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探讨

2016-04-04 03:09徐玉梅龙小庆敬丽娟
关键词:品管圈服药依从性

徐玉梅,龙小庆,邓 娟,敬丽娟,杨 玲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绵阳 62100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探讨

徐玉梅,龙小庆,邓 娟,敬丽娟,杨 玲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绵阳 62100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10月的肿瘤患者21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设为观察组,就服药依从性与2015年4月~5月收治的对照组常规管理的患者210例展开对比。结果 对照组选取的肿瘤患者用药依从率经统计为85.7%,观察组选取的肿瘤患者用药依从率经统计为96.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用药依从性,对保障治疗预后和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品管圈活动;肿瘤;服药依从性

品管圈(QCC)活动是指为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自动自发在同一个工作场所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管理方式,从尊重人格出发,使员工在管理活动中自动自发参与,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1]。肿瘤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是最主要影响预后因素,本次研究在我院肿瘤内科开展QCC活动,旨在明确其对提高此类患者用药依从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10月的肿瘤患者21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设为观察组,男115例,女95例,年龄45~80岁,平均(67.2±9.3)岁。选取我院2015年9月~10月的肿瘤患者210例,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男117例,女93例,年龄47~80岁,平均(67.5±9.2)岁。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引入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圈名设定:设定为“希望圈”,旨在护理管理效果达到患者、医院、自己的满意。

1.2.2 圈员组成:依据自愿参加原则组成品管圈,设圈员5名,圈长1名,督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应用头脑风暴发对增强肿瘤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选定。

1.2.3 目标设定:选择院区服用口服药的肿瘤患者作样本,采用绘制柏拉图统计表评价,根据公式,(医嘱给药剂量、次数-服药失误的剂量、次数)/医院给药剂量、次数×100%=依从性(%)。>90%为依从性理想。本次设定依从性目标为96%。依从:可按量、按时遵医用药;不依从:有一次或以上拒服、漏服、错服的情况。依从性化:<90%依从率;依从性高:》95%。

1.2.4 用药依从性低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对肿瘤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因素:宣教不到位;自我要求低、责任心不强;发药不及时;工作量大;沟通能力欠缺;年轻护士业务缺乏[2]。(2)患者因素:病人角色缺如;老年人理解能力下降,记性差,听力差;擅自停药、擅自离院(或)外出;知识缺乏、消极情绪。(3)社会支持系统:子女不关心或冷漠;担忧医疗费用;孤寡老人;陪护用药知识缺乏。

1.2.5 对策及实施:(1)主动服务意识树立 由护士长组织,及时召开会议,对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强化,对主动服务落实。就最佳发药方法在全科护理人员中展开讨论,统一规范,强化奖惩制度,将发药规范作为入科教育内容。(2)口服药物发放流程:医嘱正确→药物正确→三查七对→严格交接班制度→护士需对患者病情及用药熟悉→确保送药到口[3]。(3)治疗依从性管理:对患者合理用药主动指导,向患者讲解不规则用药危害性及规则用药重要性,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药车携带温水,确认患者用药后再离开。对医嘱严格遵循,按时发放每顿药物,建立提示卡,增强患者用药依从。(4)健康宣教:小组成员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定时宣教,应用多元化教育模式,使患者更易接受。通过健康宣教,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可对患者不依从服药的原因及时了解,进而行有效干预,提高其用药依从,行人性化护理,使患者信任度增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4]。(5)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单位、亲友做好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鼓励多与患者谈心,以促其顾虑解除,增强热爱生活信心,进而提高遵医依从。(6)重视三级检查质控制度实施:完善和加强护士长、圈长、圈员三级检查制度,每日圈员对肿瘤患者服药情况进行检查,科室质控员、圈长每1-2周开展1次检查,护士长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反馈发现的总是,在圈会上对原因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选取的肿瘤患者用药依从率经统计为85.7%,观察组选取的肿瘤患者用药依从率经统计为96.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士在一线工作,临床问题较易发现,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针对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使护士特长得以发挥,促护理品质提升。同时,由一线护士提出解决方法,较易被认同,进而减少抱怨,提高了积极性和执行率。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医生对服药医嘱临床开具,患者自行保管,护士无法对服用情况监督,患者有服药不定量、不定时、甚至不服的情况,治疗效果差,影响了预后[5]。此外,科室肿瘤用药的管理制度未细化,发放流程不够完善,护理人员习惯性的对医嘱执行,而患者对肿瘤用药知识缺乏,故有较差的服药依从。而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通过与医师沟通,对药物医嘱模式改进,完善药物发放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强知识宣教,有效提高了用药依从[6]。

通过对肿瘤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护士的管理意识和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护理人员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增强了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意识,转变了服务理念,沟通能力、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均显著提高。此外,开展品管圈活动,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使肿瘤患者顾虑消除,最大程度提高用药依从。同时,开展品管圈管理,可使工作流程得以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保障了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对照组选取的肿瘤患者用药依从率经统计为85.7%,观察组选取的肿瘤患者用药依从率经统计为96.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对肿瘤患者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用药依从性,对保障治疗预后和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 余春华,李 虹,黄 怡.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7,13(7):642-645.

[2] 朱艳玲,缪志梅,程 艳,等.口服药发放流程在精神科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5-1746.

[3]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4] 徐 静,黄建艳,吕时花,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的遵循率[J].护理学报,2012,19(11B):27-29.

[5] 陈文玉,李 华,谢银均,等.开展QCC小组活动提高护士对医院文件及规章制度知晓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410.

[6] 夏莲芳,毛 怡,沈亚儿.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外周静脉留置时间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89.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7.107.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