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杏鲍菇立体栽培技术

2016-04-05 00:02吴中华
农家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苗期虫害基质

吴中华

综合利用瓜棚下的空闲地进行瓜、菇立体栽培,不仅光能利用率提高1%~2%,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蔬菜群体的叶面积,产量可增加1倍以上。其次,由于分层栽培利用了空间差,叶面积系数可达土地面积的5~6倍,可大幅提高产量。第三,立体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另外,该模式是利用喜强光的南瓜与喜阴的食用菌套作,既不影响南瓜生产,在炎热夏季南瓜还可用于遮荫,有利于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用菌。

一、杏鲍菇栽培技术

1.接种。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80%、麸皮17%、石灰和过磷酸钙各1.5%,料水比1︰1.2。原料按比例充分拌匀后,按常规装袋,高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种,袋口套圈并用棉塞封口,置于培养室培养,然后将培养好的菌种进行转接作为栽培种在培养室培养。1个月左右畦面喷洒敌敌畏500倍液防治虫害,然后把长满菌丝的栽培袋倒下横铺于畦面上,最后盖上土并浇适量水。

2.出菇及采后管理。一般播后10天可形成白色子实体原基。出菇期间注意控温保湿,一般不直接浇水,特别是菇蕾小时,主要通过向沟内灌水湿润土壤,以供菇蕾生长发育需要。菇蕾稍大后需水量增加,此时每天应喷雾2~3次。喷雾时注意喷头朝上,料面上不得直接喷水,以空气保湿为主。喷水后进行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若料面出现鬼伞等杂菌感染应及时清除,并在感染处喷洒3%石灰水,防止杂菌进一步扩散。菇蕾形成后,经1天即可适时采收。头潮菇采完后,及时整理料面,清除菇脚和死菇,追施1次营养水,调节培养料酸碱度及水分含量,养菌7~10天,又可陆续形成菇蕾,其他管理及采收方法同头潮菇。

二、南瓜栽培技术

1.整地筑畦。南瓜应选叶片肥厚、生长势强、抗病性好、观赏性佳的中大果品种,如旭日、碧玉等。先耕翻大棚土壤,每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复合肥80千克。为形成较好的弱光、高湿环境,根据棚宽,南瓜种植行距为2.5~3.5米、株距0.3米,地面筑畦宽1.5米种植杏鲍菇,畦两边各留排水沟,便于采收杏鲍菇。根据棚高,跟地面1.5~1.8米处搭网,网眼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

2.培育壮苗。①适期播种。瓜菇立体栽培模式,春季栽培南瓜在2月初播种,秋季栽培在7月底8月初播种。

②准备基质。采用穴盘育苗应选用进口基质或自配基质。可用河泥土、厩肥、草炭各1份拌匀,堆制腐熟备用。使用前用65%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消毒,一般5立方米土堆用药500克,反复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③播种。可用50~55℃温水浸种4~6小时,浸后洗去表皮胶状物,用纱布包好放入28~30℃温箱中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④苗期管理。苗期应注意遮盖小拱棚以增温保湿,促进缓苗,前期保持较高温湿度,保持床温25~30℃、空气湿度80%。子叶展开后床温控制在16~20℃,浇水以不干不浇为原则。定植前7天控水降温炼苗。

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①定植。南瓜长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水,以便活棵。瓜苗活棵后即可追肥,促进苗期生长。南瓜生长中期需肥量增大,肥水要跟上,每隔7天追施复合肥溶液。

②吊蔓搭棚。当主干长到30厘米时用塑料绳把主蔓绑在网架铁丝上,剪除侧枝,主蔓爬网时应理顺,使其向网上横爬。

③授粉。南瓜属异花授粉作物,可采用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应在每天上午10时以前进行,选择成熟的雄花剥掉花冠,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即可。

④病虫害防治。南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等,应结合物理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降低棚内湿度;及时剪除侧枝,摘除老叶以增加通风透光性;隔10天左右喷1次杀菌剂以减少病害发生。南瓜虫害主要以白粉虱、斑潜蝇、青虫为主,虫害以防为主,以免影响网下杏鲍菇生长。

三、综合管理要点

杏鲍菇播种前,南瓜蔓一定要爬满网架,为杏鲍菇生长创造荫蔽环境;南瓜蔓爬上网架之前,不要让南瓜坐果,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蔓快速生长;加强南瓜病虫害防治,减少叶片损失,增加遮阴和提高环境湿度;如果遇不可抵抗病虫害时,可覆盖遮阳网,增加遮阴;杏鲍菇应及时采收,以免影响商品性和菌菇产量。

猜你喜欢
苗期虫害基质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乡村无人机喷药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的影响