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合格率中的应用

2016-04-04 03:09董雨薇
关键词:性肺炎品管圈合格率

陈 莉,董雨薇

(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新疆 焉耆 84110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合格率中的应用

陈 莉,董雨薇

(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新疆 焉耆 84110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在ICU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运行品管圈七大手法和十大步骤,选定“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合格率”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目标并进行实施。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71.1%提高至活动后的92.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的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心,患者使用呼吸机频率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对也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一般在机械通气48 h后至脱机后48 h内出现,主要是由于机械通气时间长,上机前使用广谱抗菌素引致菌群失调,同时也与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意识差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患者在医院发生VAP,会延长住院事假,增加住院费用,造成患者痛苦,严重危及生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ICU于2015年开展针对“提高VAP集束化护理干预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先总结如下。

1 活动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

我院ICU于2014年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本次活动为第二期活动,品管圈小组由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和3名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品管圈活动,并对全院职责进行详细分工,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使用头脑风暴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采用5.3.1打分原则选定主题。

1.1.2 活动计划拟定

根据PDCA质量管理循环原则,拟定了本次活动计划书,绘制甘特图,并根据VAP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绘制流程图。

1.2 现状调查阶段

1.2.1 现状调查

用自制的管理质量评价表调查2015年我院ICU104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VAP集束化护理干预的状况,质量评价表满分100分,80及以上为合格,经过查检,其中合格人数74人,不合格人数30人,VAP集束化护理干预合格率仅为71.1%。

1.2.2 目标设定

圈员通过查检分析,并绘制VAP集束化护理干预合格率低的柏拉图,根据二八法则,确定改善重点,根据现状值、改善重点及圈能力计算出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90.8%。

1.2.3 要因分析和真因验证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针对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各个环节的人(护士、患者)、方法、物(仪器、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绘制出特性要因图,共找出引起问题的16个小要因,并进行真因验证,确定引起问题的真因为:洗手次数多、手卫生依从性差、管路固定不当、无统一的考核标准、未进行系统培训、床无明显刻度标识等。

1.2.4 对策拟定

根据以上6个真因进行对策拟定,圈员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打分,选定相应对策,并对相同对此进行合并。

1.3 对策实施阶段

1.3.1 对策实施与检讨

1.3.1.1 培训、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邀请院感科主任进行手卫生培训,学习规范的七步洗手法,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2)科内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强化VAP相关知识,对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系统培训,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1.3.1.2 更换材质

(1)更换为刺激性小、对皮肤损伤小的手消毒液,消除护理人员洗手次数多,对皮肤损伤的顾虑。

(2)呼吸机管路更换为一次性管路。

1.3.1.3 使用呼吸机管路固定支架。

(1)使用充气手套法、手机懒人支架法固定管路,防止反流,降低VAP感染发生率。

(2)制定管路固定的统一标准,护士参照执行。

1.3.1.4 设立提醒机制

(1)设置温馨提示牌,例如提醒洗手标识,标准七步洗手法流程图、执行口腔护理标识等。(2)在电动摇床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刻度、使用床头角度仪抬高床头。

1.4 效果确认阶段

1.4.1 有形成果

利用30个工作日进行效果确认,合格率提高至92.5%,目标达成率为108.6%,进步率为30.1%,该课题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4.2 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方面从绘制的雷达图可以看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素质修养都较活动前有所提高。

1.5 标准化阶段

1.5.1 标准化作业书

制定了标准化作业流程,形成了标准化作业书;标准化作业内容:

(1)体位管理:若无禁忌症,应抬高床头30~45°

(2)严格执行手卫生,将洗手五个时刻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

(3)管路管理:妥善固定管路,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一次,有明显分泌物是随时更换。

(4)口腔护理:使用刷牙及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并选择正确的漱口液。

(5)吸痰:执行无菌原则,就是进行吸痰。

(6)适当气囊压力:气囊压力保持在20~30 cm水柱。

(7)声门下吸引:声门下吸引导管直接吸出气囊上的分泌物,阻止“黏液糊”的产生,减少误吸。

(8)合理温湿化:使用静脉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罐液体应每24 h全部倾倒更换灭菌用水,用后终末消毒。

(9)冷凝水管理:冷凝水集液瓶应置于管路最低位置,应在超过集液瓶1/2满时及时清除。在离断管道、变换体位及处理集液瓶的冷凝水之前应戴手套,之后更换手套并消毒手。

(10)执行间断镇静,并唤醒。

(11)预防:使用足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尽早进行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

(12)评估及拔管:每日评估患者呼吸机使用情况,尽早拔管脱机。

1.6 检讨与改进

此次我院ICU品管圈活动,将科学的护理还礼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仅改善了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而且激发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ICU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此次活动,将日常的护理措施标准化、流程化,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ICU的整体护理质量。

[1] 经晓杰,陈明清,杨 湛,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105-1107.

[2] 朱立红,沈 元,张 申,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3] 张 冰.ICU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9:241

[4] 吴乃君,常娅洁,高 岚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43

[5] 王 雪.ICU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

[6] 张 冰.ICU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9.24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8

A

ISSN.2096-2479.2016.07.115.02

猜你喜欢
性肺炎品管圈合格率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