研发。”

“一盒小小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盒,从上海跑到地球的另一端,跋山涉水,来来回回几经奔波,才得到科学验证,达到有效检测病毒的功用。”2014年,之江生物研发的这种试剂成为全球首家获得欧盟CE认证的埃博拉核酸检验产品。让邵俊斌没想到的是,这个无意间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全球性爆发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公司名扬海外。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第一时间向全球公开征集埃博拉检测试剂。WHO对所有申请者提交的材料(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研发文档、临床验证报告等)进行全面严格地审核后,全球有14家检测产品入围最后评审,之江生物是亚太地区唯一一家。WHO在德国的实验室对入围产品进行独立科学验证。

2015年4月27日,WHO发表官方审核结果,高度评价了之江生物产品的检测性能和“抗埃”的重要价值,批准之江生物研发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将其列入联合国及其官方采购名录,同时将这一产品作为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检测手段向全世界推荐。获此殊荣的检测试剂产品全球仅有四家,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和瑞典。

这是历史上中国诊断产品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主页进行推荐,体现了中国在基因诊断试剂领域自主研发的实力。作为一个中国民族企业,之江生物的试剂盒,在地球的另一端完成了它的使命,为全球抗埃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和健康产品部主任库兹说:“当前,灵敏有效的检测更为重要,之江生物产品让我们能够发现任何残存的、难以检测到的感染,以便我们能真正终结这场埃博拉疫情。”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非抗击埃博拉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塞拉利昂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2016年前夕,邵俊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声明称“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共和国的传播结束”,这让远在万里之遥的邵俊斌心中的一块巨石落了地。

放眼全球、顶层设计是邵俊斌的诉求。“之江生物的触角伸向全球。在病毒初发时就迅速捕捉到,而不是等到它蔓延才去研发。”此次寨卡病毒检测试剂的应用就是这一考量的体现。当寨卡疫情发生时,邵俊斌和他的团队就判断到这是一种以蚊子为媒介的疾病,会有较多的隐性传染者。令他兴奋的是,“在研究寨卡病毒的同时,就有国外客户以订单的方式委托之江生物进行检测产品的开发。”“这验证了我们的判断,也是对我们搭建起来的基因诊断技术研发平台的最大的肯定和激励。之江生物替社会解决了问题。”目前,之江生物的产品正在不断地发往寨卡病毒疫区。

互联网时代最早的弄潮儿

基因检测试剂往往是走在疾病防控最前沿的秘密武器,二三十年前基因产业就开始在国际上受到推崇。然后,在中国则是近些年的事情。

对邵俊斌而言,与病毒和基因检测产业擦出火花,按他的说法是“拜互联网时代所赐”。

1996年一个偶然机会,邵俊斌来到了朋友所在的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参观。这次参观让邵俊斌大开眼界,“有很多前沿性的东西值得我学习。”

该所正是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和国家传染病重点实验室。那年,邵俊斌如愿考到了这里,并于2004年获得了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专业的博士学位。其间,邵俊斌从事传染病基因诊断试剂的研究工作。由于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浓厚兴趣,邵俊斌最早尝试研究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疾病快速诊断的嫁接。2003年,SARS突然爆发。邵俊斌立即投入到测试产品的研发中,他成功地利用基因检测试剂确诊了浙江省的第一例SARS样本。

回忆那段经历,邵俊斌津津乐道:“SARS”是新发现的病原,当时有很多人在猜测,但是忽略了利用新技术,即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进行研发。而邵俊斌成功地利用荧光PCR技术和基因测序研发的检测试剂确诊了浙江省第一例SARS样本。这一产品之后被确认为与世界上顶级的同类的产品和技术不相伯仲。“这说明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顶尖级水平。”为此,邵俊斌当年荣获了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发明专利。

正是与SARS的不期而遇,使得邵俊斌发现了分子诊断产品在全世界的旺盛需求,互联网也是此发现的助推剂。“我是最早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弄潮儿。1997年,我家全部存款只有15000元,而我就敢用1万元买了电脑。互联网不仅让我脱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和查阅资料不再受图书馆的约束,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国际上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从中,他看到科技和科研与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对接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这些经历影响了邵俊斌对未来的选择。此时的邵俊斌开始考虑今后的创业方向即分子诊断研究。他在互联网上了解到除了罗氏、雅培等几个国际巨头之外,全世界的其他公司都还没有跟上。“这就是说基因诊断产业具有国际价值,我不仅可以为中国人服务,而且还可以为全世界服务。”

