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外来常住人口麻风病线索调查结果分析

2016-04-04 10:17叶薇薇侯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7期
关键词:麻风病杨浦区常住人口

叶薇薇 侯云

(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性结麻科 上海200090)

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外来常住人口麻风病线索调查结果分析

叶薇薇侯云#

(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性结麻科上海200090)

目的:及时在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中发现麻风病现症患者,并及时给予麻风病现症患者抗麻风病治疗和随访服务,同时评估其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2 017例,使用《可疑症状皮肤病筛查调查表》和《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面对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未发现麻风病可疑症状者;麻风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发现,调查对象认为麻风病可以治好的比例达到73.8%,调查对象的主要相关知识来源为宣传活动、宣传资料、电视、广播等途径。结论:通过线索调查及时主动发现外来常住人口中的麻风病现症患者,及时予以其相关治疗是防止更多人感染麻风病的有效举措,同时提高广大市民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消除广大市民对麻风病病人的歧视。

麻风病;线索调查;核心知识

为及时在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中发现麻风病现症患者,并及时给予麻风病现症患者抗麻风病治疗和随访服务,同时评估其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为今后杨浦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5年8~10月开展了对外来常住人口麻风病线索调查工作。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根据国家计生委《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制定目标以及中疾控《关于印发全国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2013-2020年)的通知》(中疾控麻控发[2013]10号)文件精神和要求,选择符合以下条件者作为调查对象:(1)外来常住人口(在本市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2)调查对象必须来自于麻风病Ⅰ、Ⅱ类地区的省份(Ⅰ类: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西、海南、湖南、江西、西藏;Ⅱ类: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甘肃、湖北、新疆、陕西);(3)排除已参加最近一次线索调查的人员。

1.2调查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选择外来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共计11个居委作为调查区域,选择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11个工矿企业、集贸市场、建筑工地作为调查现场。在2015年8~10月间,由经过培训的各社区调查员使用统一的《可疑症状皮肤病筛查调查表》和《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下发)对调查对象开展面对面询问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特征;(2)麻风病可疑症状;(3)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1.3资料处理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涉及上海市杨浦区11个街道,共计调查外来常住人口2 017人。调查对象均来自麻风病Ⅰ、Ⅱ类地区,其中调查对象来源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24.2%(489/2 017)、安徽21.4% (432/2 017)、江西9.1%(183/2 017);男女性别比为1∶1.2;平均年龄37.9岁(9~87岁);汉族占绝大多数,达99.4%(2 004/2 017),二、三位分别为壮族0.2%(4/2 017)和回族0.2%(4/2 017),其余的民族还有土家族、满族、撒拉族、维吾尔族、藏族;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8.6%(981/2 017),其次为高中29.3%(591/2 017)。

2.2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2.2.1核心知识知晓情况73.8%(1 488/2 017)的被调查者认为麻风病是可以治好的。有关麻风病传播方式的知识调查中,47.0%(947/2 017)的调查对象认同空气飞沫传播,63.4%(1 279/2 017)认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认为是性传播、血液传播的比例分别为16.3%(328/2 017)和15.9%(320/2 017),13.0% (262/2 01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61.2%(1 234/ 2 017)的调查对象认为绝大多数人对麻风病具有免疫力。而就麻风病早期症状的调查,70.5%(1 421/ 2 017)的调查对象选择“皮肤斑疹常伴麻木”,11.3% (228/2 017)选择“四肢关节疼痛”。调查对象对麻风病治疗的就诊机构选择如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8.2%(972/2 017)、皮肤病防治所 64.5%(1 301/ 2 017)、医院皮肤科41.9%(846/2 017)、私人诊所和皮肤美容场所1.3%(27/2 017)。关于麻风病的治疗,74.1%(1 494/2 017)的调查对象认为规范治疗可以完全治愈,75.8%(1 529/2 017)认为早诊早治可以免畸残发生。而对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方面,调查对象对“国家对麻风病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及“向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报告麻风病有奖励”的知晓率分别为59.8%(1 206/2 017)和41.4%(836/2 017)。2.2.2知识来源调查对象对于麻风病相关知识了解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次是宣传活动60.0%(1 211/2 017)、电视42.0%(848/2 017)、宣传材料 24.0% (485/2 017)、广播22.3%(449/2 017)、家人、朋友或亲戚16.7%(336/2 017)、报刊14.9%(301/2 017)。

2.3麻风病可疑症状本次调查未发现麻风病可疑症状者。

3 讨论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通常因延误诊治可致畸残,民众普遍对其怀有恐惧歧视心理。社会大众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直接影响着麻风病早期发现治疗策略的落实[1]以及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由于对麻风病核心知识一直没有统一,影响了相互之间研究结果的比较[2~4]。尽管上海市杨浦区麻风病多年已无新发病例,但通过线索调查及时主动发现外来常住人口中的麻风病现症患者,及时予以其相关治疗是防止更多人感染麻风病的有效举措,同时对于提高广大市民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消除广大市民对麻风病病人的歧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的是整群抽样方法,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认为麻风病可以治好的比例达到73.8%,而有关传播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比例低于70.0%,是今后杨浦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宣教内容。超过60.0%的受访者知晓大多数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麻风病是特殊的传染性皮肤病,疑似麻风病病人应到本市皮肤病性病医院进行诊治,对此外来常住人口掌握水平较好。关于麻风病的治疗知识,74.1%的调查对象认为规范治疗可以治愈,75.8%认为早诊早治可以避免畸残发生,这与杨浦区近年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有关。而国家对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则调查对象掌握的较少(12.1%),提示今后在麻风病防治宣教工作中应注重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本次调查显示,上海市杨浦区外来常住人口麻风病核心知识认知水平尚可,但有部分知识仍需强化,提示了我们今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宣传资料、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得相关防治知识,这可能也是调查对象相关知识覆盖面和认知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随着多媒体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和网络工具来普及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5]。基于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覆盖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效

(下转第54页)

果评估。(2)调整目前杨浦区麻风病防治宣教内容,以提高公众的全面认知水平,对于人们了解较少的国家对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和麻风病的传播方式,可以侧重宣传。(3)积极广泛采用新型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如新型媒体、公益广告、户外宣传栏、网络等形式,开发灵活多变、更具吸引力的健康教育宣传方式,提高我区公众对麻风病防治的关注度。

[1]王景权,侯启年,潘春枝,等.我国麻风病例发现策略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1):23-25

[2]王景权,吴李梅,许亚平,等.我国麻风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4):441-443

[3]徐超广,魏中和,何益华,等.湖南石门县农村麻风歧视的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277-278

[4]归婵娟,许亚平,王景权,等.浙江省农村居民麻风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定量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6):452-453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2011年麻风病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6-95

R755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21

2016-06-02)

侯云,E-mail:rabbit_hou@126.com

猜你喜欢
麻风病杨浦区常住人口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蝴蝶观察日记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国际麻风节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188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