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临床护理配合体会

2016-04-04 03:09
关键词:消化内镜黏膜

顾 弘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临床护理配合体会

顾 弘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患者例数、病变切除率,术后活动受限患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效果,围手术期护理较常规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消化内镜;黏膜剥离术;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逐渐应用在早期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良恶性病变的诊疗中,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主要适用于大而平坦的黏膜早期癌变或黏膜下病变的治疗,能够将大块病变组织一次性完成剥离,除了可以将病变组织整块切除,还能够实施病理学的完整检查[1]。该治疗方法疗效肯定不会形成大的创伤,治疗安全性较高,而且能够获得与外科手术基本一致的远期效果[2]。临床护理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效果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作用,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76例参与研究,76例均为胃部病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平均为(43.7±7.3)岁;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45.1±7.5)岁。比较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准备

通过胃镜检查确定病变,通过病理活检对病变性质进行确定,病变范围以及大小通过超声内镜完成检查,在ESD适应症以内,并且没有明显禁忌症的患者可以进行ESD治疗。

1.2.2 器械准备

准备好ESD手术必须器械,具体有1 cm厚泡沫板,透明帽,大头针,内镜下注射针,五爪钳,IT刀,钛夹,针形切开刀,20 ml及50 ml注射器,热活检钳,生理盐水,圈套器,肾上腺素,染色剂靛胭脂和卢戈试液。器械必须都准备好才能进行手术。

1.2.1 手术方法

借助消化内镜对病变范围进行确定,选择针形切开刀或者氩气完成电凝标记,如果患者的病变的边界比较模糊,选择卢戈试液进行染色,对病变范围进行确定,接着完成电凝标记。结束标记后,在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借助注射针完成黏膜下多点注射,明显抬起病灶使其与肌层分离,将肾上腺素以及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作为注射液。将病变周围部分粘膜借助针型切开刀切开。然后将黏膜下层用IT刀深入切开,将病变剥离,最后完成止血。

1.2.2 护理配合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配合,仅根据医生需要给予配合,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如下。

1.2.2.1 术前护理配合

(1)心理疏导:对于出现负面心理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保证患者以良好心态应对手术治疗。(2)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特别是要了解以往治疗病史以及内镜检查史。(3)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手术开始前做好各项基本检查,对基础疾病进行及时的处理;了解患者凝血功能,手术开始前对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实施预凝处理。(4)手术开始前12 h指导患者禁水禁食。(5)手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准备好各类并发症治疗药物以及器械。

1.2.2.2 术中护理配合

(1)对于选择静脉方法进行麻醉的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配合麻醉医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尤其要密切注意呼吸道情况,确保呼吸道持续通畅,如果患者分泌物较多,及时进行清理,对于手术需要较长时间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2)确保静脉通道持续通畅,防止留置针受到压迫。(3)当医生因为需要操作其他器械而没有办法对内镜镜身进行控制,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医生做好内镜相关操作。(4)对患者腹部隆起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有穿孔或者出血等情况出现,及时配合主治医生进行处理,保证手术完成的顺利性。

1.2.2.3 术后护理配合

(1)基本护理:等到麻醉效果失效后,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基本稳定,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固定手术切除的标本送至病理学检查,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在病理单上详细说明标本底部以及边缘情况。指导患者保证足够的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活动,对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给予适量稳定血糖以及血压药物,每天监测患者血糖值以及血压值。术后1-2周给予止血药进行止血治疗。(2)饮食护理:手术当天不能饮食,结束禁食后前3 d要食用半流质食物,2周内食用软食;叮嘱患者禁止食用粗纤维、刺激性、辛辣、过烫食物。(3)术后并发症护理:ESD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穿孔和出血,术后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腹部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有心慌、呕血、冷汗、头晕黑便、严重腹胀腹痛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根据患者情况开通静脉通路,及时进行抑酸、输液以及输血处理。(4)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将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制订成健康小手册发放给患者,同时口头叮嘱患者保证规律的饮食,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不要食用坚硬食物。一旦患者出院后出现自己无法处理的异常情况,要立即回医院就诊,向患者讲解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可能性,叮嘱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内镜复诊,一般应该在手术结束后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一年进行内镜复查[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例数、术后活动受限例数、病变组织完全切除例数、手术时间。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数(%)表示,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9.5±16.8)min,对照组为(135.7±19.6)min;观察组术中有2例患者出血,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术后活动受限患者有1例,对照组有4例,观察组全部患者病变完全切除,对照组有30例。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ESD治疗技术从EMR发展而来,尤其适用于治疗癌前病变患者,能够一次性将较大病变完全剥离,有效减少残留、降低复发,实现根治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4]。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不会造成明显创伤,有助于术后快速恢复,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相较于普通外科手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另外,应该该方法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住院费用,因此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为ESD治疗技术具有较高的难度,手术风险较大,虽然可以将病灶完整切除,但是还会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做好足够的术前准备,还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工作,向其介绍该手术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根据手术进程以及医生需要做好各项操作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足够熟悉手术流程以及各类器械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保证高效的完成术后器械传递、设备模式调节以及操作配合等,提高手术的顺利度[5]。本研究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护理较常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病变切除率,减少术后活动受限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ESD手术期间辅以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护理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李秀梅,廖素珠,苏雪芬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护理与配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11):649-650.

[2] 于美娜,孙 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中护理配合技术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113.

[3] 唐 媛,李春花,于劲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2):224-225.

[4] 李荣香,邱 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12,27(7):41-42.

[5] 贾宏艳,丁 静,张伟锋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0):50-5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197.3

B

ISSN.2096-2479.2016.07.136.02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黏膜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