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

2016-04-02 23:07沐墨
老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梁文道我们仨札记

文 沐墨

读书札记

文 沐墨

假期,晚上拟将之前的一篇稿子补写完整。至10点钟,雨声“叮咚”,我抬头看见桌子一隅那枝枯萎的矢车菊花瓣正好掉落在书的扉页上,觉得安静、恬美,好似美人的酣眠。于是,我丢下文字,翻起书来。

翻读季羡林的《阅世心语》,心底似乎又多了一层静气。两年前,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多少有点莫名的冲动,仅为一个蜚声中外的文化老人的辞世,仅为无数出版商“兴风作浪”的纪念,将其纳入囊中却无暇阅读。“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因果错综,季老笔下明慧茶院的创办者欧阳旭做到了,只因他尽人事,又知天命,保持了心境的平衡。读至此处,想到这世间万物,纵不见得完满,但换个角度来看,总能说出二三好处来。

读《毛诗序》,笔端疏淡,意绪却浓得化不开。热情奔放,追怀旧日,直面情伤,弥漫着淡淡忧思,文字里带着沉实的轻愁和袭人的温煦。很难想象这诗文背后一千多年前的女子,竟会有如此柔软的心事。

《旧日红》从网上购来已有一些时日,这会才完完整整地读起。单这名字就让人遐思,旧日里的红,该是带着樟木箱的香味与棉布衣裳的折痕吧?还是走回从前,和残留的旧时人谋面?

杨绛的《将饮茶》是读过了一遍的,可是我爱着孟婆茶里人生况味,那些情真意切的回忆,关于父亲、钟书、三姑,以质朴的情感平静述说往事和对亡者的怀念,看似淡然的背后,有着灼人的温度,让人读着读着就发起呆来,心中波澜起伏……

我犹记得有一次在飞驰的火车上读《我们仨》,读着读着便读不下去,合起书本只顾着流泪的情境,让我流泪的句子至今记忆深刻:“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随着年岁的逐增,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这种别离,那种痛,痛彻心扉。

也似乎,久不写网易博客,久不读网友的博客,5年下来,很多人来过,又走了。我似乎习惯了把心事都藏在空间,不再如往日那样张扬。

这段时间博客写得越来越少,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关注阅读博友们的空间。“松花月亮——我的视觉日记。”一个身背行囊和相机的女子,以自我记录的方式行走。生命一直再生繁花,不论经历了多大的创伤。时光不经意走向深处,忘记该忘记的,再开出花来。一直渴望做这样的女子,无所顾忌地走在这个世界上。

陈丹燕的《鱼和他的自行车》《慢船去中国》,大学时都读过几遍的书,而今重读又别有一番滋味。用了全身的力气想要挣脱,想要飞,却依旧无奈地遵循生命既定的轨道。把那么沉重的心思放在爱情上,注定要受伤害,不是吗?我怀疑有的人骨子里就是那样的,只是我们也会成长,也会藏掖,也终于学会了把心化掉,溶进平凡琐碎……

梁文道的《我执》,作为南传佛教的宗徒,梁文道每年都要短期出家,在马来西亚达摩洒甘露尊者座下修行,以此作为书名是再适合不过。他完全以自我的角色去陈述,我的际遇、我的感受、我的回忆,和书名相映成趣。这本书写下来,大概就是一个破执的过程,而我亦是一个动了心思就执着的人。

连日读书,总在心里有一丝轻愁,那些想读的书,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忍不住还是要去书店看看,可惜这小城没有一家书城,连个像样的图书馆也不见踪迹。

手指从一本本书上拂过,以消磨这放假后的闲散。然后,坐在玻璃窗前宽大的沙发里,沉迷寥落时光,慢品满室绿茶的清香。

猜你喜欢
梁文道我们仨札记
护理札记
我们仨
韶关札记
叩问 轻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
梁文道家训
旅日札记
相信时光
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