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之浅论

2016-03-31 19:17蒋蔚清
考试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朴素

蒋蔚清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席勒重要的美学论文《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阐述了朴素诗与感伤诗的区别,指出了两种诗的优劣,从而得出了二者结合的理想的文艺创作方法,体现了席勒的文艺思想。

关键词: 朴素 感伤 诗

席勒是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他写的《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对文艺理论作出了巨大奉献。在此席勒第一次清晰地指出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方法创作上的相同与不同,以及他们共同要达到的理想是什么。同时,席勒赞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需要统一的艺术创作方法。在这篇重要的论文中,席勒认为文学应该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依据是诗人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原则,而前者属于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后者属于浪漫主义的写作方式。而最完美的诗则是二者的统一结合。因此,席勒的这篇著作对于整个西方国家的浪漫主义文论家诠释,理解浪漫主义真正意义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席勒在文章的开篇写道:“我已经说过,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朴素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这种说法实际上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朴素诗人的创作方式是模仿自然,而感伤诗人的创作方式是表现理想。席勒还指出: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一个标准,这种标准是用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诗的。对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的模仿的是素朴诗,对于诗人内心情感及活动的描绘的是感伤诗。这种划分就区分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艺创作。因为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文学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罗念生译,1982:25)。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给诗人下的定义就是“诗是一种模仿艺术”。而到了19世纪才有了表现说。因此,“模仿说”主要指古典文艺作品,而“表现说”代表了浪漫主义作品。这是席勒对朴素诗和感伤诗的区分的伟大之处。

就效果而言,由于朴素的诗只是模仿单一的纯朴的自然,会让人感到心灵平静,引起情感的一致和满足,而感伤的诗要求我们把想象力的表面现象与理智的想法融合在一起,然后便在心里发生了复杂变化。因此,我们会经常感到紧张焦虑,进而在情感上产生一些矛盾。我们可以通过感伤诗人的态度区分感伤诗的种类。所谓讽刺的诗人实际上就是感伤诗人,只是他们把现实看做是十分讨厌的事物。讽刺诗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这就要取决于诗人对于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和态度。可见感伤诗可以有很多题材,而朴素诗的题材和创作方法都是单一的。

席勒还对于广义的“古典主义”创作方法做出深刻分析。在他看来,古代人依据的这种方法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或许偏于主观或偏于客观,但它们所呈现的朴素和谐的艺术形象是根植于古代社会人与自然朴素和谐的社会土壤之中的。席勒进一步指出:“感伤诗就完全不同了。感伤诗人沉思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的印象;只有在这一沉思的基础上,方才奠定了他的诗歌的力量。”显然,附丽于现实者即为“现实主义”;附丽于理想者,即为“浪漫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朴素的诗,只有一种审美类型,就是古典主义。所谓感伤的诗,却有两种审美类型,它不仅包含浪漫主义,而且包含现实主义。席勒这种基于审美理想基础上的艺术考察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素朴诗和感伤诗也有好与坏之分,席勒就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论述。当然,这与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密不可分。素朴诗的缺点也不是不存在的。第一点是素朴诗在塑造对象时,并不都是全面的,而是相对局限的。第二点是素朴诗对于现实的环境更加依附。因此,容易导致乏味庸俗的危险。对于感伤的诗,席勒认为它们比较大的优势在于其无限的想象力,而且这种想象是以理性的内容为基础的。席勒在文章中说道,素朴诗和感伤诗各有不足,前者后面容易附加一些冗长无趣的内容;后者后面则是经常添加一些空想的内容。席勒的这种分析进一步诠释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写作方式方法,同时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所有的真理,如果再多迈出一步,很有可能就成为谬论。

由于席勒看到了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可克服的缺点。朴素的诗容易变得乏味庸俗,感伤的诗又有夸张的危险。因此席勒坚持的观点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也就是素朴诗和感伤诗不能各自独立,而是要互相结合,相得益彰,这才是艺术应该发展成的样子。在席勒看来,这两种诗在艺术层面上不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创作它们的诗人应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征,最终形成了艺术的两种对立倾向。然而素朴诗和感伤诗这两种不同特征的诗都不是全面的,它们皆有局限性和片面性,都不符合人性的要求。因此,席勒认为应该创作这样一种诗,它是理想的诗,它摒弃了前面两种诗的不足和局限,同时把它们的长处结合在一起。这种诗既不脱离自然,又能紧跟庸俗的现实。它具有人性化和理想化,并且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基于以上观念,席勒反对了浪漫主义中消极的一面和自然主义中枯燥的一面,倡导了他所提出的这种理想的艺术创作。

席勒的《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代表了其文艺理论的伟大成就。以上分析从理论上对于在那个年代的欧洲文学给予深度的概括总结,是方法研究的一种开拓。虽然席勒没有从严格意义上将创作方法个艺术发展的历史形态加以区分,但是席勒的文艺思想影响是巨大的,同时积极地推动两种重要的文学潮流,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艾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杜慧敏.《论素朴诗和感伤诗》与浪漫主义文论[J].语文学刊,2003(1).

[3]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朴素
最朴素的人文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论朴素一行
让课堂有一次朴素的回归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朴素的魅力
做朴素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