特别是在SARS中,邵俊斌的研究成果让他看到“自己在这个领域与国际只差半步之遥,完全可以在国际细分领域里面跟国际抗衡。”他发现了中国机遇。

来自专业的自信让邵俊斌洞悉到未来基因诊断的新天地。2005年,邵俊斌在毕业之后创办了之江生物。

与病毒交锋,让邵俊斌身上缠绕了无数的光环:

2003年,确诊了浙江省第一例SARS病例;2008年,国内手足口疫情爆发,之江生物率先研制出手足口病快速诊断试剂,为疫情的控制做出了贡献;2009年,H1N1猪流感全球爆发,科技部向全国征集检测产品,之江生物从遴选的33个企业中脱颖而出,其产品被推荐到全国临床、疾控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使用;2013年4月,之江生物研制的禽流感病毒H7N9核酸测定试剂盒成为国内首个推出的商品化试剂盒,也是全球首个H7N9核酸测定试剂盒,在疫情控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之江生物在分子诊断领域已开发了300多个产品,其中有200多个产品获得欧盟的CE认证。公司成立至今,已形成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国内市场,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国际市场,产品远销包括欧美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之江生物是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首选品牌。

邵俊斌和他的团队因而也赢得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的奖项,其中包括“2009年度最具活力科技企业”,“2012年度科技创新十佳企业”,2014年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

事实证明,邵俊斌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之江生物从一个无名的小公司一路追到现在,成为国际基因诊断的领跑者。

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有着创业经历和体会的邵俊斌最愿意与新生代创业者分享的是,“创业,最重要的是做小做精,只有这样今后才能做大做强。要寻找别人忽视的大的产业方向,并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别人就无法超过你。”

邵俊斌正在指导研发人员调试全自动核酸提取及加样工作站

国际合作之路

“我是土生土长的博士,没有去海外镀过金,只有在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主动地多学习和了解国际医学分子诊断领域的新思想和发展趋势。并把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进来。”邵俊斌说。

无疑,之江生物的成功得益于邵俊斌始终坚持的国际视野。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最前沿技术,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了与世界同步,邵俊斌在美国三大生命科学基地之一的加州圣地亚哥市建立了占地近6,000平方英尺的研发中心,着重于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全球市场尤其美洲市场的拓展。同时从全球范围内招揽高精尖人员,因此产品在国际市场有很高的竞争力。

之江生物用自己最强的技术解决最重要的痛点。例如,将在美国、欧洲已经普及的宫颈癌检查技术引进国内并开发出成熟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经在中国宫颈癌筛查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有着强烈使命感的邵俊斌,还开发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及加样工作站。它是中国与瑞士国际合作的产物,打破了国外高端分子诊断系统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在全自动分子诊断的空白。“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国内分子诊断从手工时代迈向全自动化时代的里程碑。”目前,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1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各地多家三甲医院已投入使用。在国际市场上已经通过欧盟认证,目前正在筹备申报美国的FDA,成功后有望在美国销售。

二代基因测序正成为包括中美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邵俊斌在这方面也积极布局。2016年年初,之江生物与生物信息学具国际领先水平的韩国公司千研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了对该公司的投资。

由于在抗击埃博拉病毒有着优异的表现,世界顶尖级组织和机构纷纷抛来橄榄枝寻求深层次合作。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全球诊断、疫苗和药物产品厂商的研讨会”上,WHO在特别肯定了之江生物的贡献之后,希望之江生物提供更多高效、经济、便捷的传染病诊断解决方案。2016寨卡病毒大爆发,应WHO邀请,之江生物提交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正在接受WHO的审核验证。

不仅如此,之江生物还一直与比尔盖茨基金会旗下的“创新诊断技术基金会(FIND)”保持着密切联系,就全球重大疫情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交换意见和看法。2015年比尔盖茨基金会专员考察之江生物,并就之江生物在技术和产品上帮助基金会倡导和资助的一些健康项目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不难看出,“十年磨一剑”的之江生物已经成长为在世界上具备足够话语权的行业翘楚。

然而,在邵俊斌的理想里,想要走得更远:力争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基因诊断技术产品供应商,全球知名的基因诊断技术产品供应商,全球知名的诊断技术产品供应商。

猜你喜欢
之江博拉试剂
《边城之江舟横渡》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直面“埃博拉”之惧
埃博拉魔爪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
物质鉴别题的解题方略
高一化学综合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